东南网4月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在3月下旬的“中国零售商业琅琊榜”颁奖盛典上,福州东百中心作为百货行业调整改造的代表,入选并最终荣获“2018年度中国好门店”奖项。在商圈普遍谋求变革的当下,以东百中心为代表的东街口“老”商圈如何吸引未来客群?有何升级逻辑可供行业借鉴?从中又能窥见怎样的城市发展密码? 城市扩张,告别“一枝独秀” 东街口商圈是福州乃至福建消费者难以割舍的情怀,它承载着几代人的美好记忆与寄托,却一度因为地铁围挡施工,交通不便,进入“阵痛期”。此后,随着东街口天桥拆除、东百大楼改扩建、南街立面改造等,整个商圈的客流陷入几十年来的低谷。 地铁围挡,总有拆除的一天,但归来的东街口商圈能否重现昔日辉煌,不少人心头一度存疑。 因为就在东街口跌入低谷的同时,伴随福州城市扩张,台江苏万宝商圈、仓山万达商圈、晋安东二环泰禾商圈等,接连出现、各领风骚数年。 商圈也称购买圈、商势圈,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内,以商场或商业区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形成辐射,对顾客形成吸引力的一定范围或区域。成熟的商圈能够促进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城市新兴区域的兴起,也是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因此,省商务厅研究确定的全省商务发展主体工程“十二个一百”中,就包括了百个重点商圈。百个重点商圈中,泉州有27个商圈上榜,占了全省的近三成。晋江、石狮、安溪等县级城市的商圈,也成为泉州商业的重要板块。 而据厦门市商务局流通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快岛外商贸配套的建设与商圈的培育,正成为厦门挖掘消费新热点、打造购物新名片、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行动。厦门今年139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中,与商贸发展紧密的重点项目就达近20个。 一个共同的趋势是:随着城区外扩,城区人口的迅速增长,昔日一座城一个商圈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城市商业的发展和规模,也决定了商圈必将是百花齐放的局面。 融合发展,诞生百货“新物种” 商圈数量迅速增加,还要面对网购的冲击,如何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占据东街口商圈“C位”的东百中心,被视为传统百货调改创新的典型案例。 东百商业执行总裁袁幸福表示:“东百商业的核心策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把传统优势保留并加强,二是做未来客群改造。” 这点在东百中心C馆体现得淋漓尽致。由多个独栋建筑组成的C馆,区别于分别定位精品百货和高线时尚百货的A、B馆,主打潮流街区概念,以年轻时尚客群为主。引进的95个品牌中,有24家为首进福建的品牌,含1家全国首进品牌,另有7家福州首进品牌。这些都让东百中心收获了很多新标签:冠军街、首店收割机、网红打卡点等。 调改后的东百中心,集百货的商品力和运营力、购物中心的体验,以及街区的休闲生活场景为一体,孵化出百货新物种——“超级百货”。 最终的结果也让人刮目相看。 去年,东百中心销售额达20亿元,客流突破3000万,VIP平均年龄下降了3岁。还有多个品牌业绩表现优异,项目内共有2个品牌业绩全国第一,164个品牌业绩福建省第一,121个品牌全市第一。 从单一满足购物需求,到向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健身等多元化需求转变。当前福建商圈的转型思路,基本上都是增加玩乐等体验式消费的比重,立体构建消费服务生活圈。 当年一度抢走东街口商圈风头的苏万宝商圈,也正处于升级改造的关键时刻。福州台江区意欲通过环境提升、动线流畅、人气集聚、标志展示、立面改造、停车管理、灯光夜景、业态提升、安全防护、长效管理等“十大工程”,打造“海西第一商圈”升级版。 挖掘特质,避免“千城一面” 福建省批发零售行业协会副会长许安心表示,苏万宝商圈商业体量不可小觑,能容纳的品牌及业态更是包罗万象,地铁2号线还将大幅扩展商圈辐射半径。但在福州商业综合体日渐饱和的背景下,商圈仍存在诸多竞争对手,如已升级成功的东街口商圈,两者在定位上虽然有所区隔,但部分客群仍有重叠。 事实上,东街口商圈的再次崛起,除了自身品质的全面提升外,与旅游融合也是一大关键因素。 东街口商圈紧邻福州最著名的景点三坊七巷,交通购物旅游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无形中增加了商圈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另一引流利器,是通过缤纷活动造势,让客流重回东街口。 时装秀、化妆品节、“小程序 快速达”试水新零售等,去年起,东百中心的多场营销活动玩法新颖、反响良好。2018—2019跨年活动中,#抖在东街口#话题浏览量超1.4亿,超级跨年夜活动总销售额超6000万元,客流更是突破历史高峰达65万人。 根据《福州市服务业跨越发展升级版工作方案(2018—2020年)》,福州将着力将重点商圈打造成为“城市会客厅”和“智慧商圈”,培育壮大体验经济、夜色经济等商贸新业态,促进商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 在泉州市,近年来介于商业与文化之间的文创园发展态势良好,集创意空间、艺术广场、时尚街区、商业办公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源和1916创意园区,正在建设中的“大寺逅”都在进行此类尝试。泉州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叶奕龙表示,差异定位、消费人口、城市规划等,成为未来泉州城市综合体的生存“命脉”。为避免“千城一面”,泉州市正在探索将闽南文化融入商业中,这或将是泉州商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
相关阅读:
- [ 03-27]又一个大商圈!福州最大地下交通枢纽来了!
- [ 03-27]3条地铁交汇!又一个大商圈!福州最大地下交通枢纽来了!
- [ 03-27]3条地铁交汇!又一个大商圈!福州最大地下交通枢纽来了!
- [ 03-27]3条地铁交汇!又一个大商圈!福州最大地下交通枢纽来了!
- [ 03-14]台湾著名逢甲商圈观光人数再下滑 创11年最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