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福建:开启“数据大脑”,智慧监管环境

2019-08-21 08:02:56 潘园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今年以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生态环境领域的亲清服务平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领域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环境监管既有刚性约束,又有亲情温度——

开启“数据大脑”,智慧监管环境

东南网8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林祥聪)

涉企环境监管系统不兼容,企业用户体系不统一;服务事项不清,政企沟通不畅;企业环保主体责任不明、企业污染治理能力薄弱……这些长期困扰企业环境监管的共性难题,如今正被打破。

今年以来,我省利用领先全国的“生态云”平台,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生态环境领域的亲清服务平台,有效地解决生态环境领域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由监管为主向监管服务并重的转变,把初心和使命落实体现在具体行动中。

化繁为简,提升工作效率

“有了新平台,责任清单一目了然,信用评价尽在掌握,企业对环保责任心中有数。”福建三钢(集团)有限公司安全部副部长任成忠说,如今,登录亲清服务平台,企业依法取得环评许可并落实环评要求、实施污染物达标排放等环保责任清单清楚明了,还能查询到实时信用评价得分。“有了责任清单,企业主体责任更清晰,发现问题更及时。”

“过去企业办事,登录网址多、系统多、账户多、密码多,事项繁杂,让人晕头转向。”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环保部门深入企业调研,广泛了解企业需求。

为不断改进服务水平,亲清服务平台突出“进门好办事”,做到“四个一”,即一个门户、一号通行、一网通办、多表合一。平台整合现有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自动监控等各类涉企环境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统一的企业环保综合门户,做到“一源一码”,一号通行,全系统应用。同时,归并整合各涉企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要求企业填报的表单和数据,实现“多表合一”,避免企业重复录入和填报,企业足不出户便可办理相关事项。

作为华能福州电厂化学及环保专工,白晓龙对亲清服务平台带来的便利感受良深。他告诉记者,入夏以来,华能福州电厂持续满负荷发电,能耗大,企业需要办理的相关排放手续也复杂,过去需要登录很多网站,操作繁琐,现在只需登录亲清服务平台就能办理相关事项,提升了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贴心服务,为企业解难题

过去,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落实监管时“刚性约束多、人性关怀少”“说做什么多、指导怎么做少”,企业“怎么做、做什么”心里没底。亲清服务平台在功能上更加突出“服务更暖心”,做到有政策指导、有亲情提示、有咨询互动、有治理方案。

通过“亲情提示”栏目,当企业出现轻微或潜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时,平台及时预警提醒企业,促其主动整改;在政策变更、标准变动时,及时通知提醒,给企业留足适当的缓冲器。平台还开通在线咨询功能,企业遇到困难问题时,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寻求帮助,获得专家的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

平台还引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治理、危废处置、社会化监测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便于企业更及时、更有效、更专业获取信息和对接咨询,同时生态环境部门还可以通过企业咨询、留言及时了解和关注企业技术需求,组织专家和科研机构“把脉问诊”,为企业提供最优治理方案。

“有了这个新平台,我们企业咨询政策,了解污染治理方案会更权威,也更方便了!”采访中,众多企业点赞平台的在线咨询功能。

后续,平台还将增加更多领域、更多类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信息,汇聚形成各类环保产业交易服务平台,推动政府、社会、企业及市场有机联动,有力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

登录亲清服务平台,还可以随时查询企业最新环境信用评价得分。平台在倒逼企业自我整改的同时,推进实施信用评价结果与绿色信贷联动挂钩,营造“守信者时时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良好氛围。

平台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实施分级管理,对信用评价“良好”的企业,减少现场检查,不搞“一刀切”;对环境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精准“切一刀”。采取网上报备、微信互动等方式,将自身环保问题整改情况上传平台自证守法;推行在线监控及视频调度等“非现场执法”,给企业宁静的生产经营空间,让环境监管既有刚性约束,又有亲情温度。

亲清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已有2万多家企业安家落户,引进行政服务类和公共服务类项目12项,回流企业审批、处罚等各类数据5万多条,引进环评类、监测类、治理类等第三方机构188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