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岭故事:跨越山海续写团圆 中美民间交流典范
2019-09-10 08:04: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
第五届中国.鼓岭(Kuliang)中秋国际诗乐会现场。 【印记故事】 我们的乡愁在鼓岭 100多年前,福州的鼓岭上生活着许多西方人士,他们办学校、开邮局、建教堂,传授医学、教育、宗教……使鼓岭成为一个“万国文化”的大观园,一张中外友好交往的名片。这些西方人士在鼓岭留下了生活的轨迹,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 “我们的爷爷和父亲都出生在福州,我们的叔公加德纳念念不忘的鼓岭,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家园,福州也是我们的第二故乡。”“鼓岭故事”主人公加德纳的侄孙加里·加德纳(Gary Gardner)(下简称“加里”)与李·加德纳(Lee Gardner)(下简称“李”)于2018年10月从美国来到福州,寻找他们祖辈生活过的足迹,参加第五届中国·鼓岭中秋国际诗乐会,续写中美人民友好的动人故事。这也是继1987年、2012年之后,已是古稀之年的他们再踏“故土”,第三次回福州“寻根”。 加里与李表示,祖辈在福州的往事已成为他们家族历史的一部分,祖辈们曾在福州成长,爱福州的人民、文化、食物,与福州的人民共度了岁月,这令他们心中也怀有了相同的情感。 祖辈在鼓岭生活的时光虽已不在,可留下的那种爱与分享的“鼓岭精神”在他们心中却是永恒。“我们要分享祖辈对这里人民的爱,分享我们对这里人民的爱,我们感到非常温暖。”加里说,他们将延续和传播这份祖辈传递给他们的精神。 如加德纳一般与鼓岭结下不解之缘的还有美国穆蔼仁(Donald Macinnis)家族。穆蔼仁曾是一位“飞虎队”队员,在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贡献了力量。抗战胜利后,穆蔼仁返回美国,又于1947年再次来福建,任教于福建协和大学,并在鼓岭的加德纳故居中生活了一段时间。2005年,穆蔼仁在美国病逝。 2015年,穆蔼仁的儿子穆彼得(Peter Macinnis)与太太穆言灵(Elyn Macinnis)遵照穆蔼仁的遗愿,把他的一半骨灰带回福州,撒入了闽江。父辈与中国、与鼓岭的情缘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延续,穆彼得与穆言灵夫妇在中国工作生活了30年。近年来,穆言灵还开始从事鼓岭文化研究,搜集曾经在鼓岭居住过的美国人的日记、图片等资料,致力于挖掘更多曾经在鼓岭上发生的中外人民间的友好故事。 2018年,由穆言灵整理收集的《鼓岭画册2018》(《A Sketch of Kuliang2018》)出版,画册中记录了许多外国友人家族在鼓岭上的美好往事。“我的公公非常爱中国,爱福州的人民。虽然我是美国人,但有一颗中国心。”穆言灵说。 鼓岭,因“鼓岭故事”,成为中美友谊的桥梁。为了续写好中美友好的鼓岭故事,从2014年起,东南网连续承办了五届中国·鼓岭中秋国际诗乐会,架起了一座联接中美民间友谊的新桥梁。 在2018年的诗乐会上,加里、李和穆言灵三位美国友人在舞台上情深意切地看着大屏幕播放的《鼓岭!鼓岭!》,这段长约6分钟的视频用沙画的手法,串联起近现代百年鼓岭的人文故事。令他们动容的不仅仅是家族的故事,还有那福州人民的热情与爱。 鼓岭故事远不止于此,100多年前,曾经在鼓岭上生活过的3000多位外国人士把他们的童年、青春和爱情留在了那里,酿成了乡愁。据了解,近年来,有许多曾经在鼓岭上生活过的外国人士的后人来到鼓岭,寻找先辈生活过的地方,追忆他们的鼓岭故事,中外人民间的深厚情谊在这里不断续写。 |
相关阅读:
- [ 09-09]2019鼓岭柱里国际露营地·中秋夜游派对即将火热来袭
- [ 08-29]书香鼓岭
- [ 08-26]鼓岭游又添新品牌 柱里露营地正式开营
- [ 08-24]鼓岭全新旅游品牌亮相 鼓岭国际级露营地标开放
- [ 08-22]王宁:全力以赴保护好传承好管理好鼓岭文化和自然遗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