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高校引进人脸识别技术打造“智慧校园”惹争议

2019-09-10 09:00:40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东南网9月10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新学期,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校门、图书馆等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教室内也装上了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考勤,学校称通过人脸识别可以看到学生是否玩手机,是否发呆,是否看别的书,并以此为根据评价教学质量。此举在网上引发了争议,网友褒贬不一。对此学校回应称,目前仅在两间教室试点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后期,学校将根据教务部门反馈意见,视情况而定是否在所有教室都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拍砖:侵犯学生隐私 治标不治本

不少网友对在校园里应用人脸识别系统管理学生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大学生有自主能力,学习要靠自己,滥用人工智能技术会侵犯学生的隐私,有信息泄露的风险,对提升教学管理的作用并不大。

“用人脸识别来监控学生,把教室搞得跟监狱一样,一点隐私都没有。”网友“莲妹31”认为高校没必要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如果安装的话会让学生连发呆的权利都没有,必须高度集中精神,还不能有负面情绪,就和戴了笑脸面具一样。

网友“洋溢老师”说,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性很大,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到处安装摄像头,虽然提高了考勤效率和监督能力,但会压抑孩子个性发展,滋生形式主义之风,对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孩子身心发展上,弊大于利”。

还有网友认为,学校要改变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监控学生的行为,治标不治本,对促进学业进步没多大意义。网友“贺小玩”表示,不如花心思怎样让课堂变得有趣,让学生每天想来学校学习知识。网友“evin钱小虎”同样表示,学校应该把心思放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创新上,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去上课。

还有网友建议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监督个人信息等数据的使用情况。网友“宇未清源”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应该立法,只能由具有必要需求的执法部门去使用。“如果什么机构都可以使用人脸识别,那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

9月5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要加以限制和管理,希望学校非常慎重地使用这些技术软件。他指出,人脸识别进校园,既有数据安全也有个人隐私问题。“教育部已经开始关注这个事情,组织专家论证研究。”

撒花:可提升教学管理效率

不少网友则表示科技在不断发展,不少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始慢慢地融入生活,学校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加强校园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应该支持。

网友“the_all_star”认为,技术是有两面性的,人脸识别也可以作为一项很好的技术改善教学,通过捕捉学生的微表情来判断老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从而提醒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节奏或者教学模式。

“现在社会已经步入5G万物互联时代,不应该因为担心信息被泄露就不发展人脸识别和物联网等科技了。”网友“丁培龙”说。

有网友表示,人脸识别技术给校园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便利。网友“ree鹏123”提到,他所在学校不少地方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进出宿舍、图书馆特别方便,只要“刷脸”就可以了,免去忘记带一卡通还要登记麻烦。“每一项技术的推广都会带来一定风险,我们不应该过于保守。”

“现在到处都有人脸识别,很多学生用手机美拍软件,不担心隐私问题,用在教室就怎么就担心了。”网友“麻麻痹药”说。许多网友认为,教室、图书馆等地都是公共场合,不存在隐私的问题。

网友“尼妖其圣”同样支持在保障个人自由和合法情况下,在教室里应用人脸识别。“在人工智能时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保障形式上的个人隐私,而在于保障实质上的个人自由。如果你拥有充分的个人自由,那么在公共空间中就不存在个人隐私的必要性。”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