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制造业 打好“三张牌” ——聚焦省政协“促进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
2019-10-09 07:41:1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0月9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蔚)产业高地、技术高新、人才高端,是9月27日省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政协委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代表为促进我省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时,摆上桌面的三张“好牌”。 省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聚焦全省发展宏观性、全局性议题,此次就“促进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协商议政,可谓正当其时。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而福建民营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贡献全省67%的GDP、7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民营制造业现已成为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 自年初开始,省政协就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深入我省各设区市和安徽、湖南等地,实地走访10多个行业50多家企业,召开各类座谈会30多场,广泛听取意见,反复咨询论证,集思广益形成综合报告和4份专题报告,为本次协商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造产业高地 省政协课题组在调研报告中提出,要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链,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聚焦产业集群内关联度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不够等问题,打造一批研发设计、知识产权、信息、金融、商贸、物流、会展等服务平台。 会上发言的政协委员、企业家等各方代表也纷纷从全局发展的宏观视野给出了多维度打造产业高地的良策。 “打造我省新兴产业高地,需要强化‘头雁’效应,做大产业‘雁阵’。”省政协常委、致公党省委会副主委兰万安建议,一方面,要发挥好骨干企业引领带动和资源整合作用;另一方面,要推动形成产业链带动省内不同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 省工商联副主席、新大陆科技集团董事长胡钢在当天的即席发言环节中,第一个“抢”到了话筒。他从这两年参加数字峰会的亲身体会出发,认为企业同样要重视在峰会之外的机会,因为可以更多地和参会的政府部门、龙头企业负责人就政策发布、产业布局、技术标准等信息进行交流。他还建议,我省对重大项目的关键业务资源实施集中分配,起到培育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作用,进而提升我省本土企业在面对BAT等行业巨头时的竞争优势,以此打造辐射全国的数字经济福建方案、福建模式。 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王宁新认为,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应用将为民营制造企业系统优化、效率提升带来可能,是有力推进产业高地打造的一个抓手。她说,我省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做强基础赋能平台、培育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方面着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 省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郭恒明,省政协委员、宁德市政协副主席刘登健等对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保障提出建议,希望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新产业用地、用电等方面落实更加优惠的政策。 针对大家提出的打造产业高地需要考虑到的资金、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保障问题,省工信厅、发改委、金融监管局等部门负责人在会上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表示将聚焦产业升级,构筑创业高地,持续加强对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保障。 聚焦高新技术 要实现产业高地的崛起,高新技术的支撑无疑是中坚力量。强化高新技术支撑、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成为当天会上一大高频热词。 省工商联向大会提出的调研报告显示,我省入围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有22家,其中上榜的民营制造业企业由2015年的2家发展到如今的12家,但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制造业大省相比存在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闽籍民营制造业企业前十强2018年营业收入近3500亿元,还不到广东华为公司的一半。 针对我省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传统产业困难较多的现状,省政协常委、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家荣建议,建立我省民营高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等新兴制造业,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质量和水平,突出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马祥庆认为,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应该充分发挥我省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助推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台湾制造业的优势和潜力。”省政协委员、福建海峡经济研究院院长赵文胜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建议道:“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研发保障支撑,直接对接台湾‘专精特新’高科技中小企业现成产品,沿技术发展路线图‘按图索骥’,推动闽台企业技术合作项目,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产业拉动效能。” 全国政协委员、大帝集团董事长吕培榕认为,要融合大数据应用,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