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水 滋养八闽 ——流域治理助推福建高质量发展
2020-01-07 07:33:5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从水患之河到安全之河,再到生态之河,莆田木兰溪治理是“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溪畔已崛起一座生态宜居的文化活力城。图为1日拍摄的千年古堰木兰陂,既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又是国家水利风景区。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蔡昊 林剑冰 摄 东南网1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在三明城中穿梭,清清溪流,蜿蜒山涧,一不经意,一幅风景画就跳入眼帘。眼前的这片葱郁来之不易。曾经,肆意采矿、非法采砂、污水乱排、清流变黑等问题让其饱受粗放发展之苦。如今,这座工业城市甩掉重污染帽子,成为我省首个全面消除Ⅳ类以下水体的设区市,森林覆盖率达76.8%。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我省整合涉河涉水各部门各行业的项目、资金、资源、力量,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不断释放流域治理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实现河湖水生态良性循环。 理念引领,补上治水护河短板 如何实现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我省各地以“变害为利、造福百姓”为目标,交出一张张生动的实践答卷。 高位推动,确保工作扎实到位。2016年,省委书记、省长首次与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党政负责同志签订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明确按照“党政同责”要求,全面落实属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2017年起,福建全面推行河长制,目前5829名河长、448名湖长正在为实现“水清、河畅、景美、民富”目标不懈努力。 理念先行,提升治理水平。2015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2017年我省确定2批8个县开展综合治水试验,坚持全县域、全流域、全方位治理;2018年起,我省在闽江流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试点,努力实现闽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 强化法治,严打涉水违法行为。我省出台了《福建省水资源条例》《福建省河道保护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为强化水资源管理、打击违法行为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同时,积极探索生态执法模式,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污染河流水体,侵占河道、乱占滥用河道等侵占水域空间,非法采砂、非法捕捞水产品、盗伐和滥伐防护林等犯罪行为。 2019年,全省12条主要河流、小流域Ⅰ至Ⅲ类水比例分别达97.2%和89.1%;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含)179条河流健康合格率达96.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全省小流域“牛奶溪”现象将消除,地级城市建成区将消灭黑臭水体。 创新机制,形成流域治理合力 在闽江流域,一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已经打响,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及农地生态功能提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创新与能力建设等重点工程同步展开; 在九龙江流域,以流域为单位成立统一监管执法机构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大队,率先在全国探索流域改革,形成“一盘棋”格局,推动流域共治; 在敖江流域,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治理思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关闭饰面石材矿山、畜禽养殖等污染环境严重的落后产业,共同守护流域生态环境,大步迈向绿色发展; …… 不仅在闽江、九龙江、敖江等主要流域,2016年起我省将流域治理的触角伸向小流域。省财政设立小流域“以奖促治”专项资金,2017—2021年,每年安排3亿至5亿元用于全省小流域水环境治理,打通流域治理的“毛细血管”。 在莆田延寿溪西天尾段,水清堤绿,鹭鸟翔集。“过去,这条溪曾因污水直排,溪水黑臭,垃圾成堆。真没想到,现在这里变成莆田最美的滨水公园。”住在溪边的荔城区西天尾镇北大村村民黄大爷感慨地说。记者了解到,通过生态治水,如今的延寿溪一村一景,焕发生机。 在厦门,曾经黑臭的集美许溪变清澈了,芦苇摇荡、黄牛嚼草、白鹭盘旋的美景又出现了。现在,许溪两岸生态休闲农业如火如荼,集美成为人们称道的“极美”。 闽河泱泱、闽水潺潺。破解“上游污染下游受害”,需要在治理的体制机制上着力创新,以改革激发活力动力。 2019年起,我省将重点流域和小流域水质提升与资金奖惩紧密挂钩,以水质提升为目的,赏罚分明,动态跟踪通报,充分发挥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 为实现环境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服务高效化,2017年,我省率先建设省级生态云,通过手机客户端,生态环境数据一目了然;一旦发现污染,执法部门通过监测大数据第一时间找出污染源;企业可通过平台实现环保责任心中有数。 在管护方面,我省创新引入市场主体、专业机构,提供工程维修管护专业化、社会化、物业化服务,充分发挥维养经费作用,实现运管维养常态化,各类问题得到全面整改、隐患得到及时消除,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水库100%安全、天天安全。以河长制为依托,充分发挥河道专管员、民间河长、企业河长、巾帼河长、“河小禹”等社会力量,有效打通河道管护“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