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福建:继续加强科学精准防控积极做好复工复产复学人员健康管理

2020-04-11 08:02:55 作者:周琳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福建9日印发通知,要求继续加强科学精准防控,积极做好复工复产复学人员健康管理工作。

通知就加强入闽交通运输保障、“点对点”运输服务、重点地区入闽复工复产人员健康管理、重点场所重点岗位人员健康管理、学校师生职工健康管理、无症状感染者筛查、公众个人防护、社区(村居)管理等作出明确要求,并提出为相关人员免费提供核酸检测。

加强入闽交通运输保障

全面清理和排查对省外入闽车辆人员的额外限制,切实做好解除离鄂离汉通道管控措施后交通运输保障等工作,加强跨省域、跨地区沟通协作配合,严格落实道路水路客运和航空、铁路运输等疫情防控要求,最大限度满足务工人员返程和城乡居民出行需求,确保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加强“点对点”运输服务

加强与国内重点地区及重点劳务输出省份的协作联动,做好用工需求对接,精准摸排务工人员返岗复工需求,引导拟来闽复工人员行前申领健康码。全力做好“点对点”集中精准输送务工人员服务保障工作,严格落实路途中疫情防控要求。督促指导企业做好复工人员落地防疫教育和健康管理。各地要组织用工企业对复工人员免费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加强重点地区入闽复工复产人员健康管理

各地应及时掌握本辖区省外重点地区入闽复工复产人员信息,加强信息登记和健康管理,对相关人员发放健康告知书、开展健康状况问诊、验证健康通行码信息、免费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对检测结果呈阴性的,及时赋予“八闽健康码”绿码,方便出行和返岗就业。对从省外口岸入境并在当地实施14天集中医学观察期满的返闽人员,各地要全面开展信息登记并加强跟踪健康管理,相关信息及时纳入“一库一码一平台”;对不能提供解除集中隔离时核酸检测结果的人员,要免费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发现异常情况按要求及时规范处置。

加强重点场所重点岗位人员健康管理

对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精神卫生机构等重点场所和家政服务、医院护工、窗口单位等重点岗位人员,相关单位和中介机构应落实医学观察措施,并在其复工上岗前组织开展2次以上免费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者,方可安全有序返岗复工,并加强人员防护、消毒等日常防控工作。

加强学校师生职工健康管理

各级教育部门要督促指导学校对全体返校人员加强跟踪管理,确保健康台账信息全覆盖、无遗漏、真实准确;对来自重点地区或有旅居史、境外返回、有境外亲戚接触史、体温有异常或有疑似症状等师生职工,或者共同居住家庭成员中有上述情况的,要建立动态跟踪表册,落实医学观察措施,免费进行核酸检测;对学校食堂、安保、物业、校内工程等后勤聘用人员,要逐一开展全面健康状况精准筛查,落实医学观察措施,在上岗前免费开展核酸检测。要加强后勤保障人员校外活动监管,督促他们不参与聚餐、聚会等群体性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创造条件安排后勤保障人员住在校内并进行封闭管理。

加强无症状感染者筛查

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我省有关要求,在加强传染源追踪、密接者医学观察、聚集性疫情调查、持续传播地区旅居史人员主动检测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的检测范围,加强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管理,进一步做好无症状感染者监测、追踪、隔离和治疗,以对待确诊病例的措施防范“无症状”风险,做到应检尽检、应控尽控。

加强公众个人防护

各地要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将健康知识传播到每个家庭和个人,推动养成勤洗手、开窗通风、清洁消毒、分餐制、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少聚集、不扎堆等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重点指导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学生、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做好个人防护,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

加强社区(村居)管理

各地要强化社区(村居)“大数据+网格化”管理,推动防控数据向社区推送、防控资源和力量向社区下沉、防控关口向社区迁移,加强对新进人员和流动人群的跟踪健康管理,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排查和实施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医学随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置,进一步织紧织密疫情防控社区防线。要加强对省外重点地区和境外入闽人员的人文关怀,防止发生变相歧视等行为、做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