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罗坑村:“旱厕村”的逆袭路
2020-05-20 09:41: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5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自春耕起,在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罗坑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叶瑾就没停下来过,白天忙着协调百香果产业扶贫项目,晚上挨家挨户叮嘱防疫和生产事项。“这几年变化很大,我们村从远近闻名的‘旱厕村’变成美丽的‘红星村’了!”乡贤张献德十分感叹。 直到2018年,罗坑村还是夏道镇最后3个贫困村之一,家家户户住土房,没有卫生间,只能沿着田埂建旱厕。 “当时,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整个村破败不堪。”2018年5月下派到罗坑村的叶瑾回忆。到村里不到两个月,她和村两委干部就走遍了全村259户人家,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难题。 基础设施薄弱是罗坑发展进步的绊脚石,解决生活用水短缺问题的呼声最高。“村里饮用水管道早就老化,遇到枯水期或者恶劣天气,要么停水,要么水质十分浑浊。这个问题已困扰我们10多年。”村里的老人张良民说。叶瑾筹措了90多万元资金,三个月内就把新水管铺设好。 不到两年,村里修筑了防洪堤,建起了村民公园和沿河休闲栈道。前不久,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新村民活动中心也落成了。 随着基础设施配套逐渐完善,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就业,成了叶瑾的重点工作。“我们把分散在209户农户手中的305亩闲置农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集中力量办大事。”叶瑾说,农户可以实现闲田变现,每年村集体收入也可以增加9万多元。 在此基础上,村两委组织成立了南平润农农产品合作社,发展150亩的产业扶贫雷竹项目,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上海、杭州等地的经销商对接,实现产销一体化。2019年,村里又改建废弃的养猪污水处理池,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引进高密度水循环养鱼项目。 在2018年,罗坑村村集体自主经营性收入就达52万元,当年底就脱了贫。去年,罗坑村获得南平市颁发的“红星村党组织”荣誉。去年,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达到1.5万元。 作为老区苏区,2019年,南平市依托百个产业扶贫示范村、扶贫龙头企业、扶贫产业合作社、农产品品牌企业和151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对象,辐射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生产9237户,实现贫困村村均增收3.85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2万元。目前,南平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158人实现脱贫,346个贫困村全面出列,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等扶贫重点县实现摘帽。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