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 为民书写——代表委员民法典圆桌谈
2020-05-26 07:59:2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5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严顺龙 林霞 张辉 林清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保障书”,字字千钧,万众期待。 从2015年3月启动编纂工作至今,民法典这部新中国第一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关系国计民生、关乎你我他的基本法,即将飞入千家万户。 连日来,围绕民法典草案,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展开了热烈的审议、讨论。 伟大时代铸就伟大法典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重大部署。”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张广敏说,能够见证、参与民法典的制定过程,倍感骄傲和自豪,也倍添动力和自信。 如何提纲挈领认识民法典草案?张广敏从“民”“法”“典”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拆解:从“民”字说开,民法典是一部民事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的编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追求,体现了民主立法、弘扬民族精神的需求。从“法”字说开,民法典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着力为新常态下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助力,同时充分保护人民民事权利,充分发挥个人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从“典”字说开,民法典的编纂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 张广敏表示,作为人大代表,要紧密结合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广泛宣传法典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并做好地方相关配套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洪波是一名专业律师,这几年在不同场合参与了民法典编纂的讨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公法和私法的比重相关,私法比重越高,法治越文明。可以说,编纂民法典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是时代的产物。 为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我省代表委员认为,民法典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全社会息息相关。 “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需要法律规范的新问题,民法典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明蓉举例说,针对近年来物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起草修订的《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已于去年施行。此次民法典草案同样直面物业服务领域的突出问题,在合同篇中新增规定物业服务合同,为老百姓解决物业纠纷提供法律依据。此外,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新问题、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隐私权保护难题等,民法典草案都有涉及。 洪波认为,民法典草案创造了很多“第一”,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民法典草案单独设立人格权编,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 “民法典草案强化了对人格尊严的维护,这是民事立法的创举。”对此,李明蓉也持同样观点。她认为,这在大多数国家立法实践中未曾有过,是民法典立法的重大创新,有助于强化对人格尊严的全面保护,体现了中国特色。 民法典草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顺应时代需求而进行的重大创新,赋予市场主体丰富的财产权并予充分保障。洪波介绍,民法典草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规定作了完善,增加土地经营权的规定,以适应“三权分置”后土地经营权入市的需要。也就是说,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进行流转、抵押,通过保障经营权从而获得物权上的价值,这为新常态下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助力,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 推动重要顶层设计深入人心 “民法典对我们国家现行民事法律规范作了全面、系统的整合、修订和完善,以法典化的形式实现了民事法律制度立法上的飞跃。”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海事法院院长夏先鹏说。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厦门市委会主委、厦门市副市长国桂荣说,民法典是“最”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是与平民百姓切身利益最息息相关的法律,其内容可谓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全部过程。 夏先鹏表示,民法典草案从顶层设计角度把对人民权益的保护、对生产生活和市场秩序的维护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法治自信,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强大助力。 代表委员们认为,既然民法典草案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生产生活,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这就需要国家全面的普法宣传和教育,让全社会对其有深刻的认识理解。 大家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用于面向大众、易推广、带有标识和图案的民法典,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全面广泛宣传,让全国人民广泛知晓、学习、了解民法典这一顶层设计,从而推动构建更好的社会生活秩序,全面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治理水平。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