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福建省持续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把初心镌刻在脱贫一线

2020-07-27 07:27:36 作者:林宇熙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宇熙)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大力倡导、亲自推动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省委、省政府大力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创造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作风财富和实践成果,精准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精心服务管理,注重激励保障,广大派驻干部积极作为、履职尽责,在基层一线经受锻炼、成长成才,有力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目前,省市县三级累计选派近2万名优秀干部驻村任职,把能打硬仗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最前沿。2017年底,全省共选派第五批驻村第一书记2997名,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

党旗下的声声承诺,结出累累硕果。2019年,全省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摘帽,主题教育中排查的95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得到整顿转化。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继续加强驻村第一书记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建立健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长效机制,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带好一个班子 给力基层组织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抓住基层组织这一“牛鼻子”。我省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注重抓班子、带队伍、固阵地,着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

抓班子,村两委强起来——

福鼎市前岐镇黄仁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谢建勋牵头建立村两委周例会制度,推行“茶话平事”工作法,每天茶余饭后都带着村两委干部到村民家中“串门”,走得多了,谈得多了,既化解了矛盾,拉近了干群关系,班子也更团结了。

在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我省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广泛听取党员、村民代表意见,挑选推荐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候选人,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

此外,我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村主干培训班,村主干履职尽责能力不断提高。

带队伍,后备力量实起来——

村级组织后备力量是农村发展的“潜力股”。如何把这支队伍建好建强?仙游县社硎乡田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立广聚焦流动人才党员,与所在单位联合成立党员“红色驿站”,将村里在外经商的党员纳入其中管理;寿宁县清源镇龟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坤生,对村里冗余的“六大员”队伍进行精简,并公开竞聘,村级干部队伍更精干了……

第五批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264名、发展党员5341名,为基层党组织输入了更多新鲜血液,为两委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

固阵地,党群关系密起来——

“面对红湖村缺少党群阵地的问题,经过多方努力协调,在村里人流量集中的地方建起党建文化公园‘初心亭’,组织党员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之成为党员作风建设和群众活动阵地,密切了党群关系。”长汀县大同镇红湖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许玮玮介绍。

建章立制,方能长久。我省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坚决担负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或完善党支部和村委会相关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脱贫工作的行为准则,基层党组织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星火燃壮志,八闽党旗红。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推进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中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

找好一条路子 助力脱贫攻坚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多措并举,将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引入贫困村,带领农民群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以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当时,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是夏道镇最后3个贫困村之一,家家户户住土房,没有卫生间。”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罗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叶瑾回忆。在叶瑾和村两委的努力下,村里基础设施配套逐渐完善,成立了南平润农农产品合作社,发展150亩的产业扶贫雷竹项目,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产销一体化。2018年底,罗坑村脱贫摘帽。去年,罗坑村获得南平市颁发的“红星村党组织”荣誉,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

从远近闻名的“旱厕村”变成美丽的“红星村”,罗坑村的蜕变,是我省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摘帽的缩影。

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创新思路发展集体经济,变“输血”为“造血”。

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顶村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马铭义牵头建立“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合作社运营模式,在乡村旅游带动下,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万元,民宿入社的农户分红近10万元。

安溪县西坪镇龙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蔡奋山联合安溪县其他14名第一书记,打造“茶香月嫂”品牌,兴建茶叶示范园,参与筹建乡村振兴大厦,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龙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8000元增加到13万元,贫困户均实现稳定脱贫;

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曾守福采取“互联网+物联网+传统农业+合作社”的精准扶贫模式,建成全国首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下乡的味道”,村民增收400多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0多万元;

闽清县东桥镇义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兆雄立足义由村蜂蜜优质高产特色,不懈奔走、牵线搭桥,促成当地养蜂合作社与多个电商平台合作、与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值累计达198万元,农户增收约117万元;

……

村民口袋鼓起来了。第五批驻村第一书记协助驻点村新办村级经济实体1890个,引进投资规模百万元以上的企业797家,有力地促进了贫困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拓宽了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2019年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0元。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关键要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农民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省委全力答好疫情防控这一道脱贫攻坚的“加试题”,制定了19条措施,将45.2万名脱贫人口纳入动态监测,对已脱贫但不够稳定的4557户1415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单列帮扶,着力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省委组织部指导开展线上带货公益直播活动,“第一书记”变身“带货主播”,推介各地特色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启助力消费扶贫“新模式”,石盘稻米、笋干、香菇、蜂蜜等多数山货被“秒空”。该系列公益直播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1月。

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八闽儿女步履坚定、足音铿锵。

打好一个基础 全力保障民生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乡村产业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又要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个人和派出单位优势,驻村第一书记在为民解难事、办实事、谋福祉的行动中践行初心使命,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他们扑下身子、为民解忧。将乐县大源乡崇善村幼儿园唯一的代课老师请产假,在党支部第一书记郑先锋和村两委的努力下,请来了老师、改善了环境,孩子们又有学可上了!在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姚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朱铁铮与村两委、村民和派出单位的共同帮助下,凤尾洋自然村的雷阿婆告别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在喜庆的鞭炮声中迁入新居。“雷阿婆的眼里一直闪着泪花,当我们离开时,走了好远再回头,发现她还坐在门口目送着我们。”朱铁铮告诉记者。

他们甘于奉献、忘我工作。“驻村第一书记夫妇”董立开、熊晓珍先后赴德化县汤头乡吉山村、长汀县三洲镇小溪头村任职,夫妻俩聚少离多,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需要照顾和陪伴;东山县杏陈镇大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徐长华动员妻子申请借调到距离大产村最近的一所农村小学任教,把女儿也接到村里上幼儿园……“驻点村就是大家庭,小家要服从大家、服务好大家。”许多驻村第一书记说。

他们冲锋在前、勇于担当。面对疫情,全省29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及时返岗,重点帮助落实好防护措施、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安溪县剑斗镇云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文灿联合县委组织部组建了“安溪县职工购买土特产服务微信群”,几天时间,养殖基地成功销售200多只河田鸡和1800多枚鸡蛋,销售额近3万元。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苦竹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孙德明每家每户地走访,帮助协调解决化肥、种子等生产物资运输困难问题。“多亏了孙书记,帮我们把菌种运送进村,没耽误今年的种植期。”竹荪种植户雷友兴激动地说。

正如许多村民所说,驻村第一书记不是外人是亲人,是干部更会干事,是名副其实的“第一”。

基础设施改善了。第五批驻村第一书记协调各级在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105.06亿元,落实建设项目19907个,新建改建了一批中小学、农民文化场所、体育健身工程、农家书屋、村级卫生所、村级综合服务站等便民利民场所。

乡风更清新文明。在党组织引领下,村民积极参与自治,“红白事”简办、矛盾纠纷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文娱晚会、体育比赛、广场舞……村民们的生活更丰富了,乡村社会呈现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新气象。

强基固本,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见实效、有后劲。

建好一个机制 奋力夺取双胜利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

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向广大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直接参与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之以恒、加力推进,创新机制、加强管理,持续加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推动党员干部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选派更加精准。全面摸排机关干部底数与薄弱村情况,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确保供需匹配;各级由“一把手”督阵、组织部门负责,严把人选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和廉洁关。

绝大多数干部到村后,很快适应农村工作环境,在较短时间内创造良好工作业绩,得到村干部和村民广泛好评,被誉为“党派来的好干部”“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管理更加精细。制定下发《关于加强驻村第一书记服务管理的通知》,创新“四全”管理机制:建立全面调研走访制度,要求各级组织部门领导对每位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全面走访;建立全域建群交流制度,市、县两级建立驻村第一书记微信群,第一时间提供指导帮助;建立全员开展培训制度,推动各地对所有驻村第一书记全部轮训一遍;建立全程服务管理制度,每个片区确定一名干部担任领队,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保障更加精心。建立健全省、市、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和部门对口帮扶制度,把驻点村作为选派挂钩单位“四下基层”联系点,推动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和集聚;研究制定《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明确从2019年到2022年,试点扶持2000多个建制村,每个村补助总额不少于60万元。目前,全省已基本消除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10万元以上的村达62.6%。

此外,落实优先提拔使用、办理人身意外保险等激励保障措施,对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对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符合任职条件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

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平和县九峰镇澄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何文主动请缨,继续留任驻村工作;南平市任职期满的837名驻村第一书记全部主动以党建指导员身份参与指导驻点村……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抓产业、抓治理,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一线锤炼成长,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必将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