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档升级小作坊 宁德美食换新妆
2020-08-19 09:12: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福安市培育以穆阳线面为代表的小作坊产品集中加工区试点。 东南网8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陈星 文/图) 说到美食,宁德人爱吃、会吃米粉、丸子、白粿、麦芽糖……这些记忆中的“老味道”大多来自民间作坊。对于食品生产小作坊,消费者爱的是味美价廉,担心的是卫生状况、食品质量。 多年来,宁德市场监管部门一直引导小作坊规范生产,持证经营。今年7月1日,宁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又率先实行小作坊目录内食品全品类包装销售,包装上印有食品标签及明细。经过整顿,宁德的小作坊开始变身“优而美”的精工坊。 “老味道”穿上“新衣裳” 说起柘荣小吃,人们秒想起牛肉丸,还有鱼饺。鱼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是宁德市餐饮小吃店的“镇店之宝”了。去年,柘荣的一家熟食作坊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领了证,开始正式生产鱼饺。今年7月1日起,这家小作坊的鱼饺穿上“新衣服”,走进超市,而且搭上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 “我切身体会到食品有身份的快乐!”作坊老板娘林惠贞很开心。为了煮出来的鱼饺不破皮,吃到嘴里口感充实,她可是下足了功夫。从饺子皮封口的力度、方向的掌控到馅料的调配,她经历了数不清的尝试和改进。 鱼饺包完后过水15分钟煮熟,捞起冷却,包装贴标,速冻冷藏。顾客买回去之后沸水煮2~3分钟即可食用。小小的鱼饺,皮薄而馅足,“一口一口吃掉忧愁”,这种滋味妙不可言。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它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消费者购买觉得安心。 经过努力,截至目前,宁德市240家持证小作坊中有171家已实施包装销售,包装品类涵盖黄酒、米粉、湿面、豆制品等。 “散兵”变身“正规军” “老板,我要买湿面,帮我称3块钱。”“好的,来了!”在周宁一家面条加工坊,老板杨雄锦正在不停地忙碌,时不时有顾客上门买手工面条。杨雄锦夫妻俩做面条有30年了,作坊就在自己家里。夫妻俩爱干净,每天都将作坊打理得干干净净,街坊邻居成了这里的常客。 杨雄锦说,从前自己不懂怎么申请小作坊核发证,也不知道自己的生产条件是否符合规范,更没有包装销售的意识。市场监管部门派人来现场检查,指导他们准备申证材料,填报申请书和各项制度记录,并对作坊布局、卫生、设备等进行现场指导。 2016年,杨雄锦申领到了食品生产小作坊核准证,正式编入“正规军”。按照规定,核准证有效期为3年。如今墙上挂着的是他换发的第二张核准证。“顾客到店后,看到我们有证而且环境卫生,也愿意再次光顾。” 小作坊数量多,分布广,常态化、精细化监管难度非常大。宁德市场监管部门在摸清现存小作坊的底数和基本情况下,对允许生产食品的小作坊进行普查建档。同时,向食品小作坊商户宣传登记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办理流程、材料要求,方便小作坊办证。有了身份的小作坊食品,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入商超、农贸市场,进入千家万户。 “新模样”成就“大市场” 走进古田县杉洋镇一家麦芽糖小作坊,只见不同功能区块划分明确,每个场所的工作台面纤尘不染,各类工作用具根据需要合理摆放,环境明亮整洁,食品加工、制作、包装的全流程一目了然。 干净通透的加工环境,规范化的生产流程,精湛的传统工艺都为杉洋麦芽糖做大市场提供了底气。 早在2017年,宁德市就组织开展省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点创建活动,择优评选出33家小作坊示范典型,形成一县一示范、一点带一片的示范带动格局。今年,宁德市市场监管部门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一批生产基础条件较好、质量安全管控到位、市场信誉良好的小作坊开展示范创建,从中选定33家作为全市首批市级示范点。 与此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划出一块区域开设小作坊生产加工集中区,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小作坊品牌。目前,福安市正在培育以穆阳线面为代表的小作坊产品集中加工区试点,福鼎市正在培育以福鼎小吃为代表的小作坊优秀管理单位试点。 穆阳镇线面主产区分布在苏堤村一带,有1200多户、3000多人从事线面生产。成为试点的穆阳线面小作坊,迎来了发展契机,今年生产订单已经安排到年底。2020年,穆阳线面预计产值可达1.2亿元,苏堤村人均收入将超过2.3万元。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