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图说福建> 正文
分享到:

科技 合作 优质——细读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三个热词

2020-10-22 09:44:51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林超
20日,记者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走访发现,科技、合作和优质已成为粮食行业时下最“热”的三个词,从中也可窥见我国粮食产业的美好未来。

新华社福州10月20日电题:科技 合作 优质——细读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三个热词

新华社记者林超

(图文互动)(1)科技 合作 优质——细读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三个热词

10月20日,主播卢冰阳(左)在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期间为内蒙古杂粮产品直播带货。新华社记者 林超 摄

20日,记者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走访发现,科技、合作和优质已成为粮食行业时下最“热”的三个词,从中也可窥见我国粮食产业的美好未来。

科技保粮节粮售粮

在首次设立的全产业链数字化展区,记者看到电子屏幕、摄像头、无人机等产品现代感十足,参展企业不断向来访者介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粮食产业的应用。

“一车粮食进入粮库后,就要领一张电子身份证,锁死了有关这车粮食的所有信息,还可调用短视频进行追溯,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确保粮库粮食安全。”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骁勇介绍智能粮库时说。

智能通风、智能运维、智能管理……记者在现场看到,类似的智能系统已开始大量应用到粮食仓储环节上,提升作业效率,降低粮食损耗。

在粮食机械展区,一名工作人员将大米倒入一台占地近百平方米的大型机械“口”中,只见随后进料、分拣、包装、装箱等工序一气呵成。在机器尾部,还有一只大型机械臂将箱子码放整齐。

“过去5个人干的活,现在1个人就干完了。”现场工作人员黄磊介绍,这是国内最新的自动化装箱机组,每小时可以装700包,性能比传统机械提升了40%,误差达到10克以内。

“内蒙古赤峰市小米的历史可追溯到8000年前,现在也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快来买。”在消费扶贫展区,来自内蒙古的主播卢冰阳正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账号上,为贫困地区直播带货。

“首日就有71万人次观看,可以说互联网科技解决了粮食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大会现场的直播负责人张勋说,网络直播带货已成为传统农产品推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全产业链合作

会展上,益海嘉里金龙鱼福建企业群加工基地与江苏、安徽、吉林、江西等省企业签订协议意向采购30万吨小麦和水稻,引粮入闽。益海嘉里(泉州)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执行副董事长廖宇力说:“我们看到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链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有利于行业之间相互学习、融合,提升全产业链水平。”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秦玉云说,举办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是进一步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构建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保障国家和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福建人多地少,每年需要调入粮食1600万吨以上。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委书记孙建平说,为此福建连续承办了十五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与粮食主产省签订粮食购销合同9000多万吨,从协作省份调入的粮食占全省粮食调入总量的80%以上,有效保证了省内军需民食。

据介绍,全产业链合作不仅确保了粮食安全,还助力脱贫攻坚。来自22个省的336个贫困县近700家合作社和企业参加了与大会同期举办的第二届消费扶贫展。

优质产品受追捧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茅坝村村民钱贞超带了他们村的特产贡米前来参展,虽然贡米价格高达40元/斤,但他仅1天就完成了三笔意向交易。他说:“原来村民种的稻谷只能卖一斤一两元,近年来村民合作起来打造优质米,卖出了好价格。农民的破房子都换别墅啦。”

“与过去相比,大会展出的优质产品比例明显增加了,体现了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廖宇力说,在福建销售的金龙鱼产品中,高端大米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25%上升至目前的35%,可以明显感受到市场对健康、优质产品的需求在增加。

“老百姓的消费观,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孙建平说,自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福建全省产粮大县粮油优质品率已提高30%以上,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兴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贾骞说,三年来“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支持各省建设了389个示范县,成效显著。截至去年年底,全国优质粮食增长量超过4700万吨,促进农民增收120亿元以上。

1   2   3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