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桑莲法界”结缘“海丝之路”
2020-11-30 09:27: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印度教石柱 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张九强 摄 印度教狮身人头石雕 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张九强 摄 今生故事 石柱、义工诠释“和谐” 东南网11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张九强 文/图)去年10月,中印两国领导人举行第二次非正式会晤,谈及印度金奈与福建泉州古代的历史交往。 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有一对雕刻有印度教神话故事的石柱,这对印度教石柱,来源于泉州历史上的印度教寺庙——番佛寺。番佛寺坍塌后,大部分印度教建筑构件流入民间,有的成为其他寺庙用来维修的构件。这对石柱是南印度朱罗时期常见的柱型。柱上雕刻的图案以毗湿奴及其化身的神话故事为主,配以八幅中国吉祥图,有中国人喜欢的菊花、牡丹花等图像,充分体现了中印文化在泉州这个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相互融合、和谐共存。 如今,这对印度教石柱成为泉州开元寺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也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必看”点之一。在漫长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中,外来宗教文化在泉州落地生根,中华的宗教文化从这个城市窗口走向世界。作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泉州开元寺不仅是刺桐城辉煌“海丝”历史与中外宗教文化频繁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地的一扇文化之窗和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作为古城的地标,开元寺早已融为泉州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以开元寺为地点的庙会依旧盛行,主要包括了以勤佛为主的寺庙宗教活动和以西街庙会为主的商业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是绕佛,泉州话“绕(圈)佛”音似“勤佛”,“勤佛日”的叫法因此而来。 绕佛时,法师带领诸香客在大雄宝殿内礼佛诵经。随后法师敲木鱼边诵经,边引领诸香客顺时针而行。从大雄宝殿出,绕行到东西双塔,行至拜庭,沿拜庭石条绕行数圈,众人齐诵《阿弥陀经》。最后,回大殿内再次诵经行礼。 上世纪80年代,开元寺将勤佛日发放的“粥”改为“斋面”。“旧时,南方人吃‘面’是比较稀有的,粥是日常,面算是加料的。”开元寺德升法师说,泉州话“打斋面”,音同“打灾面”,便是消灾解难的意思,“所以吃面的人越来越多,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泉州开元寺内,活跃着一个数量超过100人的义工群体,他们为开元寺内的秩序和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做义工很有意义,我经常过来。”施双婷说。她是一名教师,在开元寺的庙会中主要负责疏导人群。 “勤佛的时候,山门会关闭,把拜亭留给法师、居士和信徒,还有一些游客也会参与进来。”施双婷介绍,“此外,我在‘开元公益’中参与了一些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很受感触,就带女儿一起参加义工团队的活动。”她希望能把开元寺的义工传统延续下去。 专家点评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姚志强: 开元寺在元代合支院一百二十区为一寺之后,达到其发展的最鼎盛阶段。《温陵开元寺志》中称之为“禅风远泊,衲子兢集……食常万指”,寺院僧人多达两千人,加其庞大的寺院建筑、巨大的东西双塔,没有超级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是很难建设出这么罕见的建筑杰作的。开元寺为泉州佛教首寺,其宏大的规模、古老的双塔院格局、高规格的建筑形制、罕见的石塔建筑杰作,无一不彰显了宋元时期泉州港作为“东方第一大港”非凡的经济文化实力。更独特的是,其建筑构件、装饰中融合了丰富的佛教、古印度教文化特征,生动地体现了在10世纪至14世纪古泉州港中外宗教与文化、建筑与艺术的交融和共存。 泉州文化研究专家吴越: 泉州是一座古城,而开元寺作为泉州古城区域内最为重磅的文物集中地,可以说,这里是泉州文物之集大成者。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这些底蕴,就藏在这些以开元寺为代表的文物里。作为一座多元文化的宝寺,泉州开元寺更是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