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龙岩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 完成全省多个最多脱贫任务

2020-12-31 14:11:33 张立庆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jpg

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 摄

东南网12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今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龙岩专场)。本场推介新闻发布会,邀请到中共龙岩市委书记李建成做主题发布。

让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让红土地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在心上的大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闽西人民弘扬老区苏区精神,感恩奋进、尽锐出战,吹响了向全面小康进军的嘹亮“军号”,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一是完成了全省最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2016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212户110700人,占全省24.5%,目前已全部实现脱贫。二是完成了全省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016年以来,全市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房共9650户29425人,占全省45.2%,扶贫搬迁集中安置规模居全省前列。三是完成了全省最多的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38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退出,占全省17.26%。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1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也全部实现摘帽退出。

龙岩市委书记李建成介绍,进入新时代,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红土先锋”党建品牌拓展提升工程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本作战单元”和党员领导干部“一线战斗员”作用,推动党的组织资源、组织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和脱贫实效,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

主要做法有四个方面:一是坚持精准帮扶,做到尽锐出战。市县乡三级均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层层立下军令状,压紧压实责任链条。30383名党员干部下沉脱贫攻坚一线,有针对性地逐户帮助制定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找准脱贫路径和项目。从市直机关选派5批418名优秀党员干部驻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累计筹措资金23.29亿元,带领实施项目6029个。全市442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村”2019年底全面消除。

二是坚持精准施策,着力斩断穷根。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结合龙岩实际,出台精准扶贫一揽子政策文件,市本级投入扶贫资金7.26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创造了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扶贫搬迁等“龙岩经验”。 针对有劳动力但“造血”功能差的问题,创造性实施激励性扶贫,采取党委政府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大户发挥技术市场优势的办法,并引入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机制,激发贫困劳动力发展生产、外出就业的内生动力,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用于激励性扶贫,截至目前,共带动2.5万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占贫困户总数72%。针对易地扶贫集中安置户就业难问题,在安置区创办扶贫车间,并设立公益岗位,优先解决贫困户务工就业,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针对因病致贫人数占比近一半的难题,推行健康扶贫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把贫困人口年度目录内住院医疗费用控制在3000元以下,斩断了因病返贫的根源。

三是坚持精准监督,提高脱贫质量。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实现“贫困识别全方位甄别、贫困退出全过程监管、资金使用全流程管控”。实行财政部门专项检查、审计部门专项审计、纪检部门精准监督、行业部门联动监管的办法,构建扶贫政策落地“阳光化”监督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建立“核查+整改”工作机制。每年开展脱贫质量核查,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脱贫质量。

四是坚持精准衔接,力促常态长效。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把解决相对贫困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把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项目安排、政策举措优先向相对落后地区和相对贫困人口倾斜,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工作体系的平稳转型。今年以来,针对个别贫困户已脱贫但不够稳定的问题,实行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和“一键报贫”工作机制,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2037户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全部消除了返贫致贫风险。强化就业创业,推动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落实好“雨露计划”,实施好“春潮行动”,确保贫困户脱贫后实现稳得住、不返贫、迈向富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