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的荣光
2021-07-09 09:33: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张杰长汀县地标性建筑济川门夜景 福建日报通讯员 陈天长 陈炳林 摄 当地党员干部到长岭寨战斗纪念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福建日报通讯员 陈天长 陈炳林 摄 核心提示:“汀州的繁盛,简直为全国苏区之冠。”对于这座千年古邑,90多年前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的周恩来曾这样称赞。从1929年3月红四军进入长汀,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出发长征,近6年时间里,长汀作为中央苏区的源头和中央苏区经济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书写出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的繁荣与辉煌。 东南网7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陈天长 陈炳林)连日来,在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辛耕别墅等地,前来瞻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传承当地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古色古香的店头街上,各色店招与红旗交相辉映,诉说着昔日的荣光和今日的繁荣……盛夏时节,厚重的红色文化与现代化气息碰撞交织下,长汀处处生机勃发。 1929年3月12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首次入闽到达长汀四都。14日,打赢了关乎命运的长岭寨战斗,解放了长汀城。 经过广泛调查,毛泽东发现,福建、浙江、赣东南统治阶级兵力薄弱,赣南、闽西党组织和群众基础较好,且长汀一带经济状况比井冈山要好得多,地理上为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势险要、易于割据。 3月20日,毛泽东在长汀城辛耕别墅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确定了“在国民党混战的初期,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的战略方针,并且强调,“唯闽西赣南一区内之由发动群众到公开割据,这一计划是决须确立。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前进的基础”。 从此,长汀的命运就与中国革命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此后到中央红军长征前的近6年时间里,长汀始终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 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在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直接指导下,长汀依托汀江水路运输的优势,成为赣南、闽西各县物资集散地与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公营工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占了整个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这里商店林立,市场繁荣,被誉为“红色的上海”。据刘少奇1934年3月《论国家工厂的管理》一文所统计,当时中央苏区有国家工厂32个,在长汀的约占一半数量。 1951年,以谢觉哉任总团长的中央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的访问报告这样描述中央苏区时期的长汀:“它是中央苏区的腹地,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中心。当年因为红军干部常来此开会,来往客商也川流不息,所以长汀贸易很是繁荣,在苏区有红色的上海之称。” 依托便利的汀江航运和作为州府所在地较为雄厚的经济状况,红军的第一批军需民用工业在长汀诞生。按照毛泽东提出的“竭力促进工业的发展,特别注意保障供给红军的一切企业的发展”的指示精神,一大批军需民用工业在长汀、在中央苏区投入建设,具有代表性的有红军被服厂、中华织布厂、红军斗笠厂、福建兵工厂、汀州弹棉厂、长汀造纸厂、长汀印刷厂、长汀樟脑厂、濯田炼铁厂、造船厂、硝盐厂、熔银厂、砖瓦厂、石灰厂、卫生材料厂等等,支撑起了中央苏区的骨干工业体系。 不仅如此,长汀还是当时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血脉。长汀作为商业与对外贸易的重镇,连接着中央苏区经济活动的毛细血管,起着经济支撑的作用。1929年3月,红四军解放长汀城,发布了《告商人及知识分子书》,明确指出“保护中小工商业者,保护私营经济”。在党的政策感召下,长汀城部分私营商店关闭后又开业,还新开业部分私人商店,从而使长汀的私营商业快速发展。 从1932年开始,汀州市粮食调剂局、中华纸业公司、中华贸易公司、中华商业公司汀州分公司纷纷成立。在它们的带动下,红色旅馆、红色饭店、红色商店、红色米市场也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苏区各县,长汀的商业门类最全、总量最大,堪称典范,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支撑。1933年春,对外贸易总局在瑞金成立,下设赣县江口、汀州、会昌筠门岭、罗塘四个外贸分局,长汀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通过汀江航运到达长汀码头的物资,有价值900多万银元的食盐、600多万银元的布匹、300多吨的药品等。汀江,也因此被誉为“苏维埃共和国的血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红军在长汀还开创了第一个军团建制红一军团、红军第一个统一领导机关、红军第一次统一军装、红军第一次发放军饷、第一份军报《浪花》、第一所中央红色医院福音医院、第一所中央红色看护学校、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和第一支县级红色武装等诸多项第一,成为红军正规化建设的摇篮。 时至今日,一大批红色革命旧址、遗迹仍屹立在汀州大地,一批珍贵的红色文物仍完好地保存在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里,既忠实记载、见证着当年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的荣光,更成为当地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发挥着新的作用。 党员干部到“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接受红色教育。福建日报通讯员 陈天长 陈炳林 摄 长汀县工业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内的一家企业正在生产。福建日报通讯员 陈天长 陈炳林 摄 红色传承 昔日苏区经济中心而今迈步新征程 东南网7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陈天长 陈炳林)在长汀县博物馆里,至今保留着红军第一套统一的军装。 90多年后,第一套军装诞生的地方,一个堪称巨人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初步崛起:作为我省重点培育的五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之一,长汀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龙头支柱产业,强化招商,培育出安踏、宏鑫、荣耀、华平、新纺等国内外知名的纺织龙头企业。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的去年,该县纺织服装产业仍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05.6亿元,同比增长4.7%。 中央苏区时期,长汀作为苏区经济中心,为苏区源源不断输送物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区位、交通等原因,当地产业发展不占优。 如何破题?当地继承和发扬“干革命走前头,抓生产争上游”的苏区精神,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干劲,不断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5月24日,长汀县政府与龙岩市瑞启铝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年产30万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项目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10.2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达60亿元以上、税收达6.2亿元;25日,总投资4.2亿元的长汀金龙稀土2万吨磁材基地第三期扩产项目开工建设……近期,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在长汀落地开花。 近些年来,长汀陆续通了高速公路、铁路、动车,发展条件大为改善。以此为契机,长汀用好各种优惠政策,打造政策洼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稀土、纺织服装、医疗器械、特色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 走进长汀县工业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入驻的福建康博、铭生、福汀医疗等企业正抓紧时间生产防护服等产品,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作为当地新培育的产业,目前,长汀全县共签约引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0多家,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为了更好服务医疗器械产业,长汀县投资逾7亿元,高起点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该园区以打造“福建省首个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地”为目标,建设厂房10栋、宿舍2栋、研发楼3栋、综合楼2栋,并建设共享检测实验室、灭菌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商务酒店等配套设施,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从注册申报到生产销售一站式服务。 同时,该园区坚持引资选资并重,主要引进生产高值耗材、医学美容、体外诊断等科技含量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二类及三类高附加值医疗器械产品。预计到2025年,该园区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创税收1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1000个以上,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得益于这些重点产业的不断发力,去年,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不利条件下,长汀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亿元,同比增长5.2%。今年一季度,长汀新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33.6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43亿元,同比增长18.8%,经济社会继续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红军第一套军装 福建日报通讯员 陈天长 陈炳林 摄 讲述 第一套红军军装诞生记 □讲述人 栾振芳〔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首次入闽,在长岭寨一举消灭了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2000余人,解放了长汀县城。 解放长汀后,红四军在当地开展了斗地主、打土豪等运动,没收了10余家反动豪绅的财产,并向资本千元以上的商人筹措军饷,很快筹得5万银元。对于红军来说,这是一笔巨款,如何利用这笔钱大家意见不一。毛泽东提出,利用这些军饷和长汀良好的缝纫、印染条件,赶制4000套军装,以统一军装。 记者手记 让研究党史成为一种风尚 □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在当年的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长汀采访,记者感受最深的是,除了丰富的红色资源、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等之外,这里有一支自发且力量强大的民间党史研究者队伍。 作为中央苏区经济中心、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和福建省苏维埃成立的地方,长汀红色资源之丰富自不待言,很多红色故事至今听来仍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可以说,这段红色历史、这段永远彪炳史册的党史,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利用好这笔财富,充分挖掘、系统整理则是前提。这当中,除了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党史等相关部门的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外,来自民间自发的党史研究队伍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令人欣慰的是,在长汀,就活跃着这么一支强大的民间党史研究者队伍:10多年来自费在当年的赣南、闽西苏区行程20多万公里,追寻“五老”人员100余人,抢救历史和红色遗存,积累录音、视频5000多分钟,照片1.5万多张的王坚;60多年甘当长征起点红军烈士“守魂人”、发掘烈士英雄事迹、将养老积蓄拿出来在自家老屋办起红色家庭展的钟宜龙;收集红色史料、研究当地红色历史、放弃生意当起红色讲解员的钟鸣以及赖光耀、康模生等等。 虽然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万涓成水,一支这样的队伍所爆发出来的力量就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他们所做的工作既是对家乡先烈的一种告慰,更是对红色基因的一种自觉传承。 “若要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这是钟宜龙家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如何利用好福建丰富的红色资源,长汀这支民间党史研究队伍给我们提供了别样的思路。在此,让我们不妨大声疾呼:让研究党史成为一种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