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发展专场)答记者问
2021-11-09 14:23:2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
东南网11月9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9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发展专场),发布会邀请到福建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世举,介绍专项规划的编制情况及框架内容。同时,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福建省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郑群力,福建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与工业科技处处长王志锋,福建省科技厅创新办主任黄铁庄,他们也进行具体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我的问题是在“十三五”期间福建省重点产业技术攻关已经取得哪些成效?在“十四五”期间,福建将如何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持续推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谢谢! 福建省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郑群力: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十三五”期间,聚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慧农业以及重大民生等领域,建立省重点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项目目录,探索推行“揭榜挂帅”等重大任务攻关机制,集中力量打好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战。 2016年以来共组织实施86个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和280个区域发展项目,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取得转化一批重要成果,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以来通过实施科技重大专题项目,共授权专利853件,其中发明专利295项;共开发研制新产品、新装置117个,新品种145个,新药、医疗器械证书6项;制定新标准207项,其中国家标准14项;新增产值249亿元,新增利税40多亿元。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通过实施科技重大攻关行动,聚焦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等,紧紧围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性措施,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聚焦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建立10个产业重点攻关技术目录,拟组织实施22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和一批区域重大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应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龙头骨干企业。 二是建立健全“揭榜挂帅”“赛马”等重大任务攻关机制。坚持创新不问“出身”,强化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针对福建省产业链技术和产业集群关键共性技术短板,聚集全国科技研发资源,攻克福建省科技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突破。 这里补充介绍一下,10个产业重点攻关技术目录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新、特色现代农业、现代服务、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和公共安全等技术。谢谢! 记者:我们都知道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请问“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如何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十四五”期间我们又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谢谢! 福建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与工业科技处处长王志锋: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高新技术企业是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其数量和产值是衡量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十三五”期间,我省积极构建高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像扶持企业上市一样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出台《福建省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办法》,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018年以来,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3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大力培育和发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2016年的2535家增长至2020年的6485家,年均增幅22%以上。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从2018年的903家增长至2020年的3748家。 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过程中我们同时注重打造科技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等一批创新型成长企业。全省拥有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3527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81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7家、省级222家。这是“十三五”期间的情况。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与成果转化主体地位,加快形成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与各类主体融通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专项行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实施分类辅导和重点扶持方式,筛选万家以上具备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加速培育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强化精准施策和靶向服务,重点打造科技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具有较强集成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成长企业。加大种子企业储备和上市扶持力度,下大气力培育优秀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产业增加值“双倍增”。 二是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专项行动。构建企业主导的融通创新机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合作开发、委托研发、技术入股等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整合产学研力量,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做优做强更多龙头企业。 三是探索实施“100家重点企业创新计划”。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新、特色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遴选20家龙头科技企业、40家成长型科技企业、40家初创期科技企业,予以靶向指导和扶持,努力打造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企业。谢谢! 记者:创新实验室是福建省战略科技力量之一,目前首批省创新实验目前进展如何?全省共建有多少家省级创新平台?“十四五”如何推动以省创新实验室为引领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谢谢! 建省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郑群力: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19年9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福州光电信息(闽都)、厦门能源材料(嘉庚)、泉州化学工程(清源)、宁德能源器件(宁德时代)等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截止目前,4家省创新实验室已组建了议事协调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团队引培等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并按照边建设、边发展原则,大力开展科研项目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 在高标准建设省创新实验室的同时,我省加快以市场化导向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平台。“十三五”末,全省引进重大研发机构2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4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4个、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19家、企业技术中心648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3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56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6家和院士专家工作站205家。 “十四五”期间面向全省战略需求和重大任务,以加快构建省创新实验室体系为引领,带动建设并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在资源汇聚共享、主体协同联动、创新组织推进等方面的核心枢纽与载体作用,推动科技链和创新链双向紧密融合。 一是高水平建设省创新实验室。以更加灵活机制建好福州光电信息、厦门能源材料、泉州化学工程、宁德能源器件等4家首批省创新实验室,在生物制品、柔性电子、海洋科技等领域新建一批省创新实验室。争取国家在福建布局建设新能源国家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福建基地。 二是高标准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加强规划、明确重点,择优发展、重点推进省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 三是高质量引进和建设重大研发机构。持续推进省部、省院会商共建,启动中国农业科学院、省政府第一轮科技合作,深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与省政府新一轮科技合作,继续争取在闽布局建设一批大项目、大平台、重大科研设施和新型研发机构。谢谢! 记者: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年获批以来,取得哪些明显成效?“十四五”期间如何充分发挥自创新区示范引领效应,重点打造沿海科技创新走廊,并推动全省高新区创新发展?谢谢! 福建省科技厅创新办主任黄铁庄: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16年获批建设以来,通过出台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联动机制等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先行先试,形成了可推广创新举措。到目前为止,已向全省复制推广三批改革创新举措和两批联动举措58项,厦门“互联网+技术转移”等政策措施在全国推广,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园区、平台和项目得到有效推进。 二是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品牌的平台。福州软件园、厦门火炬高新区等新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福州高新区新入选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福州、厦门、泉州三市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三是形成了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到目前为止,全省约83%的高新技术企业、72%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和76%的新型研发机构在福厦泉成长,福厦泉自创区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加快形成。自创区建设做法和经验获科技部印发全国科技系统宣传交流。福州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厦门、泉州推动“双创发展”等工作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 “十四五”期间将是自创区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自创区先行优势,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体系,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将自创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快推动。 一是布局建设科技创新走廊。以自创区和福州、厦门、泉州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为主体,以建设福厦泉科学城为核心,建设一批特色园区、创新平台和重大项目,推动沿福厦泉轴线打造科技创新走廊,辐射带动全省创新发展。 二是建设福厦泉科学城。以福州高新区、福州大学城为依托,推动福州建设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以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同安“三谷”等为依托,推动厦门建设厦门科学城;以引进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为支撑,推动泉州建设时空科创基地。 三是建设高水平创新发展先行区。以自创区引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将自创区和高新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支持自创区与省内高新区共建100个以上协同创新平台,推动自创区与高新区联动发展,实现全省高新区设区市全覆盖。谢谢! 记者:“十四五”规划提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8%以上的目标。请问要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实现这个目标?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福建省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郑群力:先介绍一下“十三五”的情况,“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特别是近三年年均增长1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6个百分点,位居东部省份第一,其中财政资金、规上工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近三年研发投入年均分别增长18.9%、15.5%、27.5%、22.4%;发放“科技贷”89亿元。下达企业研发费用分段补助资金28.84亿元,放大企业研发投入600多亿元。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额年均增长40%以上。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一是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各设区市“因城施策”“因企施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差异化举措自主推行研发投入激励,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 二是完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国家激励创新税收政策,完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科技创新券等财政奖励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三是引导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国有企业从业布局,增加高科技行业比重。加大国有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等方面的考核比重,建立完善国有投资绩效免责、容错纠错机制。 四是打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机制。引导各类金融资本通过“投贷债补”等多种渠道,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探索“银证担”模式,通过政府融资性担保为科技型企业增信,提高政策风险分担比例。用好用足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扩大“科技贷”服务对象。鼓励发展科技保险、专利权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着力发展风险投资,推动设立产业引导母基金和天使投资母基金,并放宽盈亏要求。 五是加强科技投入统计工作。切实把统计数据作为技术创新活动分析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谢谢!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