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二)
2021-11-28 09:05:5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党代会报告摘要 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拓展福建发展新空间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要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对接,推动我省企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高福建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巩固拓展先行对外开放优势,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开放强省。深化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全面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区提质,探索实施自由港政策,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强化通道枢纽功能 畅通国内国际市场流通,大力发展海铁、海空等多式联运,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实现在福建就可以“买全球、卖全球”。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深化拓展重点领域和县域集成改革,推出一批具有福建特点、全国影响力的改革举措。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福建”。 专家解读:融入新发展格局 拓展发展新空间 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整理 解读专家: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朱四海博士 党代会报告提出,我们要充分发挥地理和政策叠加优势,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紧密联接起来,推动更多优质要素在福建集聚,让更多产品与服务从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朱四海博士就此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扩大内需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首要工作。 我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着力做好四个有机结合:一是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能源资源等产业协调发展,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二是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管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投资需求,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三是同增加居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采取增加居民收入与减负并举等措施,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四是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有机结合起来,培育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基础研究、公共卫生等公共消费,培育建设福州、厦门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关键词:高水平对外开放 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深化商品、要素等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标准、规制、管理等制度型开放,促进内需与外需、进口与出口、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工作。 我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统筹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创新提升厦门特区、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创新提升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创新提升台商投资区,探索布局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对外开放高地。二是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出口商品质量和结构,稳步提高出口附加值;积极融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三是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全面优化外商投资服务,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以国际产能合作为重点,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创新境外投资方式,优化境外投资结构和布局,推动福建产品、服务、技术、标准、品牌走出去。四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紧跟国家推动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和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服务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为重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关键词:互联互通 要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立足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大循环,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协同构建城乡与区域、国内与国际战略性互联互通新发展格局。 我省推进战略性互联互通,要重点从四方面进行整体把握:一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准确把握我省在海峡两岸、长三角与珠三角、东部与中西部、东北亚与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定位,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连接“两岸、两洲、东西、南北、路带”战略通道;二是资源要素互联互通,统筹推进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要素,技术、管理等现代要素,信息、数据、知识等新兴要素,规则、标准等基础要素顺畅流动,建设东南沿海绿色低碳能源基地,推进能源电力互联互通;三是流通体系互联互通,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现代物流体系、现代商贸体系建设,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推进丝路海运、丝路飞翔向“海丝班轮”统一品牌提升,推进海丝班轮与中欧班列协同发展;四是公共政策互联互通,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完善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政策协调机制,完善促进消费、优化投资政策,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 关键词:便利福建 扩大内需、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性互联互通,构成了新福建积极服务和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受力面。面对群雄并起的新格局,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建设“便利福建”,对于保障福建的胜出至关重要。 要准确把握“便利福建”的内涵和外延:一是生产便利化,以产业链、产业集群为引领,健全产业体系、创新体系、治理体系、政策体系,提升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开发区经济,提升绿色经济、蓝色经济、数字经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二是生活便利化,以中心城市、城市群为引领,推进形成纵向的“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乡村”和横向的“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协同发展新格局,优化人口空间布局,重点提升福厦泉三大引擎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三是投资便利化,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改革生产许可制度,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四是贸易便利化,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方式,打造一流贸易环境。 记者感言:做好融入新发展格局大文章 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福建应积极站位国家发展大战略和区域发展大格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做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篇大文章。 我们清楚地看到,福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必将随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而迎来新的机遇。我省衔接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面对祖国宝岛台湾,背靠中西部广阔腹地,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区位优势发展独特,同时具有生态、开放、文化等优势,必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省作为开放型经济省份,将面临更多的风险挑战。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今年6月召开的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已围绕“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作出具体工作部署。新发展格局从蓝图变为现实。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坚持系统观念。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多层面的,必须科学谋划,加强顶层设计,也要鼓励基层探索,因地制宜。近年来,福建茶产业、沙县小吃等特色产业兴旺让发展有动力,林改、医改探索让发展更均衡,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让发展更有潜力,不仅有力推动了当地发展,也为全国提供了有益启示。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有长远眼光,在关键处突破。如何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开放发展新思路,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在共建“一带一路”、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等举措中,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如何围绕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动力?都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对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场需要保持顽强斗志和战略定力的攻坚战、持久战。领导干部要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考虑和谋划,找准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以更加坚定的思想自觉、精准务实的举措、真抓实干的劲头,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风正好扬帆,奋斗正当时。新目标激荡新动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福建责无旁贷。 实践案例 厦门:逐浪新业态激发新活力 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这几天,厦门欣维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李佳松格外忙碌,“11、12月是欧美国家的传统购物季,也是一年中的产品销售旺季,我们提前两个月就做好了物料和宣发等方面的准备,迎接销售‘黄金期’”。 “跨境电商的贸易新模式让企业实现了提档升级的新发展。”李佳松感慨道。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外贸依存度和外贸综合竞争力全国居前的城市,厦门瞄准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挖掘新机遇。一批传统的优秀外贸企业也积极借力“双循环”,谋求转型、开拓市场。去年以来,厦门积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强化稳外贸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外贸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发展潜能。今年1—10月,厦门市外贸进出口7323.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8.8%。“十三五”期间,厦门进出口总值始终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厦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厦门正通过“政府+平台+企业”模式,提升“厦门”区域品牌海外影响力。目前,由政府创建的品牌出海门户网站“AMOY BRAND”,已有118家自主品牌企业3000多件特色品牌商品入驻,235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点击浏览。厦门还制定了《外贸自主品牌培育三年(2021—2023)行动方案》,首批评定初创、成长、优秀自主品牌31个。 据悉,自2018年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以来,厦门发挥“多区叠加”优势,在平台建设、物流通道、创新模式、品牌培育、环境优化等方面进行开拓式先行先试,吸引了近万家企业汇集厦门及周边,三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679亿元,跨境电商零售实现快速增长。 实践案例 福鼎:技术有突破 养殖信心足 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蔡雪玲 25日上午,冬日暖阳下的福鼎市店下镇筼筜村码头一派繁忙。船型紫菜收割机靠岸,起吊、称重、上岸、分袋、装车…… “今年市里补贴15万元,我把养殖竹竿改为更环保的PU材质,采用全自动化收割,一天大约可收7500公斤。今年仅头水紫菜每亩收成就有1万元,真是丰产丰收年。”养殖大户洪其龙高兴地说。 福鼎是“中国坛紫菜之乡”,筼筜村是紫菜产业集中区,辖区紫菜育苗室5家,加工厂12家,养殖面积最高时达1.2万亩。 近年来,由于海水升温,紫菜常发生烂苗绝收现象,养殖户陆续停养。为了增强养殖户的复产信心,从2018年起,福鼎水产技术推广站实施基于水温变化的坛紫菜差异化养殖,通过紫菜孢子成熟控制技术,控制育苗环节孢子成熟放散时间,使之与海区最适合紫菜生长的温度时间段契合。 水技站站长王朝新说:“我们打破传统在白露节气采苗的做法,采用人工每日监测海区水温,结合天气情况预测水温变化趋势,确保坛紫菜壳孢子海区采苗时水温保持在28℃左右,连续三年获得丰收,平均亩产达到2400公斤。” “今年我们海区统一推迟半个月采苗,紫菜长势很好。”洪其龙说。 作为最先受益的养殖户,洪其龙前年转场浙江一带养殖紫菜,亏了80多万元。去年,在王朝新的鼓励下,他回村养殖300亩紫菜,赚了170万元,还办起加工厂。今年,筼筜村结合“技术+企业+农户”的养殖、经营模式,紫菜养殖面积扩大到2000多亩。 “技术有了突破,乡亲们养殖的信心更足了,明年会有更多的村民回村恢复养殖。”王朝新说,我们将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