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之门,高素质发展见真章
2022-06-14 07:40: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作者:福建日报记者 潘贤强 林丽明 潘抒捷 廖丽萍 杨珊珊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孙碧育 摄 风从海上来,潮涌鹭江畔。初夏的厦门,草木葱茏,满目生机,火红的凤凰花竞相绽放。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2017年9月3日,世界的目光聚集在这里。“1985年我来到福建工作,厦门是第一站。当时的厦门身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是先行先试的经济特区,也是一片发展的热土。”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深情回忆往事。 立足金砖、放眼世界,习近平向海内外嘉宾推介厦门:“今天的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投资并驾齐驱,海运、陆运、空运通达五洲。” 大厦之门,对外开放之门。在已经铺开的对外开放画卷上继续写深写实,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再出发,实现新突破。 “双金”叠加 拓展新空间 厦门岛的南端,风景如画的环岛路上,一把金光闪闪的“9·8”金钥匙在巨石上迎风而立,熠熠生辉。 它是开启城市财富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映照新中国开放之门不断扩大的金钥匙。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前身,是“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1987年由厦门市领导班子始创,习近平是“创始人”之一。 迎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投洽会在经济特区厦门开幕。此后30多年间,投洽会踏准全球合作共赢浪潮的节拍,一步步从最初的区域性展会,发展为如今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投资盛会,并且作为中国目前唯一以双向投资促进为主题的全球性投资盛会,引领国际投资风潮。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关注投洽会发展,在闽工作期间参与创办、直接推动投洽会发展壮大,从1999年起连续四届担任投洽会组委会主任。1998至2000年,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期间,曾4次到现场检查指导。 2010年9月8日,习近平再次来到厦门,出席第十四届投洽会。他拿起象征会议的“9·8”金钥匙,为投洽会开馆、剪彩,并在世界投资论坛发表主旨演讲,通过投洽会向世界宣示中国将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让世界认识了厦门,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开辟了窗口,也为中国资本走向世界架设了桥梁。”厦门市会展局局长陈颢颖说。 借助投洽会的东风,象屿集团北上南下,2013年进入黑龙江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项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此后又进入印尼兴建了250万吨的不锈钢冶炼项目,是厦门市在“一带一路”上最大的投资。 世界三大平板显示基板制造厂商之一的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于2014年在厦门成立电气硝子玻璃(厦门)有限公司。8年间,投洽会见证也助力着这家外资企业扎根厦门,成长壮大。 2016年,第十九届投洽会上,电气硝子二期项目签约落地;通过投洽会的平台,电气硝子链接到了京东方等合作伙伴……公司总经理大桥伸夫感慨地说,过去8年,公司先后进行四期的项目投资,总投资额为76亿元,2022年生产液晶玻璃基板可达5000万平方米,这个量相当于中国国内玻璃基板市场需求的10%左右。 2018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二十届投洽会发来贺信,“希望投洽会以双向投资促进为主题,精耕细作,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精品,办成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2020年11月1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举行,习近平宣布,将在福建省厦门市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 过去40年,厦门从边防小城逐渐崛起,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对外开放。今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高水平地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成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厦门牢记嘱托,着力拓展新空间。 大厦之门,越开越大。近年来,投洽会紧紧结合“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合作、RCEP、自贸区建设等,广泛邀请相关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促进多边务实合作,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 2021年,第二十一届投洽会,一系列金砖元素同期亮相。当金砖遇上“金钥匙”,海内外客商看到了“双金”叠加带来的更多投资机遇。该届投洽会,欧亚数字经济联合发展委员会将中俄跨境电商平台项目落地厦门。 “金砖创新基地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了厦门巨大的商机和潜力。借助投洽会这个国际性的投资促进平台,也希望链接更多的国际合作资源,紧抓‘金砖+’机遇。”欧亚数字经济联合发展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张瑛如是说。 “双金”叠加,效应不断放大。坚持双向投资促进、权威信息发布和投资趋势研讨三大平台的定位,厦门会展业大放异彩,一系列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精品活动在会展中心举办。在全球疫情影响之下,近三届的投洽会仍然举办了近300场高水平论坛研讨,1000多位境内外嘉宾到会演讲。 “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将会更高,并应用在更开放的环境中。”“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正成为促进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5月23日至24日,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会嘉宾云集,气氛热烈,共商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共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闪烁着新世纪光芒的“金钥匙”,紧抓“金砖+”新机遇,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集聚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典范之作历程中,起点更高,成效更大,发展更快。 创新创业 发展更强劲 关怀转化为动力,荣耀激发出责任。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40多年来,厦门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注脚。高素质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宏大叙事的不懈追求,今天,厦门正努力成为以创新为引领的高素质发展的注脚。过去几年,围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和高素质创新名城,厦门发展引擎更加强劲。 5月23日,记者一行走进位于海沧的厦门生物医药港园区,福建盛迪、艾德生物、国控星鲨等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星罗棋布,串起蔚为壮观的产业集群。 在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成借由车间实时监控屏幕,向大家介绍疫苗生产过程。发酵、纯化、原液制备、灌装、分拣包装……记者看到,疫苗研发车间窗明几净,各个环节紧张有序。 万泰沧海的母公司万泰生物与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团队长期合作,在疫苗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肠杆菌表达类病毒颗粒疫苗平台,共建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学家专注于从0到1的突破,企业家负责工艺研发及后续成果产业化和市场推广。”李世成说,双方将大肠杆菌技术平台应用于研制生产全球首个戊肝疫苗并上市,使戊肝成为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同样基于这一平台,还研制出国产首支、全球第四的二价宫颈癌疫苗。 双方合作,硕果累累。目前,共同开发的九价宫颈癌疫苗已进入临床三期,并正与葛兰素史克(GSK)合作开发新一代宫颈癌疫苗。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厚积薄发,现在许多企业已迎来收获的‘爆发期’。”厦门生物医药港园区运营方海沧生物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李晔说,海沧区已基本形成生物药、化学药、医疗器械、高端保化产品等四个链群产业体系,今年1—4月的数据显示,产业规模达201.39亿元。 眼下,厦门生物医药港园区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中位列第15位,在医疗器械细分领域排名全国第3位。 植根于厦门的创新沃土,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厦门集聚发展,演绎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生动故事。 9.0mm×4.8mm×4.9mm,是目前信号继电器的业界最小外形尺寸。它的诞生,意味着信号继电器实现从第四代向第五代的迈进,也预示着中国企业正在该领域领跑全球。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离开它,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智能家居,工厂中的电子检测设备,以及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无法正常运行。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行业高端,历时约三年,我们在今年2月完成了全球首款第五代信号继电器的自主研发和量产。”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京洧说。 如何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引领并推动行业产品迭代升级的继电器制造供应商?答案是:自主研发,加强创新,围绕核心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 一个例子足以说明宏发电声的创新实力。企业聚焦全球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项目需求,围绕陶瓷封装等关键制造技术,攻克低接触电阻这一难点,历时一年多成功研发生产出产品,实现为Model3系列车型汽车批量供货,其中国内份额超80%。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着力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引擎作用,高标准推进厦门科学城、嘉庚创新实验室等载体建设,厦门不断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2021年,厦门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500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增至4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 优化环境 释放新“磁力” “当时的厦门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晚上的灯光是非常稀疏的,外国商人和游客也很少见。如今,32年过去了,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习近平总书记盛赞这座城市的“高素质、高颜值”。 一个展会带动一座城,这座城市不断扩容。从海沧的厦门生物医药港园区穿过集美、同安,到达翔安的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沿途可见岛外各区迅速崛起,环东海域、马銮湾新城等建设如火如荼。 “和常说的‘城中村’不一样,这里目前是‘村中城’。”天马光电子总经理侯东全带着记者参观完生产线后意犹未尽,又与大家乘坐电瓶车在厂区绕了一圈。 今年2月15日,总投资480亿元的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传来喜讯: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首批产品成功点亮。三个月后,好消息再次传来。5月18日,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这意味着总投资330亿元的天马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快,是政企合力攻坚的成果。“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推动项目快速高效签约,市发改委等部门全力支持,项目顺利通过相关程序审批。”侯东全说。 看好厦门良好的营商环境,厦门天马扎根11年来累计在厦投资总额达1000亿元,连续4年保持低温多晶硅智能机面板出货市占率全球第一,带来了超过50家的上下游企业,推动平板显示千亿产业链的形成。 “2011年,随着天马项目落地厦门,我们上下游间的研发协同也更加密切。”弘信电子董事长李强说,把握天马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的新机遇,弘信电子也将加紧在车载柔性电子方面的布局。 火炬高新区,是厦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也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摇篮,聚集各类企业15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00多家,园区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新区第14位。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持续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出台有力度的硬措施,营造有温度的软环境,最大限度释放企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厦门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赖建州说。 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科技项目快速落地。厦门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得到全球投资者认可的,不仅是投洽会这个国际化投资平台带来的资源和商机,更有这座城市孜孜不倦用心耕耘的营商环境。 李世成告诉记者,企业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扶持,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涵盖场地租金、研发费用、产品认证及产品产业化、企业经营贡献和规模化发展等方面,对人才则有生活补助、购房补贴、个税优惠等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在李晔看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既得益于厦门谋划早,并且一以贯之,也在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靠前贴近企业服务。“我们积极对接省药监局,依托其厦门生物医药港服务工作站在海沧设立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并落地药品审核查验分中心、药品审评分中心,加快审批速度,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他说。 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大厦之门不断释放出新的“磁力”。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港区到自贸试验区、金砖创新基地的迭代升级,厦门以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持续释放城市吸引力。 2008年,得知厦门正在规划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郑立谋毅然从国外辞职回厦创办艾德生物。公司研制出系列肿瘤精准诊断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实现了多项全球独一无二的创新。 “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选择厦门,不仅因为这里自然环境好,同时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服务体系也相当健全。”艾德生物董事长郑立谋说。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近日,厦门港开通首条“丝路海运”电商快线。作为我国目前首个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丝路海运”已拥有86条命名航线,累计运输集装箱超900万标箱。截至5月底,厦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159条,通达52个国家和地区的143个港口,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和RCEP成员国。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大厦之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襟面向世界,拥抱世界,以更加自信昂扬的姿态勇立潮头,奋楫争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