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福州倾力打造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将常态化留驻 寻梦闽都:“洞”见福州千年文脉

2022-08-09 09:08: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作者:

生动展现三坊七巷场景

岩壁上绚烂的投影效果

闽剧表演

岩壁上绚烂的投影效果

东南网8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文/图)进入凉爽的隧洞中,沿着乌石山“山神”的指引,一边前行一边观看:听远古的闽之起源故事,看闽剧、民俗、舞蹈……

近日,福州市倾力打造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寻梦闽都》在位于鼓楼区的乌山隧洞首映。演出由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出品,知名媒体人杨澜担任总策划,分山海之间、坊巷情怀、海丝传奇、有福之州四大篇章。可视、可听、可触、可参与,400米深的隧洞舞台,把闽都文化浓缩成为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

“洞中一日,闽都千年”

近日,《寻梦闽都》在福州乌山隧洞首演。这是全国首个在隧洞中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

随着隧洞“探索之门”打开,沿着乌石山“山神”的指引,观众步入“山海之间”篇章。洞顶、洞岩皆是“屏幕”,一段取材于《山海经》的乌山神话,讲述了闽之起源:海水涌溅,两条金鱼飞跃龙门幻化成金鳌、银鳌,金鳌摆尾海岛丛生,银鳌浮身陆地显现,闽之先民得以繁衍生息。

跟随着金鳌、银鳌,前行进入第二篇章“坊巷情怀”。马鞍墙下、坊巷之间,叫卖声此起彼伏,“开闽圣王”王审知、编户植榕的太守张伯玉,以及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林徽因等人的讲述,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踏入“海丝传奇”篇章,茉莉花香中,一段舞蹈和民俗表演,讲述了居住于上下杭的茶女莫离与随郑和下西洋的李绅的爱情故事;在“有福之州”篇章,1987年的台江码头、1991年的东百商场、福州街头的黄包车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带领大家穿越回上个世纪。

整场演出,观众步行400米,却“历经”千年。“在这独一无二的演艺空间里,演出以海丝文化和闽商精神为内容主线,通过光雕艺术、视觉艺术等现代数字科技手段,打造集表演艺术、光雕艺术、视觉艺术于一身的沉浸式演出。”杨澜说,观众通过四大主题篇章,穿越时空,触碰历史,感受闽都福州的文化魅力。

“活化”历史,填补空白

提起大型实景演出,首先令人想到的就是家喻户晓的《印象西湖》《印象大红袍》等。福州能否有这样的演出?

去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期间,由杨澜团队策划的三坊七巷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风采、闽都文化,受到嘉宾与市民的点赞。世遗大会后,团队与福州相关单位沟通接洽、多方研究,《寻梦闽都》应运而生。

如何把源远流长的闽都文化,浓缩进一台40分钟的演出中?

经过多次与福州文化学者讨论、商议,团队在素材上进行取舍,尽可能地呈现闽都文化精华。“通过演出,让观众不仅可以看水榭戏台、雕梁画栋,听传统闽剧,更可以近距离了解包括王审知、张伯玉、林则徐、严复、林觉民、林徽因、冰心等福州历史文化名人,领略福州人的家国情怀以及海纳百川、开拓勇进、百折不挠的时代精神。”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胜说。

创新演绎,光影留驻

演出形式在全国没有先例可循,也带来了难度。比如,在隧洞内的音效容易产生回音,需要技术人员探索数字科技新方式消除影响。还有,雨水对山体带来的影响、设备安装等众多难题,也考验着团队。

但最终,以数字科技突破局限、呈现的绚丽效果,也成了这场大型演出的创新亮点。

“我们把数字科技与国风艺术融合,用高科技的手段打破时空的物理限制。”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3DMapping(不规则体立面投影技术),让凹凸的山壁岩石上,也能投影出平整清晰的画面。

同时,装置艺术、裸眼3D、纱幕全息等前沿技术手段,让有限空间无限变换,观众可以边走边看、移步换景、身临其境。

这台演出精品,也将留驻福州。“首次公演之后,《寻梦闽都》将作为常态化演出项目落地福州,丰富福州中轴线文旅项目,打造成极具福州地域特色的超级IP。”林胜介绍,未来,《寻梦闽都》还将结合以三坊七巷为核心的文旅经济带,加强凝聚周边业态,塑造福州旅游消费新地标和城市旅游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