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朱熹、陆游与辛弃疾的武夷往事

2022-08-11 08:56: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作者:张晓平

茶灶石 吴心正 摄

茶灶书法拓本  衷玲英 供图

朱子社仓 小玲 供图

冲佑观鸟瞰 衷柏夷 摄

东南网8月11日讯 800多年前,朱熹在诗作《精舍》中写道:“琴书四十年,几作山中客。”这里的“山中”指的是武夷山,“琴书”寓意着山居的生活,包括著述、讲学、授徒和交友等等,友人中则包括陆游、辛弃疾这样的宋代文化大家。

朱熹、陆游、辛弃疾先后多次主管武夷山冲佑观。他们被当地人尊称为“三翁”(朱晦翁、陆放翁、辛瓢翁)。他们是文学家,也是茶人、美食家,三人在武夷山留下了相遇相知、谈儒论道、报国为民的千古佳话。

寄情山水 笔承春秋

淳熙十年(1183年),53岁的朱熹选择在武夷山九曲溪五曲侧畔隐屏峰下,建武夷精舍。五曲流水中有一座石岛,“巨石屹然,可环坐八九人,四面皆深水,当中科臼自然如灶”(朱熹《武夷精舍杂咏诗序》),朱熹把这块巨石命名为“茶灶”。

著书讲学之余,朱熹常和四方士友或弟子,漫步流连九曲溪畔,登临五曲巨石,留下无数生动故事。清代著《武夷山志》的董天工《茶灶》诗句“试茗寻仙灶,赋诗夜未央”,描绘的就是朱熹等人登石煮茗、赏景赋诗,至深夜仍流连忘返的情形。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朱熹的《茶灶》全诗不拘泥于文人们汲水烹茶、寻茗赋诗的一般场面,而是看似随意地讲述远古仙翁遗事,让五曲水中的茶灶石笼罩在神秘之中。

陆游、辛弃疾虽不见吟咏《茶灶》为题的诗,但也有不少品茗论茶诗词涉及武夷茶,陆游有《闲游》诗云“平生长物扫除尽,犹带笔床茶灶来”,《喜得建茶》夸赞“舌当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在《雪后煎茶》中描述“雪腋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等。辛弃疾作有《临江仙·试茶》词句“饮罢清风生两腋,余香齿颊犹存”等。三人常常先后相约在茶灶石上,烹茶品茗、谈儒论道、吟诗作对,留下许多广为流传的诗词佳作。

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建安(建瓯市)提举福建茶盐公事,此时朱熹提举冲佑观,二人相聚武夷山中。离别多年之后,陆游写就四首《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回忆在武夷山的日子,留下“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身闲剩觉溪山好,心静尤知日月长”等诗句。

《宋史·辛弃疾传》记载,辛弃疾和朱熹同游九曲溪,辛弃疾写下《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仓牺八卦前。”

这些诗句展露了“三翁”寄情山水间、心游尘世外的心境,记录了他们寻芳武夷、问道武夷的足迹。

武夷山水是最常见的吟咏主题。令人称奇的是,“三翁”都围绕幔亭胜景留下不少佳作。

冲佑观在幔亭峰下,朱熹《九曲棹歌》开篇写闽越时期的幔亭招宴:“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能让朱熹如此高看一等,可见幔亭神仙会的分量。据《武夷山志》记载,这是古代武夷山祭祀神仙武夷君的盛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

陆游《游武夷山》中的“少读封禅书,始知武夷君”和《初入武夷》的“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都是记述他游览幔亭、追寻仙踪的诗句。

朱熹和辛弃疾同游九曲溪,辛弃疾诗歌《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中也有幔亭峰内容:“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他们笔下仙凡同乐的故事,成为描画武夷人间仙境的经典之作。

以民为本 志同道合

朱熹、陆游、辛弃疾有时虽不在一处,但联系密切、政见相合、惺惺相惜,不仅都有儒家济苍生、安天下的民本思想,而且均为坚定的“抗金”主战派。

早在乾道四年(1168年),闽北多地发生灾情,朱熹就劝豪绅发放存粟,以平价赈济灾民,仿效古时做法办社仓。三年后他在武夷山五夫镇建成广受赞誉的“五夫社仓”。社仓侧方有一口与地面平行的四方井,当时为防火之用,被称为“赈灾井”“民心井”。这是朱熹民本思想的重要见证。

淳熙七年(1180年),辛弃疾任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江西各地因旱灾饥荒严重。他仿效朱熹做法,向当地豪绅借余粮、筹资金,并千方百计从外地买粮。此时,朱熹也在江西做官,管辖之地永修、都昌旱灾严重。辛弃疾闻讯,将官府和商人借粮调剂部分运去,解了朱熹燃眉之急。朱熹立即开设粥厂,救济大批灾民。灾情一过,又兴修水利,建立社仓。

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被推荐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正值浙东发生灾荒,朱熹通过各种渠道征集赈粜米粮,救济灾民,奏劾救灾不力及不法官员,得罪了一些士大夫。陆游闻悉后,特地赠诗一首《寄朱元晦提举》:“劝分无积粟,告籴未通流。”“民望甚饥渴,公行胡滞留?”对灾民饥苦和官府无能的绝望之情溢于言表,声援朱子,支持赈灾。

朱熹任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期间,赈济灾民、弹劾贪官所取得的成果显著,得孝宗皇帝褒奖,他的社仓赈灾办法缓解了灾情,使饥民无断炊之忧。随后,朝廷将朱熹呈请的《社仓法》,“颁诏行于诸州各府”,广惠天下百姓。

在“抗金”大业面前,朱熹、陆游、辛弃疾等三人既有文臣的苦谏,又有武将精忠报国的英勇豪迈。陆游40多岁时穿上戎装,亲赴前线征战。辛弃疾更是几番沙场杀戮,“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朱熹评价他“是一帅才”。

但辛弃疾这样的帅才却屡遭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贬至武夷山冲佑观担任赋闲的提举,失去“英雄用武之地”。朱熹对辛弃疾遭遇的不公待遇十分不解:“但当明赏罚而用耳!”陆游也鸣不平:“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这些“抗金”主战派人士壮志难酬。武夷山下,他们“梦里挑灯看剑”,在“茶灶石”前空留壮怀激烈的前情往事令人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