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闽水物华新·非凡十年丨堡垒坚强 乡村富美——福建省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2022-09-05 07:36:4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9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严顺龙) 盛夏时节,寿宁县南阳镇坝头村的葡萄进入采收期,村里的特色产业“一茬茬”接连丰收,既鼓了村民口袋,也富了村集体。 近年来,作为省委主要领导挂钩的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坝头村党支部在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支持下,引领全村党员和村民整村容、建民宿、搞文创、兴产业,走上了致富康庄大道,从省级重点扶持贫困村,摇身变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坝头村的华丽蜕变,是我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中组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省委组织部统筹谋划、全力推进,久久为功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特别是经过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大战大考,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进一步立了起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形象进一步树了起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进一步强了起来。 坚持党的领导 发展有了主心骨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 近年来,我省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省委常委率先垂范,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带动各级党委书记深入乡村一线,抓党建、谋发展、促振兴。 筑强堡垒,选好“头雁”。各地结合乡镇和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去年换届后,1.4万多名村党组织书记全部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委会主任,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3.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44.2%,队伍实现整体优化提升,使党的全面领导在农村得到充分彰显和有力加强。 织密网络,健全组织体系。健全“行政村党支部(总支、党委)—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村党组织体系,激活引领乡村振兴“神经末梢”。针对一些新的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中党组织“空白点”、一些村改社区党组织运行不畅等问题,持续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工作内容和领导方式,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有效覆盖。 补齐短板,全面提升战斗力。全面开展对村党组织书记考核一遍、对村“两委”体检一遍、对村情摸排一遍的“三个一遍”行动,及时诊断把脉。结合“达标创星”活动,每年常态化确定一批软弱涣散村,落实一名县级领导联村、一名乡镇领导包村、一名第一书记驻村、一个县级以上机关单位结对的“四个一”整顿措施,不断扩大先进增量、缩减后进存量,推动“整乡推进、整县提升”。 雁飞千里靠“头雁”。在福建,有了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就有了愈加坚实可靠的组织保障。 资源力量下沉 内生动力增强 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进村……一年多来,我省向广袤农村派出的第六批373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6732名工作队员,接续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从2004年开始,我省坚持从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一任三年,至今已连续选派6批。广大驻村第一书记以实干践行初心,带动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下乡进村,持续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高位嫁接、力量下沉。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南平始终牢记嘱托,选派11批1.39万人次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服务,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南平跻身农业绿色发展全国先进行列地区。 “我们吸收了6000多名致富能人等进入村‘两委’班子,选聘1458名‘一懂两爱’村务工作者,推动各类资源、各方力量投入乡村振兴。”在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会上,福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福州连续三年位列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第一的“秘诀”。 宁德市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引导和支持临近退休、有乡村情怀、工作经验丰富的党政干部助力乡村;长汀县把394名治理能手、种植大户等选入村“两委”班子……放眼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结合实际推动发展要素下乡回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真金白银投向基层,真心实意关爱基层,我省推动各地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工作保障,2021年,全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均达52.42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村均超30万元。加强待遇保障,村主干年人均基本报酬4.28万元,超过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倍,其他村干部人均报酬达村主干的63%。加强阵地保障,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攻坚行动,全省86.9%的村活动场所面积超过200平方米。 党建富民强村 壮大集体经济 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果蔬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走进宁德古田县各村居,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遍地开花。从最初试点,到今日全省近3000个村推广开来,短短时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已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成了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就是要把党的工作全面融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和集体增收之中,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更高品质的生活。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深入推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 记者了解到,该行动每年在每个设区市确定若干个县(市、区)进行集中精准扶持,目前已扶持4批2604个行政村,每村补助总额不少于60万元,累计补助资金16.26亿元。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基本消除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50万元以上的超过五分之一。 在八闽大地,“党建富民强村”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村庄推陈出新、活力奔涌。 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是“沙县小吃第一村”,近年来立足优势,大力推行跨村联建,联合周边松林、儒元等5个村党支部成立俞邦片区党委,推动产业联营、共同发展。 去年,俞邦片区党委牵头流转800亩土地,引导村民发展红芽芋、黄精等特色种植,同时成立联村产业发展公司,统一打造“俞邦”系列品牌,预计每年可增加各联村村集体收入15万元。村民们欣喜地说,做大小吃、做优旅游、做强培训,联村的产业规模正不断壮大,未来的日子也将越来越好。 在福建,“跨村联建”机制已全面推广,建成869个跨村联建党组织,覆盖3039个行政村。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组织推动资源整合,释放出强劲发展动能,取得了“1+1>2”的联建效果。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徽在发展一线熠熠闪光。 迈步新征程,我省将继续抓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关键,持续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整体提升,为广袤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