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突破 | 世界之最!“巨龙”卧波融通民心

2022-10-18 15:45:5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作者:林先昌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远景。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东南网10月18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台胞林智远及团队在平潭北港村经营的“石头会唱歌”民宿天天满房,附设的咖啡馆每天游客也络绎不绝。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成通车后,从全国各地来的游客一下子增多,因为可以乘坐高铁直达平潭,大大缩短了旅途的时间。”12日,林智远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突破“建桥禁区”

2020年底,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贯通,福平铁路投入运营,结束了平潭不通铁路的历史,平潭自此进入“高铁”时代,与福州形成“半小时生活圈”。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福平铁路关键性控制工程,是中国首座同时也是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它起自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在苏澳镇连接平潭岛,全长16.34公里,其中跨海段超过11公里。

据了解,大桥所处海域是与百慕大、好望角齐名的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这里风大、浪高、流急、岩硬,非台风天阵风都时常达到10级,全年6级以上大风天超过300天,波浪力是长江等内河的10倍以上。因建设条件恶劣、有效作业时间短、施工难度极大,业界把这里视为“建桥禁区”。在“禁区”面前,建设者迎难而上,矢志创新。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建造跨越海峡的公铁两用大桥。从2013年起,大桥建设者“七年磨一剑”,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海峡环境桥梁深水基础建造技术、常遇大风环境下高塔施工技术、钢桁梁整体全焊建造技术、海峡桥梁安全运营保障技术……一个个难关的跨越,均填补了国内空白。

比如,承建方中国铁建大桥局专门建立了一个“复杂海洋环境的风浪检测技术研究”课题,并开发了一套预报监测平台。在全桥布置了47台风速仪、3台波浪仪,监测数据传回武汉桥科院的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分析,并关联平潭海域海浪天气的公共预报。这一系统实现了桥址3至7天内的风力和海浪预报,可精确到具体桥墩,帮助项目施工者巧借东风。

再比如,为解决整体钢桁梁重心顺桥向不对称、海上吊装受风浪影响摆动大等难题,“大桥海鸥号”应运而生。这是中铁大桥局打造的自航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是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最大吊重3600吨、主钩最大吊高110米。

台胞薛清德在平潭拍摄的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台胞共享便利

大桥通车后,为包括台胞在内的广大平潭居民带来生活上的巨大变化。

“从平潭到福州,现在只需半个小时!”已经在平潭生活22年的台胞薛清德说,换作以前,这是不敢想象的。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到平潭,经飞机、汽车、轮船一路换乘,前后花了14个小时。此后,平潭海峡大桥通车,使岚岛与大陆陆路相连。“2013年听说福平高铁开始建设后,我就一路关注高铁建设情况,特别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建设。2020年底,福平铁路刚通车,我就迫不及待买票体验了一把。”

薛清德说,如今平潭对外交通很便利,平潭海峡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犹如两条蜿蜒的“巨龙”横卧海面,渡船那悠长的汽笛声早已被历史定格。“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通车建成后,我们往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的时间都大大缩短了。我与互相联系的台胞形成了一日生活圈。”

“从轮渡到高速公路再到高铁,我一路见证平潭交通的变化,真是越来越方便!”薛清德说,现如今,他非常期待高铁登陆台湾岛的那一天。

林智远(左)和同事从“石头会唱歌”民宿走出。受访者供图

作为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平潭正在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区,努力成为两岸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这里设立了全国首个“一站式”台胞台企服务中心,各项惠及台胞政策吸引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来平潭就业创业。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林智远来到平潭北港村,修缮村内石厝民宿,并以“石头”为灵感,创建融民宿、文创于一体的“石头会唱歌”品牌。经过几年的发展,“石头会唱歌”已成为平潭知名的旅游文创品牌。

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成通车后的第二年,林智远在平潭又开了一家民宿,目前在平潭共有4家民宿。和薛清德相似,他现在的心愿也是京台高铁能早日建成,从平潭可以直接坐高铁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