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脉·记忆 | 向东渠:劈山跨海造长河
2023-03-06 10:27:13 来源:云霄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1973年3月12日,向东渠引水工程竣工通水,长达85.81公里的大型引水工程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漳州市云霄、东山两县大地上。 这条由五万多位建设者“一钎一锤”“肩挑锄挖”建成的人工天河,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两县千余年的生活生产用水困难问题,实现了两县40万人民群众盼水的夙愿。 半个世纪过去,向东渠依然哺育着两县万千儿女。 “引水工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向东渠建设前,干旱是云霄人抹不去的痛苦记忆。 虽有漳江穿城而过,由于河床低,只能任由漳江水奔流入海,云霄百姓世世代代“守着漳江种旱田”。据云霄《县志》《水利志》记载:从宋代至新中国成立的800多年间,云霄县发生严重干旱二十余次。 1969年底,南下干部李文庆调到云霄县,1971年任县委书记。上任伊始,他就目睹了云霄、东山两县人民遭遇严重旱情。李文庆多番深入调研后意识到,不彻底解决水利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旱灾。 于是,他召集云霄县领导班子经过数次研讨,拟定了一个大胆计划——从漳江上游马铺筑坝拦水、建渠引水,沿途灌溉云霄旱区。 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技术落后,甚至造桥铺路的基本设备都没有,要想建设一条贯穿全县的引水渠,仿佛天方夜谭。顶着诸多质疑和反对,李文庆和水利部门干部反复论证,权衡利弊,最终经审慎研究后,做出建设向东渠的决策。 1970年5月3日,云霄县成立“向东渠引水工程筹建处”。 1970年8月30日,“筹建处”改为“向东渠引水工程指挥部”,并成立工程领导小组,李文庆任组长。 1970年9月17日,向东渠引水工程全线动工。 1970年9月3日,云霄县向东引水工程誓师大会。(谢鹏志 供图) “共产党派我们来干什么?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不管再困难,只要做对人民有利的事,老百姓肯定会支持。”他说,“从漳江引水这么大的工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就是劳民伤财,要成千古罪人的。” 李文庆在云霄县兴建向东引水工程誓师大会上作动员报告(资料图片) “水不过东山,向东渠不算胜利” 与云霄县隔海相望的东山县,是一个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海岛,全县没有一条溪流,百姓们打了数百口井,提上来的水又苦又咸又涩。 引水渠之所以取名“向东”,除有时代特点外,在李文庆的构想中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要把引水渠建设原定计划,拓展延伸到东山县境内,向干旱尤为突出的邻县东山送水。 云霄峰头水库,向东渠是峰头水库的主干渠。(谢勤杰 摄) 1971年,向东渠开工一年后,李文庆向东山革委会主任刘华堂主动提出共建向东渠的建议,并表示“水不过东山,向东渠不算胜利!” 东山县随即组织干部到云霄工地考察,很快做出积极回应:“我们要跨出海岛,与云霄人民一道,同心共建向东渠,驱除旱魔。” 1971年9月,东山成立指挥部,12月正式动工。他们主动承担了在云霄境内建一座滚水坝,打通两个隧洞,开挖建设30多公里长的渠道,架设4000多米长的渡槽任务。 用意志和血汗矗立起的丰碑 “向东天上水,渠内领风骚。过洞开虹吸,凌空架渡槽。” 建设者们正在安装墩顶小拱模。(谢鹏志 供图) 从漳江上游至东山海峡,百里工地,红旗飞扬,5万多位建设者冬冒严寒,夏顶烈日,在荒山野岭安营扎寨,奋战了近千个日夜…… 虽然当时做好了各种准备,建设者也热情高涨,但工程的难度依然难以想象——资金匮乏、物资短缺、材料难寻、器械简陋、技术落后、粮食紧张……克服这些困难只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李文庆常说:“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精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 于是,生产队自搭工棚、自办伙食、自计工分;社员们自带工具、自带粮食、自带铺盖;工程技术人员自己勘察、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工具钝了自己锻,畚箕破了自己补,没有炸药用铁锹锄头挖,没有拖拉机就用板车拉……据统计,向东渠工程云霄县总投资1074.4万元,其中县里自筹100多万元,生产队投入和社员投工投劳折价403万元,占了工程总投资的五分之二。 由于财政困难,向东渠渡槽改用石材建设,整个工程需用规格石3.5万立方米。一时间,云霄、漳浦两县交界的梁山聚集着几千名打石匠,各类手推车、独轮车甚至老百姓的自行车运石队,往返于打石场与工地,平均来回34公里,日复一日拉了200多万公里,可谓“千车万载运石忙”。 长期的革命斗争历练,让李文庆深知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坚强领导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并将军队建制引入向东渠建设中,任命公社党委书记为民工团团长,其下设营、连、排、班,将建设任务层层下达,确保了党的领导贯穿于筹划、动员、施工、突破难关和后勤保障全过程。 为了赶进度,李文庆天天都在各处工地上奔走督促,每次骑着自行车总是驮上几包沙子。在党员干部带动下,工地上自发组建了一批“青年突击队”“铁姑娘突击队”,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冲锋在前。 建设向东渠,云霄的东厦、火田、列屿、和平4个公社并没有直接受益,但社员们在公社和大队带领下,从山区、沿海徒步数十公里,以战天斗地的干劲参与建设。东厦公社承担的渡槽建设总长885米,难度最大,槽墩最高达31米。火田公社还有两位生产队长因公倒在工地上。 引水进东山岛,表面看只是在施工图上向前延伸了一步,难度却因此几何级上升——3次改线、提高坝址、加宽渠道、提高水流量……为了让水进入东山县后能自流灌溉,工程设计数易其稿。 东山县也备受鼓舞,派出1万多位建设者参与云霄境内水渠、滚水坝、隧洞等建设任务。据建设者回忆:“当年,东山人民争先恐后报名参加,出现了‘父子争上场、兄弟齐参战、姑嫂同上阵、夫妻共远征’的感人场面。” 云霄和东山两县因水而困的人民,也因水而紧紧地奋战在一起。两县人民用意志和血汗矗立起一座历史丰碑,跨越东山海峡的八尺门渡槽是他们团结协作,共同建设的成果。 “土洋结合”如何造就全国科学大会奖 战顽石、斗激流、搞爆破、排险情,劈开石狮山、削平双溪岩、填实虎头坳、穿越南溪谷……向东渠的施工难度前所未有,在水利工程史中也是一个创举。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技术难题。 当时,下放云霄县的工程技术人员被部分人看成“走资派”。李文庆却把他们接到县城,成立由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建设者组成的“三结合”革新小组,将土法上马的发明创造与严谨的科学规范有机结合起来,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 由于山路崎岖,采石场远离工地,石料赶不上施工需要。针对这个难题,“三结合”革新小组根据水车木厢的构造原理,终于设计出一种轻型、薄壁、大流量的石拱渡槽,槽壁由80厘米改为20厘米;槽墩改为瘦身、空心;拱肋由80厘米改为60厘米。这样,不仅节约了大批石料,而且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为了解决南溪河谷40米高空作业的难题,“三结合”革新小组转变思路,提出上窖段改建倒虹吸管方案。倒虹吸管工程采取提高水头、降低糙率、增大流速的方法,使过水量达到12立方米每秒,满足引水过东山的需求。 安装倒虹吸管内木模(谢鹏志 供图) 在向东渠建设这一大型工程中,最为巧夺天工的当属高架渡槽。在18座渡槽中,有的要跨越湍急的溪流,有的要穿过十几米深的山谷,有的要横架千米长的低洼开阔地带,有的要飞渡八尺门海峡,工程宏伟而艰巨。 在巧架渡槽拱架的战斗中,建设者们创造性地使用“独木丁字架”代替了脚手架,把一座座二三十米高的槽墩平地矗立起来。他们首创了“双铰矩形夹合木拱架”“叠合板三角人字形木拱架”,取代了旧式的“满堂式木拱架”,节省了大量木材和资金,凌空架起一座又一座精巧的渡槽。 在架设八尺门海堤渡槽的时候,他们用“四两拨千斤”的土办法,攻下高空吊装难关。 1978年,向东渠“渡槽木拱技术”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奖。 百里水渠绝非肩挑背扛就能筑成,背后更蕴藏着人民群众的辛勤汗水和无穷智慧。 “江南红旗渠”永不褪色 向东渠工程的一组组数据,在今天看来依旧震撼人心——5万多位建设者,渠道总长85.81公里,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道山梁、跨过15条溪流;工程挖掘了两座长492米的隧洞、2座长80米的滚水坝、18座总长7335米的石拱渡槽、1座长637米双列倒虹吸管,还有排水闸、溢洪堰、便桥、涵洞等大大小小建筑物447处;灌溉面积达到1.33万公顷…… 1974年3月13日,《人民日报》以“不尽‘江水’滚滚来”为题,报道了向东渠建设的感人事迹,并盛赞向东渠为“江南红旗渠”。 1974年3月13日,《人民日报》不尽“江水”滚滚来(资料图片) 2014年,已至耄耋之年的李文庆所著《向东!向东!——向东渠引水工程回忆录》出版,书中写道:“向东渠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两县灌溉、饮水问题,更是形成和凝聚了一种精神。” 笔者作为当年建设者,如今已年逾古稀,近年来遍访向东渠的建设者、亲历者、见证者,“淘”来畚箕,打铁、打石、木匠、泥水匠工具,老式电钻机、幻灯机、独轮车等相关用具、资料、仪器等实物,收集散落民间的手绘图纸、稿件、老照片、媒体报道以及史志资料,以口述方式整理当年建渠细节,并自建向东渠纪念馆……可以说既是向东渠的建设者,也是宣传者。 近年来,云霄县加快推进向东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弘扬向东渠先进事迹。 2022年7月1日,在向东渠工程难度最大的世坂渡槽前,“向东渠事迹教育实践基地暨展示馆”揭牌开馆,谷文昌干部学院、漳州市委党校也挂牌作为“教学与科研基地”。 2022年以来,展示馆参观者络绎不绝。透过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泛黄的资料,人们仿佛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向东渠建设过程中所铸就的勇于担当、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精神。 向东渠事迹展示馆内景(戴园笙 摄) 五十载岁月如梭,当年战天斗地的火热场面逐渐淡去,但向东渠历经时间和自然灾害的考验,依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澈的生命源泉,云霄、东山两县人民用血汗与智慧谱写的奋斗之歌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必将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参考文献: 陈益雄、王一雄,《千山拦不住 一渠映初心》,《闽南日报》2019年10月24日 赵树宴、季春红,《千山拦不住 向东渠常清》,《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2月14日 苏益纯、谢鹏志等,《李文庆:“劈山跨海”映初心》,《福建日报》2019年12月18日 杨特团、陈秋坤,《依靠群众啃下硬骨头》,《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2月18日 吴剑锋,《向东渠:一道奔流不息的精神图腾》,《瞭望》新闻周刊2020年第一期 郭霁瑶,《江南红旗渠:永不过时的精神传承》,《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12月8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