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霞浦县:为了残障少年的自立

2023-03-29 09:43:25 作者:庄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3月2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李巧鸿)

上个月,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社会实践基地——恒友爱心食品有限公司“恒友爱心屋”实体店开业了,这是我省首家为帮助残障少年而开设的创业基地。

近年来,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探索突破学校与社区、企业、社会的融合教学瓶颈,让残障少年学会生活、融入社会,自立自强。

打造有温度的校园

2月23日,在围绕“建善寺的银杏树”这一主题开展的社区融合教育实践课上,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前往建善寺,开展“实物与词语配对”“观察落叶比较大小”“与朋友互动、做游戏”等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认真学习、努力表达,老师精心制作评价表,详细记录每个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此前经过一周的课堂训练,孩子们不断重复认识银杏树的叶子、树干、果实、生长环境等基本知识,再到实地去体验,效果明显。”该校老师李秋介绍,她带的班级有10名学生,其中自闭症儿童就有7名。“经过一年多老师与家长的配合教育,有的孩子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句子,有的孩子从不开口到肯开口说话。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还能完成图片与数字、图片与词语的配对。等孩子能融入班级,家长就慢慢退出陪读队伍。”

“面对特殊学生,不能急于求成,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构建不同且适合的教学方法。”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林文强介绍,学校突破校园“围墙”,依托“名师工作室”与普通幼儿园、小学开展融合教育,并指导他们随班就读工作,另外每周学校还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多样化的社区融合活动,根据单元主题,把孩子带到公园、超市、医院、车站、农贸市场等社会场所,逐步形成了特色课程设置。

目前,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有18个教学班236名学生。这些特殊的孩子,在生态化社区融合教学模式中,各项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并掌握了生活自理的能力。

学技能夯实就业基础

在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的生产车间内,10多名员工正在分拣海带结、装袋过秤、过塑封口、打包装箱,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些员工都是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职教班的学生。

学生小林(化名)在纸上颤颤巍巍地写道:“我在学校很开心,我在车间更开心。”除了写字的手不断抖动、说话缓慢,小林和正常孩子无异。

在基地实践,外婆陪着小林,她说:“孩子家庭很困难,听说如果能掌握包装等技能,就会被聘为企业正式员工。很感谢学校的安排,这样非常好,能帮助他更好融入社会。”

残障少年进入企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校企融合首先是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在学校的沟通下,要有企业能够接受接纳我们的学生,其次是学生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员工的融合。”林文强说,实现这两点对于一所县城的特殊教育学校而言是困难重重的,这里没有太多的企业资源,而且社会不了解学校,不了解学生,对智力障碍群体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

在学校的不断尝试努力下,2020年,爱心企业霞浦县海津公司专门腾出了一间300多平方米的厂房,安装了空调,增加了设备,作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并指派专职师傅与老师们一起进行教学。同时专门成立霞浦县恒友爱心食品有限公司,为残障少年提供定向培训,把职业训练课程化。

“帮扶弱势群体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霞浦县海津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其介绍,2021年10月,宁德市残联和霞浦县相关部门共同为该实践基地揭牌,与6名学生签订了辅助性就业合同。2022年9月,他们又与6名学生签订了辅助性就业合同。

“从安排学习技能到成立公司办企业,让残障少年有尊严地过上正常人的劳动生活。”林文强表示,将会联系更多的爱心企业,为毕业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生活自理、经济独立。

多渠道确保融入社会

爱的路上永无止境。如何把本土资源和特教孩子的就业有效融合,探索出可复制的特殊教育融合的霞浦模式?

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多次举行“心手相连”爱心企业进校园座谈会,寻找拳头产品和爱心企业,谋求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机制,让更多的社会团体支持特教学生就业,减轻社会负担。同时运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呼吁更多爱心团体、爱心人士尽己所能向这些特殊群体的家庭和孩子伸出援助之手。

“国家也出台方针政策,加强对辅助性就业学生的扶持资金保障和对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辅助就业机构的运营资金补贴,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关爱残障少年的行列。”林文强说,如何合理用好国家政策及社会爱心,把钱花在刀刃上,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探索。

2021年11月,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联合海津食品有限公司成立爱心慈善基金会,探索残障少年“庇护+支持”的就业模式实践,预防企业经营不善,保障残障少年的生活。

小锦(化名)是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与海津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辅助性就业合同的学生之一,看着自己包装的风干海带结、海带片和制作的手工作品、陶器等出售并获得收入,小锦非常开心,他终于能有一技之长,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了。

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融合教育做法,为残障少年学会生活、融入社会找到一条有效途径,为残障少年的终身发展提供机会和保障,使不同程度智力障碍学生修完学业走上社会,让这些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这条路注定道阻且长,我愿行而不辍,为之不停努力。”林文强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