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人家·共同富裕的故事 | 福鼎“富安”,白茶好似“金叶”,柏柳村奏响富民强音
2023-04-13 16:37: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作者:潘月容“茶叶采摘方式是‘拔针’的放这边,抛荒茶‘掰采’的放那边。”3月16日,走进福鼎市点头镇柏柳村传承茶业仓储工厂,记者看到梅富安正在收取第一波福鼎白茶茶青。“最近这几天的茶青以银针为主,茶青饱满鲜嫩毫多,制作出来的白毫银针品质最佳。”梅富安介绍道。 点头镇是福鼎白茶的核心产区,柏柳村是福鼎白茶的原产地和发源地,这里有着100多年的大白茶栽培、传统白茶制作技艺历史,现存保留完好的白茶古作坊和清末著名茶人梅筱溪故居就在柏柳村。而梅富安是国家非遗(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梅山派”的第六代传承人,他跟随父亲从制茶到卖茶,从茶农到茶商。 2023年首采的白毫银针 受访者供图 茶人的传承与创新 俗话说,没有一个点头人没在茶山上“摸爬滚打”过,作为地地道道点头镇柏柳村人,梅富安从小受到茶乡故里的熏陶,对于茶叶的采摘、制作都了然于心。 初春新发的嫩芽 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梅富安对于茶的了解,得益于父亲梅学田的传授。1988年,梅学田成立柏柳村第一家茶叶作坊——阿田茶厂,主要为茶商代加工绿茶。直至2007年,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动茶产业发展,为顺应发展潮流,梅学田的绿茶加工作坊慢慢转变成白茶萎凋仓储工厂。2012年,看到福鼎市大力发展茶产业,在外务工的梅富安选择回乡,跟随父亲学习如何做一个好茶农、好茶商。“怎么区分茶青的品质?怎么制作白茶?这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积累才会了解。”从小在茶园里长大的梅富安,有着天然的学习优势。 这是新上的白毫银针,梅富安正在进行白茶的晾青 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从回乡做茶开始,我才算真正了解福鼎白茶。”梅富安说,小时候对白茶只是一知半解,回乡后才知道,白茶的采摘、晾青都有门道。如“白毫银针要摊开晒,摊得很稀,一个竹匾晒到的干茶只有一两。”等制作技巧,都得仔细研究。 近年来,福鼎白茶炙手可热,市场上白茶品牌鱼龙混杂,梅富安看着自家生产的高品质茶叶,只能按普通茶叶的价格售卖给茶商,很是心疼茶农的辛苦付出。于是他在2016年创办福建传承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传承白”品牌商标,致力打造属于柏柳村的特色品牌。 干燥程序中的文火炭焙 受访者供图 万事开头难,虽然有着多年的制茶卖茶经验,但创办一家公司,成立一个品牌还是头一次。梅富安一边在实践中摸索,一边参加福鼎市举办的各大白茶品鉴会、茶商大会等,通过学习其他茶商的经销方式,完善自身。同时还通过参加斗茶大赛,将自家优质茶品推广出去。“好的品质才是王道。”梅富安知道,好的品牌需要好的品质支撑,除了跟随父亲学习外,他还报了制茶大师梅相靖开授的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传承班,学习如何做好茶。 “三月中下旬很多茶商已经开始售卖2023年的银针,我们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虽然着急,但知道我们家需要多一道萎凋程序,品质更好,也都表示愿意等。”谈及现如今的品牌效应,梅富安自信地表示,看到柏柳村茶叶就会想起“传承白”,而说起“传承白”就会知道柏柳村茶叶品质好。2022年,“传承白”销售额达520多万元。 “传承白”生态茶园 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合作社的创办与共赢 由于父亲梅学田是村里的老茶人,也是村里诚信经营的茶厂老板,村民对于梅学田有着足够的信任。看着梅富安成立公司、创建品牌,不少村民也想学习经验,从亲戚朋友到领里乡亲,想要学习经验的人也越来越多。 依托“中国白茶第一村”柏柳村得天独厚的生态源头,秉持“传承技艺,振兴柏柳”的初心,2020年梅富安牵头成立梅光国柏柳茶业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团结一致,合作共赢。 晒白茶 王淋萍 摄 “当时村子里的年轻人都想学着怎么创业,成立合作社也是想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谋发展共富裕。”梅富安说,梅学魏和梅富生是最早一批加入合作社的人,他们也是从小在茶园里长大,对茶很是熟悉,只是在经销知识上比较欠缺,对于他们来说,合作社的成立更加便于学习相关知识。 “在合作社创办之前,我们村子里的茶叶多数是送往点头镇上的茶青交易市场售卖,作为白茶第一村,本该热闹的春茶季,却冷冷清清的。”梅学魏说,合作社成立之初,正值新冠疫情爆发之时,许多人都不看好,好在梅富安与最开始的几个社员态度坚决,加上有制茶大师梅相靖等老茶人的支持,如今梅光国柏柳茶业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宁德市级示范社。 茶园航拍 受访者供图 作为新一代的茶人,梅学魏表示,自己虽然管理着一亩三分地,但对于白茶在外的市场与销售却一窍不通,合作社的成立,吸引了一些本村在外经营茶叶生意且经验丰富的茶商,大家在合作社这个平台上,互相分享经验、传授方法,共同进步。 目前,合作社已有51名成员,包含茶农、茶人与茶商,茶青来源于社员,合作社制作成品,再通过全国门店及社员销售,打造“梅光国”品牌,做到供销一体化。现如今,合作社共限量生产制作11款茶,其中5款产品销售额就达到400多万元,首发纪念茶“状源”产量最多,共发售10000份。合作社的成立带动社员实现额外增收,目前合作社社员全部增收200多万元。 “中国白茶第一村”——柏柳村 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此外,柏柳村通过“村委+合作社”模式,村党组织部整合资源构建新的经济联结纽带,实现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叠加共赢。“我们每生产一份茶,都会捐赠1元到村财政收入、1元到慈善专项资金里,用于圆梦助学、扶老助困。”梅富安表示,合作社的公益性比较强,慈善这件事也会持续做下去,希望能为柏柳村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柏柳村村景 受访者供图 一片叶子兴了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近年来,福鼎市坚持把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落实“三茶”统筹,推动“五化”共进。2022年,福鼎市茶园可采摘面积约30.5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3.1万吨,全市茶产业综合总产值达138.91亿元。2022年“福鼎白茶”品牌价值52.22亿元,连续十三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福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有效带动38万涉茶群众增收致富,还带动全国乃至世界其他产茶国开始制作、销售白茶,白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真正做到“中国白茶,香飘世界”。 东南网出品 总策划:曾武华 许上福 策划:王祥楠 林雯晶 监制:许上福 记者:潘月容 视频:潘月容 周涛 责编:李雅兰林瑶 海报:林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