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不负春光与时行——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迎来春暖花开

2023-04-18 07:33:20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郭斌)“清新福建”旅游列车穿梭于高楼间,九曲溪竹筏悬浮在空中,福建土楼“破屏”飞跃……15日晚,路过福州东街口的市民发现,在电信大楼户外大屏上出现了视觉效果逼真的裸眼3D片,许多人驻足观看,还掏出手机拍摄。

这条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当晚全新推出的2023年福建文旅裸眼3D创意宣传片,是我省继《来福建 享福味》创意视频一夜“出圈”后,为进一步讲好福建文旅故事所做的又一新尝试。

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不仅是一次大会,更是向海内外全面展示福建形象,展现福建建设文化强省和全域生态旅游省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今年以来,我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旅游业态持续丰富,文旅经济发展迎来了春暖花开、欣欣向荣。

山海有请 

“诗”和“远方”联结交响

“福建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风景让我们对这趟泰宁之旅充满期待。”3月31日6:10,随着“北京—泰宁”旅游专列缓缓驶入泰宁站,我省迎来“清新福建”旅游列车之“百趟专列进泰宁”北京首发团。这是我省高效整合全省文旅资源、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2月23日,省委书记周祖翼在《经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指出,要发挥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文旅经济能级,推动各产业、各要素跨界融合,最大化提升产业协同升级的整体效益。

“清新福建”旅游列车以“来福建,坐火车,一路山海一路福”为主题,充分发挥我省山海交融、文化多元的文旅资源优势,通过我省“三纵六横”铁路网络及环闽铁路串联省内外优质文旅资源。“百趟专列进泰宁”北京首发团的420余名游客在泰宁期间,不但游览了大金湖、际溪耕读李家、泰宁古城等景区景点,还亲身体验泰宁非遗博览院、尚书第及古城文旅新业态,品尝美味泰宁豆腐盛宴,全方位感受福建文旅的独特魅力。

除“百趟专列进泰宁”外,省文旅厅实施“清新福建”旅游列车系列举措,打响“清新福建”旅游列车品牌。近期,大连至武夷山、上海至三明、宜兴至福鼎、长春至漳州等多趟“清新福建”旅游列车相继开行。“诗”和“远方”的联结交响,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入闽。

福建山海交融,人文荟萃,自然生态优越,环境清新宜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发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省成立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福建省推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新形势下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围绕文化强省和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目标,推动“山海”联动,展现“山”的魅力、“海”的风情,让“诗”和“远方”更好联结,助力文旅经济发展突破升级,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

今年以来,我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克服三年疫情影响,实现“开门稳”“开门红”。春暖花开,越来越多游客走进清新福建,福州、平潭、武夷山、厦门、东山等地备受八方游客青睐。省文旅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11079.58万人次,同比增长25.8%,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7.2%;其中过夜游客2970.11万人次,增长34.8%。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322.80亿元,增长42.9%,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8.5%。

文旅融合 

“融”得自然“合”得协调

九曲溪畔平林渡,隐屏峰下绿萌中。左去天游峰,右往朱熹园。人间最美四月天,武夷山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在此寻踪贤者圣人未曾远去的脉搏。

朱熹园又称武夷精舍。1183年,朱熹于武夷山九曲溪畔创建武夷精舍,标志着朱子文化集大成的理学体系的成熟。如今,这里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

绿茵之中,背山面水端坐着朱子塑像。他左手扶额头,右手放膝盖,目光慈祥,似在静思人生。塑像身后,就是他所创建的武夷精舍,如今的朱熹园。

从朱熹园往东不到一小时车程,就来到朱子故里五夫镇。在这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漫步兴贤古街尽览古镇风光,在朱子广场感受大儒精神……以朱子故里五夫镇为首,武夷山市推出“朱子+田园+茶叶+党建”系列文旅线路,广受游客欢迎,为武夷山水风光游平添许多人文气息。

再往南,是建阳考亭旅游度假区。1191年,朱子在这里建竹林精舍(考亭书院)。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修建的“考亭书院”牌坊和现代纪念建筑“集成殿”,现在成为海内外朱子后裔及无数朝圣者的朝拜之地。

春雨朦胧中,记者在考亭旅游度假区二期项目建设现场看到,这里汇集了100余栋明清时期典型建筑,将传统旅游场所与文娱项目巧妙结合,工人们正忙着对已迁建完成的白鹤书院、五凤楼、天澜阁等古建筑楼栋进行装修。该项目是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带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为发挥朱子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的优势,我省将“朱熹”列为“福建文化标识”,突出推介朱子文化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持续加大对朱子文化旅游的宣传普及推广力度,着力打造集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研学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朱子文化建设列入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通过实施一批以朱子文化为核心的精品文旅融合项目,进一步强化朱子文化对文旅项目的引领作用,打造山水人文交相辉映的“福建会客厅”。

旅游为文化“加色”,文化为旅游赋能。“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指导各地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融’得自然、‘合’得协调,进一步激发文旅发展新动能、形成新优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我省是非遗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有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是迄今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

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文旅融合 共享非遗”主题,在宁德主会场举办2023年福建省非遗精品展。来自全省各地的3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30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现场展演,既展示我省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彰显非遗在服务当代、造福人民中的积极作用,更有效推动文旅融合,助力文旅经济发展。

业态丰富

文化更“活”旅游更“火”

一条绵延千里的绿色生态走廊,以八闽大地上的青山绿水为轴,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大写意”。

这里满目苍翠,绿茵茂盛,云雾缭绕,幽深静逸,生机盎然,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这里文化多元,朱子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船政文化、海峡文化等交相辉映,古镇、古村、古道星罗棋布,人文历史积淀深厚。

这里茶香四溢,乌龙茶茶种丰富、回味无穷,白茶如银似雪、清雅甘香,茉莉花茶茶汤清爽、花香沁人,红茶汤色红浓、品高香远;这里文旅资源荟萃,分布着世界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文化遗迹等167处,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村镇43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38家。特色民宿、帐篷、房车露营地、森林驿站等旅游服务设施植入福建旅游新业态。

这里就是我省近年创新建设的森林风景道新业态。今年立春节气刚过,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等九市聚力,在武夷山共同商定成立福建森林风景道旅游联盟。

“森林风景道是人民群众开展徒步旅游、森林旅游和健身运动游的重要场所,也是承载休闲旅游、健身运动、生态教育、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诸多功能的自然与文化综合体。”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打造森林风景道旅游产业带,省文旅厅提出沿武夷山国家森林风景道、沿1号滨海风景道、沿戴云山森林风景道、沿江沿河、沿绿道、沿古驿道古驿站、沿长征国家公园(福建段)等“七沿”来建设旅游目的地,部署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发挥我省生态资源优越、文化习俗多元优势。

“这一思路提出后,得到各设区市的积极响应和拓展,各地正在策划和实施环武夷山国家公园251风景道、环大金湖风景道、环南靖土楼风景道、环东张水库风景道等,将省内主要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古村古道等历史文化区域串点成线,实现从线性旅游到带状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森林风景道、1号滨海风景道建成后,我省将形成山海联动东西呼应的山地、滨海两大旅游风景道体系,全面构建福建红色旅游带、蓝色滨海带、绿色生态带的“红、蓝、绿”全域生态旅游空间格局,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游客的目光。

在精准政策的有力保障和丰富业态的共同合力下,我省文旅经济的文化更“活”了、旅游更“火”了。露营、沉浸式演艺、文创、剧本杀等新业态持续火爆,大型梦幻沉浸式实景演绎、烟花电音秀、彩灯艺术盛宴等活动亮点纷呈;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智慧景区、夜间消费集聚区、微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成为潮玩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温泉养生、乡村体验、户外露营、果蔬采摘、民宿体验等吸引大量游客,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打响品牌

“福”文化奏出华彩乐章

“畅游八闽 有福相见”“福星高照 福佑中华”“福往福来 福建来见”……我省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福”文化浸润在福建人民的血液和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是福建的鲜明文化标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文化宣传推广,持续打响“福”文化品牌,以“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动全省文旅产业加快发展,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2022年10月,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推动“福”文化产业化转化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着力推动开发“福文创”、推动发展“福工艺”、鼓励创作“福文艺”、推动拓展“福之味”、深入打造“福文旅”,支持各地积极培育创建“福”文化创意转化中心,培育一批“福”文化示范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村镇,建设一批“福”文化体验示范空间。

今年以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省市县联动,精心谋划,活力启福,让文旅活动燃起来;大饱眼福,让文化展演乐起来;惠民享福,让文旅消费热起来;非遗寻福,让民俗体验活起来;好运传福,让旅游线路火起来。

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发力,持续推出“逛福山、游福水、听福戏、拍福照、购福礼、开福运、玩福潮”系列惠民活动,丰富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广大市民和游客畅行八闽处处都能收获满满的“福”气与幸福感。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全省各地各部门通力协作,持续擦亮“清新福建”“福”文化品牌,我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加速回暖、强势复苏。携程最新发布的“五一”假日旅游数据显示,目的地为福建的旅游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超10倍,福州等地的“五一”游预订量超过2019年同期,自驾游租车订单在全国排名靠前,成为今年“五一”自驾游新晋目的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