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从濒危到“重生”——闽江河口湿地20年“蝶变”观察

2023-08-23 09:16:38 作者: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4月至9月,被誉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如期造访闽江河口湿地,这种较为罕见的濒危鸟类,曾长期消失在人类视线中。近年来,它们每年都会到闽江河口湿地“报到”,引来众多观鸟爱好者。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重要驿站,闽江河口湿地是我国单位面积水鸟种类和数量分布最多的区域之一,吸引了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栖息觅食。

但在21年前,闽江河口湿地受人类活动和生产影响,生态一度濒危。2002年4月,看到专家呼吁抢救性保护闽江河口湿地资源的材料,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明确表示“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自此开启了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卫战”。

21年久久为功,闽江河口湿地从濒危到“重生”。近年来,闽江河口湿地先后荣膺“中国中华凤头燕鸥之乡”“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等称号,入选2020年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今年2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如今,越来越多人参与到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中来,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

珍稀鸟类“漂洋过海”来栖息

时值繁育季节,10多只中华凤头燕鸥在闽江河口湿地的滩涂上踱步、嬉戏。雄鸟竖起黑色的冠羽“示爱”,或是叼着鱼给雌鸟“送礼物”,每一个动作都被远处的摄影师精心捕捉。

湛蓝的天空下,水泽茫茫,蓬勃的生命力在闽江河口湿地蔓延。穿过清晨的漫天霞光,和着余晖中的渔舟晚歌,百鸟翔集,择枝而栖。

“追鸟”20多年,福州资深鸟类摄影爱好者王乃珠见证了闽江河口湿地的“蜕变”。“每天湿地的鸟类都在变化,近年来数量和种类越来越丰富,有的从‘过客’变成了‘长住客’。”王乃珠翻阅相册里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鸟儿,如数家珍。

不少珍稀鸟类“漂洋过海”来到这里栖息。寒来暑往,在湿地工作人员的观鸟笔记里,记录下各种鸟类与湿地的故事:

从2021年10月31日到2022年3月7日,来自北极冰原的小天鹅在闽江河口湿地度过了128天,最高数量达到654只;2022年9月,两只来自西伯利亚苔原的珍稀濒危鸟类勺嘴鹬早早到来;冬季,珍稀濒危鸟类黑脸琵鹭最多可一次性观测到近200只……

“据监测,这里共有鸟类313种,常年在此迁徙停歇的水鸟超5万只,湿地现有的8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80%以上为鸟类。”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郑航告诉记者。

面积2381.85公顷的闽江河口湿地,何以吸引如此多珍稀鸟类流连驻足?

闽江河口湿地鸟类调查专家郑怀舟说,在全球9条候鸟迁飞通道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拥有的候鸟种类和数量最多,闽江河口湿地恰好就在这条通道上。由闽江串起的海、陆生态过程,造就了一系列独特的湿地和近海类型栖息地,被认为是北半球同纬度近海海洋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濒危中抢救下来的“珍宝”

今年2月,福建闽江河口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好消息传来,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剑秋既激动又欣慰。

回忆起21年前的一幕,他仍然心潮澎湃。

由于长期填海造地、围垦养殖,甚至违规排污,闽江河口湿地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处于濒危状态。多次调研后,刘剑秋心急如焚:“湿地面积减少,南来北往的鸟类数量也大大减少,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鳝鱼滩等部分湿地被规划用来修路和开发楼盘,鸟类将失去栖息地。”他和多位生态环境学专家四处奔走呼吁。

2002年4月,一份专家呼吁抢救性保护闽江河口湿地资源的材料,呈送到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案头。他作出批示:“湿地保护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省要建设生态省,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卫战”自此打响:

2003年,闽江河口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设立;2007年,该湿地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获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

在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卫星遥感照片,多年来闽江河口湿地“人退地进”清晰可见:本世纪初,遍布养殖场和鱼塘的画面呈现大片的黑色,如今绿色连片成面,与蓝色海洋形成美丽画卷。

“21年来,闽江河口湿地及周边区域共清退养殖面积3197亩,最大程度保护了湿地生态。”福州市林业局局长兰超说。

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区各级共投入资金3200万元,用于治理闽江河口湿地的外来物种互花米草。除治后的湿地中,恢复种植红树林、短叶茳芏、芦苇等乡土植被2600多亩。2020年,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修复经验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福州市市长吴贤德告诉记者,21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目前正全力推进闽江河口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打造中国湿地保护样板。

让越来越多的人

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来

傍晚时分,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夕阳给水面镀上一层金黄,望着远处觅食的苍鹭,管护员林发金心里满是惬意。

每天,林发金会骑上电动车巡逻20多公里,主要任务是防止捕鸟和破坏滩涂等行为。

“以前劝说不要捕鸟没什么人理会,现在大家保护意识增强了,说话也管用了。”林发金说。

10多年前,林发金还是湿地保护区附近最大的养殖户之一,承包了200多亩池塘养虾。彼时,毗邻闽江入海口的渔村,村民世代以赶海与滩涂养殖为生,而由此造成的水质污染也让水鸟难觅栖息之所。

2017年,在当地政府推动下,一场“退养还湿”行动正式开始。林发金成为村里第一个签署退养协议的养殖户,退养后他没有离开湿地,成了一名管护员。

守护湿地,成为当地人的共识,也带来新的生计。几年前,45岁的养殖户林宝淦退掉鱼塘,来到湿地工作,现在依靠巡逻和捡海漂垃圾两份工作,他每年能拿到6万元左右的收入,每天与鸥鹭为伍,心情格外舒畅。

“我们以前搞养殖,每天都要提防鸟来偷吃鱼虾,现在是盼着鸟来。”林宝淦举起望远镜,仔细寻找着白鹭的踪影。

林宝淦说,每年暑假,他还会带着孩子到湿地博物馆当志愿者。虽然只是简单的引导工作,但孩子却格外兴奋。每当学校组织参观湿地博物馆,他总是很骄傲地说:“湿地博物馆就在我家门口!”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利用,给当地群众带来巡逻、管护、保洁等岗位110余个。湿地回归,也让“家门口的宝藏”被更多人看见、共享。

木栈道、观鸟棚、博物馆……保护区外围的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既为保护区提供缓冲带,也成为生态旅游“网红打卡点”。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日渐红火。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年接待游客量可达50万人次,每年吸纳志愿者3000人以上。

在诸多湿地守护者之中,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福建省观鸟协会。这是一个由鸟类、昆虫等自然爱好者组成的民间公益组织。去年,协会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签订为期10年的合作协议,将广泛组织中小学生前来参加研学活动。

“我们在湿地寻找风景,也守护着美景,并将一代代传承。”福建省观鸟协会常务副会长杨金说。

2022年8月16日,以生物多样性作为突出价值,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申报的“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海、陆生物地理区划过渡带”,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芦苇摇荡绿水悠,留鸟候鸟满洲头。“闽江河口湿地‘蝶变’,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福州将持续做好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利用工作,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百姓。”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