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脉·创造 | 漳浦剪纸:纸上生花自巧手 大千世界任剪裁
2023-08-24 19:35:58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剪纸,又称刻纸、剪花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乡土艺术。 漳浦剪纸是南派剪纸的代表,自唐朝起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以独创的“排剪”技法闻名。 漳浦剪纸既是漳浦千百年来民间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畲汉共种幸福花》作者:庄阿卿(漳浦县剪纸协会 供图) 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项目的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0年12月成功入选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最受欢迎的中华十大绝技”。 闽南“四大神剪”之一陈匏来剪纸作品《牧牛》,作品中小牛欢快地蹦跳着,嘴巴吻着牧童的手,老牛摇着尾巴,回过头来含情脉脉看着他们玩耍,情景梦幻、洋溢着童趣。(漳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千年剪纸 源远流长 漳浦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漳浦剪纸最初只是刺绣的底样,被称为“铰花”。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与贴窗花等中原习俗的传入,漳浦剪纸开始大量应用于民间的节庆、婚嫁和祭祀等民俗活动。 林桃作品《丰收》 ,波涛之上,两位渔民立于舟中,一人拉帆,一人抓鱼。水下,大鱼在翻滚跃动着。这件作品尺幅虽然不大,但画面气氛热烈,情节张弛有度。打破了惯常的三维空间概念,在二维空间里以主观臆想让船舱里的大鱼展现出来,大胆却又合理,玄奇而又生动。(漳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漳浦县志》记载,宋代时就有“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采为花,备极工巧”之说,可见当时的漳浦剪纸已应用到民俗活动中。 明清以后,漳浦剪纸逐渐脱离刺绣,成为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形式。 20世纪50年代开始,漳浦剪纸得到当地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一批优秀剪纸艺人的珍贵剪纸作品得以保存、出版和展示。 改革开放之后,漳浦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漳浦剪纸的扶持力度,推动漳浦剪纸的繁荣发展。 在享有闽南“四大神剪”美誉之称的林桃、陈匏来、陈金、黄素的影响之下,漳浦县涌现出陈秋日、高少萍、张峥嵘、陈燕榕、欧阳艳君、卢淑蓉、游金美等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剪纸艺人。 闽南“四大神剪”之一林桃剪纸作品《赛龙舟》,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漳浦白沙人也把这项民俗活动作为自己祈愿风调雨顺、海晏河清、渔民出海平安顺利的重要节日。这件作品反映的就是划龙舟的情景。画面上没有竞渡的激烈,却有一种仪式般的静穆平和。(漳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浦剪纸传承人林桃在创作时,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物我两忘。(吴军 摄) 巧夺天工 艺术瑰宝 漳浦剪纸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珍宝,不仅拥有精湛的技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特色,还蕴含着美好的愿景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咱漳浦的发糕》(作者:卢柯涵)(漳浦县剪纸协会 供图) 漳浦剪纸题材广泛、主题鲜明,主要有招财纳福、婚嫁祈子、延年益寿、拜神敬祖、民俗风情等主题。 “四大神剪”之一黄素剪纸作品《老鼠娶亲》,作品颇具空间感的“C”字形构图,和流动的行走路线,使得整个迎亲队伍很庞大。其中,有提灯笼的,有抬轿的,有吹唢呐、敲鼓敲锣和敲钹的,媒婆摇着手帕一扭一扭跟在轿子后头,谐趣横生。(漳浦融媒 供图) 此外,漳浦剪纸题材还有日常生产生活情景、自然事物及现象、民俗传统、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等等,其中又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民俗传统为主。 《鹿市头赶集》(作者:曾钰楠)(漳浦县剪纸协会 供图) 漳浦剪纸造型通透伶俐、飘逸灵动,在剪纸技法方面,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在剪纸中要注重线路的协调与交叉性,线条柔和自然,突出整体感。 《六鳌岛的鱼干》(作者:叶芸昔)(漳浦县剪纸协会 供图) 在阳剪工艺中,常用的是刻镂的形式,为确保线条整体效果,又不失线条的关联性,主要是将点与线、曲面与圆弧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阴剪手法通常是以镌刻的方式进行,在镌刻的过程中去掉了物象的轮廓线,保持了整体的大范围的轮廓,具有一种简洁、厚重的艺术效果。 漳浦剪纸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剪纸艺人借鉴刺绣的表现手法,独创出“排剪”这一高难度剪纸技法,通过成排细密纤巧的线条运用,将羽毛、鳞片和花蕊等造型刻画得细致入微,使造型惟妙惟肖,更具立体感和装饰性。 “四大神剪”之一陈金剪纸作品《踩水车》,作品真实再现了五六十年代社会生产劳动的场景,农户之间相互协作,在水田里耕耘。(漳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守正创新 薪火相传 提起漳浦剪纸,就会提到新一代漳浦剪纸领军人物高少萍。 作为漳浦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少萍身上有着无数光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剪坛“十把金剪刀”称号获奖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六届)候选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2020年、2021年两度入围“八闽工匠年度人物”等。高少萍学习剪纸已逾四十载,自幼师承林桃和黄素两位民间剪纸大师,长期挖掘和抢救民间剪纸各流派技艺,矢志将剪纸艺术传承光大。 在传承剪纸过程中,她坚持守正创新,尝试将版画的木刻特色融入剪纸,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刀剪结合、阴阳互补”的剪纸工艺,使作品既具有南方剪纸玲珑剔透、纤细秀丽的风格,又能表现纯朴浑厚和豪放粗犷的特点。就是这样的改革创新,让高少萍完成许多有影响力的巨作,如《清明上河图》《一带一路大篇章》《世纪伟人颂》《喜迎二十大 同心向未来》《家乡的故事》等等,让高少萍的剪纸技艺有了新突破。 一把剪刀,剪出万千世界;一张红纸,承载锦绣乾坤。 《花开富贵,幸福美满》(作者:张巧宁)(漳浦县剪纸协会 供图) 2023年1月25日(大年初四)晚,漳浦剪纸亮相中央11套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让全国观众领略了漳浦剪纸独有的艺术魅力。 漳浦剪纸亮相央视春节特别节目《一鸣惊人》。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当场完成了《福满乾坤》《喜上眉梢》《金玉满堂》《一起向未来》等一幅幅满载新春祝福的吉祥作品,在方寸之间将漳浦剪纸细腻、饱满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漳浦剪纸协会把“非遗进校园”作为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常态化教学方式走进越来越多的剪纸课堂,既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认识剪纸、热爱剪纸,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又让漳浦剪纸在青少年心中深深地扎下根,深入推进非遗技艺的代际传承,使漳浦剪纸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开得更加绚烂多彩。 林桃剪纸作品《捉虾》 专题策划:“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