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教师吕英志:筑梦福建 为本地培养交通人才
2023-09-10 15:30: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作者:冯川叶东南网9月10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在福建理工大学担任教师的台胞吕英志身兼数职:该校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研究所所长,同时还被聘为公安部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福建省住建厅首批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技术专家、福建省闽台人才合作工作顾问等。 12年前,他从台湾来到福州任教。短短几年内,他协助学校创建了交通运输专业发展成为福建省交通运输领域里的领军学科,培养了许多社会急需人才。他和学生亦师亦友,学生们会和他说心里话,已经毕业的学生也会打电话向他讨主意。他是福建理工大学台籍教师吕英志。在教师节之际,记者采访了福建理工大学台籍教师吕英志,听他讲述在大陆的任教经历。 2009年开始,福建理工大学派老师到台湾调研交通运输专业。当时还在台湾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的吕英志负责接待。经过半年多台湾全岛调研后,福建理工大学决定设立交通运输专业,并把“求贤”的目光投向台湾学者。前期已“深度介入”的吕英志毅然来到福州任教。 来到福州任教后,短短五六年,福建理工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从无到有,一跃成为福建省交通运输领域里的领军学科。吕英志也成为学校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研究所所长,还被聘为福建省住建厅首批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技术专家。 对于学生来说,吕英志亦师亦友。学生们会和他说心里话,已经毕业的学生也会打电话向他讨主意。吕英志认为,教学相长,老师是引领的角色。“我培养学生能养成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只依赖老师上课局限的内容,像我教公共交通的课程,都要求他们要能从平日就去观察眼前的交通运输问题,并且能分享出来讨论。有很多学生在搭乘高铁、地铁的过程中,都有很多新发现,并且立即跟我还有同学分享。”今年刚毕业的贵州学生返乡进入铁路工作服务,下班搭动车回家路上就发现新通车线路的载客状况立马拍照发给他,第一时间就想到和老师分享。也有学生在国外读研,搭公交时想起福州的公交,就立马发问题跟他讨论差异。这些都让吕英志颇感欣慰,他说:“我觉得当学生毕业后能观察问题、思考方法,想起以前学过的东西,能够想到老师,这样就够了。” 吕英志说:“一个好老师一定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能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需求,并针对学生能理解的能力去引领他们去解决问题。”他说,有些老师想当然尔的简单问题,其实对学生来讲并不简单,因为学生可能没有老师那样的学习过程与能力。因此他常常跟学生说:“我用最笨的方法来教你们,我要当成我自己也是不懂该怎么去解决问题而去找方法,因为我要去确保你们都懂都会。至于更好的方法,那就看你有没兴趣再深入钻研,有兴趣可以再找老师讨论。” 吕英志已在福建高校已经服务12年。这十多年来看到大陆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变化,从过去重视理论转变成以培养学生具体就业能力为主,跟国际的接轨也越来越密切。福建由于引入大量台湾师资,也逐渐发展出闽台融合教育的特色,更加重视学生的需求与外界的接轨,也吸引更多省外的学生来闽就读并工作。 “我可以算是见证了福建交通飞速发展。”对于福建交通网络的成果,他如数家珍:“我刚来时,福厦铁路开行动车也不过才三年时间,如今福厦高铁也建成快要通车运营了。厦门轨道交通网已经扩及漳州,福州地铁今年一次通两条线完成初步的环线与干线串联,三大港口群的形成,长乐机场的扩建与厦门翔安新机场的兴建,这些都是很值得的投入,不管陆海空铁,客运货运,都打通了路网,对未来福建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吕英志介绍,目前他从事出行即服务(MaaS)的研究。这一研究对于手机信息工具与出行方式的有效结合,能减少出行的时间与非必要的小汽车使用,进而节能减排,达成“双碳”目标。同时基于福建在闽台对接的优势上,研究MaaS在两岸未来的对接机制,使两岸出行的互连互通能更加方便与进步。 “我喜欢这里,这是人情味很浓的地方。”在福建任教12年,他已经深深扎根福建。“来福建培养本地交通人才,对我来说更有发挥空间。”吕英志说。 吕英志和学生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吕英志参加校内比赛(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