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企业发展等领域察实情解难题
2023-10-20 07:43:5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厦门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企业发展等领域察实情解难题 到重点领域促发展见实效 东南网10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游笑春 通讯员 陈志泉)国庆假期刚过,一场由厦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月·阅·谈”学习明理读书沙龙活动,在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这次读书沙龙,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通过“讲、读、评、荐”四个环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高质量推进“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谋划改革发展,身体力行“心到、人到、工作措施到”。“三到”工作理念与他后来提出的“四下基层”“四在一线”工作法等重要理念一脉相承、一以贯之。1986年4月、1997年7月,习近平同志两次跋山涉水远上同安军营村和白交祠村开展实地调研,并根据当地情况提出脱贫致富之策。从此,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打破思想藩篱,自立自强。昔日的穷山村已成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践行“三到”工作理念,厦门正将宝贵财富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在重点领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入一线组团帮扶,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厦门全市有147个村、52.1万乡村人口,农业农村发展存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且不均衡,农村居民收入、农村人居环境等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等问题。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组团帮扶,成为厦门践行“四下基层”、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载体。 “我们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市直单位挂钩帮扶工作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帮扶模式不精准等问题。”厦门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我们将挂钩帮扶‘1对1’改为‘1+1’,即1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1家国有企业联系1个村,分工协作开展帮扶工作。” 驻村干部也相应地调整为多对多的驻村工作队,即2名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1名区直单位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连片驻点3至4个村,解决干部单打独斗、协调资源有限等问题。 目前,厦门有102个集体经济收入低于50万元的相对薄弱村和2个乡村振兴重点村被纳入帮扶对象,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厦门调配104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104家国有企业“1+1”精准帮扶104个村,并划分为32个片区,一片区一团队组团帮扶。 机制创新后,如何让乡村振兴尽快见成效? 厦门第22片区驻村工作队,驻点同安区莲花镇窑市村、云洋村、云埔村。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工作队成员徐斌、汪丽丽、张丹枫3名成员扎在一线、住在村里,调研产业方向、挖掘文旅亮点。 “我们不能拍脑袋替村里把事情包办了。”工作队队长徐斌说,“关键是要帮助村‘两委’把思路理清楚、把措施落到位。” 云洋村制作手工面线有200多年历史,面线细如发丝、口感绵软,是厦门颇有名气的“一村一品”。但驻村工作队调研发现,云洋面线以7家小作坊为主,产品规格不一,销路不稳定。为此,工作队联络厦门理工学院的师生团队,打造“云洋手工面线”品牌。工作队还建立村办企业,积极对接厦门国企集中采购。如今,云洋村已腾出600多平方米的旧粮仓,规划建设“产、学、研、销”一体化面线产业基地。 32支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一批批深入基层调研后提出的举措有了成效。2022年,全市87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占比59%。到目前,厦门共对接和实施组团帮扶项目160多个。今年,全市147个村中预计八成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50万元。 “本来以为是一种‘形式’,但挂钩单位、驻村工作队的真帮实扶改变了我对帮扶工作的看法,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发展新思路、新方法。”不少村党支部书记在提起组团帮扶工作时表示。 千名干部任服务专员,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进入第四季度,厦门市各重大片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位于翔安区的体育会展新城片区内的厦门国际博览中心,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慧化复合型会展综合体。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约2000名工人奋战在工程施工一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13日,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二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较原计划提前一周。未来,这里可满足万人规模会议要求。 重大片区是厦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在推进重大片区工作中,厦门干部职工主动深入一线服务,确保在建重大重点项目马不停蹄向前推进。 不仅是重大项目建设,“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还带动厦门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去年7月,厦门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益企服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领导带头挂钩347家企业,全市71个部门的近千名处级干部担任服务专员“一对一”“点对点”挂钩帮扶976家企业,累计服务企业超5800家次;各区结合实际选派科级干部挂钩上千家区属重点企业,形成市、区、部门协调联动的服务挂钩帮扶机制。 近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印发“益企服务”2023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结合主题教育,以调查研究为抓手,创新“首席服务专员+企业服务专员”挂钩服务队伍,进一步提升为企业服务能力。“一家企业对应一名专员、一个责任部门、一套服务台账,对企业服务情况进展,企业反映的问题、意见及建议等实施闭环管理。”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湖里区传统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渐减弱,迫切需要进行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 “我们把扎实做好调查研究作为开辟新路的‘探测仪’和‘开山斧’。”湖里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区领导带领发改、工信等部门和街道,先后50余次深入一线,走进厂房、企业,摸清湖里老工业区92宗用地情况,共收集各界人士6个方面14条建议。 找准问题,创新模式。如今,湖里按照“企业自主再开发”“协议收储再开发”和“地块连片再开发”等三类不同模式,组织再开发先行试点探索,用调研成果指导实践。 “我们提出的方案,预计可释放近86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空间、173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空间,目前已有飞利浦照明电子亚太物流等项目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预计可产生投资约15亿元,年产值近20亿元。”湖里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推动经济进一步企稳回升,9月28日,厦门市出台《关于进一步稳增长转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政策实施效果和经营主体关切,创新出台提升企业竞争力29条措施,预计可释放政策红利超18.6亿元。 “实体经济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动力源泉,去年以来,厦门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和‘益企服务’专项行动,保持实体经济企业动力和活力。”厦门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叶新说,本次出台新一轮全市综合性稳经济政策,就是要抢抓近期国家、省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的窗口期,进一步增强政策合力,全力提振市场信心。 瞄准重点领域,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厦门正引领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一线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见实效。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