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全国首次跨省跨级联动盘活教育国有资产

2023-11-26 08:50:08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集美大学获批接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2”科考船

全国首次跨省跨级联动盘活教育国有资产

东南网11月26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通讯员 黄起青 王键) 被“淘汰”的国有资产是否“一封了之”?我省多部门联动,利用公物仓让高校的资产“动”起来了。近日,省教育厅正式批复同意集美大学接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2”科考船。据悉,这是全国首次跨省跨级联动实现教育国有资产跨区域利用。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实验2”科考船是1100吨级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船,1981年购置,原值近千万元。在被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实验6”科考船取代后,“实验2”科考船从去年至今没有安排海上科考航次任务,但该船系泊设备、锚泊设备、导航设备、动力设备及船体结构完好,一直停泊在广东省东莞市等待退役。

得知该情况后,福建省教育装备与基建中心立即对接省财政厅资产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跨级别、跨省份进行多次沟通协调。最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决定将“实验2”科考船无偿划转给集美大学。

“能接收到这艘英雄船实属难得。该船执行过数百次科考任务,可建成‘科考精神’实践教育以及航海科普研学基地,还可以开展海上应急装备研发与测试、船舶智能化系统集成与测试、船舶信息感知与集成采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为建设海工特色一流高校提供有力支撑。”集美大学航海学院院长杨神化告诉记者,接收到“实验2”科考船后,集美大学将通过建设改造,不断丰富航海技能培训项目,补充特殊培训项目短板,提高海上运输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水平。

“实验2”科考船成功“落户”集美大学,有赖于福建公物仓系统发挥的调剂作用。2021年10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探索开展公物仓试点工作。当年6月,省委党校搬迁至新校区,拟腾退家具设备类固定资产约2.9万台(件),其中会议室家具、空调及部分电脑设备等资产再利用价值较高。鉴于省委党校腾退家具设备类固定资产原为教学、住宿、办公等使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决定优先在省属学校进行无偿调配。截至今年4月,公物仓共调剂1万多件原值约1800万元的设备给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教育学院等13所省属学校,极大节省了学校办公设备采购成本。

“公物仓试点工作分配的原则主要有两项,一是整件(套)资产调剂优先原则,鼓励学校以整件(套)为单位申请资产调剂;二是困难学校优先原则,在资产调剂过程中,优先照顾经费困难的学校。”省教育装备与基建中心主任何光辉介绍说,“我们还将继续多部门合作,探索跨层级、上下联动的‘资产+资源’利用新路子,推动形成‘公物仓+’功能应用拓展路径,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国有资产‘调剂仓’‘节俭仓’。”

记者手记

期待更多“沉睡”的资产“活”起来

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针对高校资产体量大、管理要求高等特点,如何有效盘活并高效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现良性循环,成为资产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检验着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承诺的成色。

首先,公物仓需要统一管理和调配,但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管理难度较大。同时,不同部门之间的资产使用情况不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和制度,确保资产使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其次,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和定价资产,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和程序并加强监督和管理。再者,公物仓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加强信息化管理等,需要投入人力、财力。

国资活起来方能物尽其用。我省积极创新,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利用公物仓盘活国有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降低了维护和管理成本,促进了部门协作,还有助于增强公众对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的了解和信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这种积极推动政府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做法,值得褒扬。盘活国有资产只有在制度保障下才能长期、高效进行,期待我省推陈出新,使出更多好法子唤醒“沉睡”资产,最大程度发挥出资产效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