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真德秀祈雨文:五十八篇记闽情

2023-12-05 15:52:03 作者:曹磊 吴凡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中国自古以来灾害频仍,水旱灾害尤为严重,历朝历代无不受其所扰,但受技术限制,人们往往无力与之相抗,只能寄希望于神灵,祈求降雨。有关祈雨的文学创作由来已久。相较于前,宋代祈雨文学创作活动和成果都很显著。

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宋朝共发生旱灾183次,导致祈雨活动频仍,由此衍生出大量的祈雨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对研究包括祝祷文在内的宋文及整个宋代文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南宋时期,福建的经济、政治乃至文化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福州以及福建北部的大镇成为当时的五大都市中心之一。张守曾道:“惟昔瓯粤险远之地,为今东南全盛之邦。”陈必复曰:“而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称七闽。”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官员、儒者或出身福建,或至福建任职讲学,为应对旱情,他们在当地写下了数量不菲的祈雨文,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南宋时期的祈雨文创作风貌。

真德秀字希元,号西山,浦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曾两知泉州,一知福州,官至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任职福建期间深受当地百姓爱戴。长时间驻留福建使他在此经历过各种祈雨情况,对本地民生民俗更为了解,而他身兼词臣与继承朱熹思想的理学家双重身份,同时具备深厚的文学、理学涵养,这使得其福建祈雨文在创作方法、情感表达等方面极具特色,也更具文学价值。

真德秀一生创作了大量祈雨文,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其《西山文集》中收录了主要用以祈雨的文章124篇,包括祝文69篇,青词、醮词26篇,疏27篇,表2篇。其中86篇可确定具体写作地:作于江东者7篇,包括祝文2篇,青词5篇;作于潭州者21篇,包括祝文6篇,青词7篇,疏8篇;作于福建者58篇,几乎占总数的一半,包括祝文42篇,祈雨青词、醮词8篇,疏6篇,表2篇。相较其他地区的祈雨文,真德秀的福建祈雨文更具有研究价值。

在真德秀58年的生命中,有41年居于福建,与任职时间较短的江东、潭州等地相比,真德秀在福建所历旱灾更多且旱情严重程度不一;相比在江东、潭州等地主要因旱祈雨,真德秀在福建经历的祈雨情况更为多样,除遇到旱情紧急祈雨外,亦有临近重要节气如小满、芒种等的例行祈雨。与此相应,其所作福建祈雨文自然数量更多、种类更丰富,文中表现的感情色彩、使用的祈雨策略、运用的创作手段亦因面对的祈雨情况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而他作于潭州、江东等地的祈雨文显然不具有这些特征。

在真德秀的诸多祈雨文中,以泉州祈雨文最多,共计48篇,涉及泉州府、晋江、南安、同安、常逮里、德化、惠安、永春、安溪等地,此外还有2篇莆田仙游祈雨文、3篇南平浦城祈雨文、2篇南平建阳祈雨文、1篇福州祈雨文及2篇作于福建但具体位置不详的祈雨文。祈雨场所以泉州、浦城、仙游等地的寺庙、神祠及当地名山、湖潭为主,其中8次祈雨于晋江北山,6次祈雨于清源山清源洞。

福建拥有十分丰富的宗教信仰文化,除一般释道及山神、龙神信仰外,更有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信仰文化。祈雨对象十分广泛,致祈神祇涵盖多个宗教系统,属于传统儒教神祇的如天、上帝、社神、稷神、风师、雨师、农神、诸山神等,祈于山神者最多,为13篇;属于道教神祇的如三清、紫薇太乙、北斗七元星君等;属于佛教神祇的如泉州晋江开元寺诸佛等;属于地域性民间神祇的如张王、妈祖、清水祖师、蔡真人、石鼓神、白马仙、鳌峰灵泽夫人等;另外,还有不少神祇身处不止一个宗教系统之内,如城隍同属道教及民间神祇系统,而作为民间信仰重要组成部分的龙神信仰的形成便与释道二教中行云布雨的龙神形象密切相关,有9篇祈于龙神,数量仅次于山神。

真德秀生于斯,长于斯,治于斯,相比其他地区,他对福建及当地人民的感情更为深厚,对福建各地山川湖泽分布、民生民俗及宗教信仰等情况更加熟悉。因此,他笔下的福建祈雨文不仅在创作上极大地受到当地祈雨习俗及信仰特色影响,而且所反映的当地风俗习惯、祈雨观念、民间信仰等与作于他地的祈雨文相较也更加全面、翔实、可信,文章随之具备不同于潭州、江东等祈雨文的丰富内蕴,这正是真德秀福建祈雨文相比其他祈雨文独具特色的地方。(曹磊 吴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