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时政 > 正文

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2024-01-27 08:48: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东南网1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 黄鑫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新建示范性长者食堂300个,新增普惠性托位1.28万个,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增长3.8%,改造老旧小区38.2万户,新增医疗机构床位9100张,新建1140个体育公园等健身场地设施……一个个数字,彰显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获得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民生工作面临着再上层楼、更进一步的压力和挑战,增进民生福祉的边际难度也在加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充分彰显福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关乎家国。如何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围绕办好民生实事,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虽然去年11月底我省就超额完成全省千人口托位3.5个的年度目标,但因现有可利用空间资源有限等因素,各地市完成情况不够均衡。”为扩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省政协委员、民盟福州市委会副主委、福州鼓楼区政协副主席兰志红建议,进一步丰富“托”元素,全力构建符合城区发展需要的普惠托育体系。

兰志红说:“推广‘托幼一体化’模式,通过在幼儿园增设托育班等方式,将托育服务纳入普惠性幼教体系。同时,将每年拟新增的普惠托育项目列入县区以上政府为民办实事清单,增加一定比例的财政预算,重点推进托幼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多措并举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省政协委员、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黄秀敏建议,要加强无陪护病房工作的宣传,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同时出台相应法规确定医患双方的权利与责任边界。黄秀敏说:“通过多方努力促使这项惠民工作更好落地,进一步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满足群众多样性住院陪护需求。”

去年,我省卫生健康支出超600亿元,累计开展医疗领域新技术、新项目、新服务276项,健康福建建设蹄疾步稳,但仍存在农村居民健康体检质量不高的问题。

“农村居民健康体检是我国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但由于乡镇医卫软硬件建设滞后和现有体检筛查项目范围较窄,降低了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省政协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黄鸣清建议,加强县域内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引导优质医卫资源下沉农村,提升乡村卫生机构单体服务能力与辐射半径。同时,增加对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筛查,推动健康体检提质扩面,筑牢乡村疾病预防控制防线。

教育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作为我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在增加教育机会、满足多元需求、激发教育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省政协委员、惠安亮亮中学党支部书记王新平看来,缺乏一支数量充足、结构稳定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是目前制约我省民办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他建议:“应当推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通过建立联盟、集团化发展等方式,携手创建健康的教育生态,促进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依法加快建立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让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夯实民办学校高质量发展根基。”

改善民生,贵在持之以恒。去年,我省连续22年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省新建各类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1140个,健身步道突破1万公里,持续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如何进一步以“小切口”实现改善“大民生”,省政协委员林菁建议,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建设各类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既要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户外露营地等基础设施,也应布局满足更高需求的自驾营地、船艇码头、户外山地和航空飞行营地等设施。同时,鼓励部分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升全年龄段人群的健身体验。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委员们纷纷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新的一年,他们将一如既往聚焦百姓关切,持续为增进民生福祉履职建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