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助力民企转型升级
2024-02-07 09:31: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2月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6日,福建省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场在福州召开。 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就如何持续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引领带动我省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十四五”以来,我省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大力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和承担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任务,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我省民营经济呈现“七七七八九”的贡献格局,即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70.6%的税收、约70%的GDP、7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4.7%的经营主体数。 深化创新引领 民营企业成为我省创新主体。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文洋介绍,我省民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中,民营企业投入占比从2017年的22.1%提升到2022年的56.6%,总投入达到480.1亿元,全省3100多家科技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民营企业牵头设立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7家,占比达85.9%。 同时,一批关键技术在民营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实现了重大突破,如第三代CTP麒麟电池、凝聚态电池等相继发布,汽车玻璃关键成型工艺、玻璃天线、高压储氢等相关技术全国领先。 民营经济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科技创新。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持续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民营企业创新引领? 张文洋表示,我省将加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储备和补短板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布局新增一批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同时,加快未来产业布局与谋划,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分类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发展,针对性提供人才、设备、原材料等专项服务,统筹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技术储备深度。 “我们将聚集民企创新的堵点痛点,加强精准施策,强化创新政策、科创主体、关键技术、创新平台等方面支撑,进一步释放科技改革内生动力,激励民企催生新质生产力。”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舒表示。 如,围绕民企创新需求,加快推出一揽子配套实施方案和奖补细则;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计划,构建企业孵化服务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强技术攻关、生产验证、标准制定等创新链协同合作,完善自身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民企自主创新能力。又如,聚焦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目标,组织实施工业科技创新行动,开展“揭榜挂帅”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关,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为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保障;围绕在集成电路、纺织鞋服等领域打造若干个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优化绿色发展环境 为推进民营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我省以生产绿色化、生态产业化、能源清洁化、生活低碳化为切入点,统筹推动民营企业全面绿色转型。24个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3个园区列入国家第二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近三年共17个民营企业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3亿元以上。 在优化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环境方面,张文洋介绍,我省将强化企业引领绿色发展主体地位,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申报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围绕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开展项目示范和技术推广,助力民营企业绿色转型。 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如何更加有力有效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隆进介绍,在政策取向上,我省更加注重政策的协同性,推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民营企业;更加注重政策的精准性,综合运用结构性减税降费、财政贴息、财政奖补等财政政策工具精准高效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比如,对中小微企业,采取普惠性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企稳发展,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政策涵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以及城镇土地使用税等。2023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683亿元。又如,对创新型企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持续实施技改项目融资支持专项政策,在原有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先进制造业发展等项目基础上,增加对优质中小企业的支持,并将融资规模从100亿元扩大到300亿元。 营造一方让民营企业热衷投资兴业的沃土,离不开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要素的保障。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小辉介绍,我省围绕保障企业用地需求、降低用地成本、审批提速增效、优化登记服务等方面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推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比如,科学对接企业用地需求,建立了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在全国率先实行“阳光规划”,实现规划公开查询、智能选址以及规划公众监督等功能。又如,不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和“并联审批”,合并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福州、厦门审批平均用时分别压缩14%、17%。 去年底,省发改委牵头出台了《鼓励企业入园进区的若干措施》,具体提出了17条措施,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推动产业聚合整合和企业转型升级。张文洋介绍,今年,将落实好入园企业的支持政策,持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200多项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项目计划年度投资额820多亿元,同时,结合新一轮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有效降低民营企业建设成本。 加快数字化转型 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如何引导帮助民营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去年,我省印发了《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进5G、工业互联网等建设,优化云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布局,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筑牢基础;持续落实《加快建设重点平台做大做强平台经济的工作方案》,更多模式创新、成长性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纳入重点平台予以支持,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朱法水介绍,在新的形势下,我省通过政策引领、数字诊断、典型引路、平台赋能、示范推广、转型服务等一系列举措,促进龙头企业主动转型,省级财政拿出“真金白银”,增强企业“智改数转”的决心和信心。比如,支持发展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引育产业数字化领军团队,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等。又如,通过试点创新,分行业、分领域、分规模探索“链式”转型模式。去年,福州、厦门获评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有效推动纺织、电子、医药等细分行业1100多家中小企业实现“集群式”转型。 福建民营企业因“智”而动,乘势而上。全省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打造了宁德时代、京东方、九牧卫浴等一批世界灯塔工厂、全球绿色黑灯工厂。2023年,我省培育遴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企业35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10家、“未来独角兽”企业87家、“瞪羚”企业253家。 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领域,张文洋介绍,我省将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培育引进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与根植性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支持建设一批公共型和行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升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管理平台服务能力等,推动集聚区主导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为做强做优做大民营经济和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