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13省区市党报联动报道各地文化遗产保护

2024-03-07 09:49:42 作者: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其中包括“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主动精神、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历史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全国两会期间,福建日报和甘肃日报、河北日报、辽宁日报、河南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日报、四川日报、贵州日报、云南日报、陕西日报、宁夏日报、新疆日报共同推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联动报道,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各地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生动实践、创新举措和显著成就。

甘肃 

文化遗产璀璨绽放时代新韵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image.png

嘉峪关 (资料图片)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截至目前,甘肃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国有收藏单位藏品51.2万件(套),世界文化遗产地7处;6处遗址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四五”专项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守正创新,保护第一,活化利用,传承发展,以多元举措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璀璨绽放时代新韵,以生动实践精彩讲述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甘肃故事”。

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明珠。敦煌研究院几代人不忘初心、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全力以赴加强文物保护,努力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持续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庆阳南佐遗址、天祝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工作和丰硕的考古成果,彰显了甘肃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更为“考古中国”增添了不可或缺的“甘肃力量”。

除有形文化遗产外,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多姿多彩:截至目前,甘肃共有花儿、皮影和格萨(斯)尔3项非遗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83项非遗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近年来,甘肃想方设法挖潜力、增活力,传承发展好非遗,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融入生活,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川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巴蜀文化绽放光彩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image.png

三星堆博物馆(资料图片)

近年来,四川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持续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多项举措,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国家文物局调查统计,川渝地区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850处,点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量的二分之一。然而,风化、微生物、水侵蚀、彩绘脱落褪色等自然破坏带来的文物病害机理研究亦十分复杂。

2022年6月,重庆市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签署《共同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及科技创新基地。双方共同编制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携手打造中国南方石窟寺保护利用高地。

伴随着三星堆遗址考古“再醒惊天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全国50余家单位共同开展考古发掘与多学科联合攻关。在考古发掘工作中,还构建了集“决策管理、预防性保护、应急保护、安全防护”于一体的现场保护体系,采用装配式多功能考古工作舱,实现了考古理念创新与保护技术突破,在全行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过去几年来,四川同样着力颇多。2023年10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河北 

以用促保,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image.png

河北杂技演员表演《龙跃神州——中幡》。 郭昭 摄

甲辰龙年春节假期,河北文旅市场“热辣滚烫”。这是河北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活化利用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河北推动文化遗产融入城乡建设、文旅发展、文化教育,以用促保,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例如,正定实施了城门保护恢复、古寺群落修缮、阳和楼复建、“荣国府”周边环境整治等工程,“北方雄镇”历史风貌得以有效恢复,“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在保定,古城保护更新项目以修旧如旧、避免同质化为理念,在古建修复、设施改造、恢复文化业态等方面“绣花”“织补”,用修文物的标准修古建筑,打造了有思念、有味道、有故事的“直隶第一街”。

诸如此类,河北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采用微改造方式,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的基础上,坚持最小干预,将文化遗产融入城乡建设,实现老城提升改造同保护文化遗产统一起来,让一大批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此外,近年来,河北积极推动各地相关部门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比如,以开展国家中小博物馆试点为契机,持续培育“十佳博物馆”,打造“流动博物馆”,将流动展览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文博资源从“藏”到“用”,走进百姓生活。

贵州 

保护文化遗产推动传承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image.png

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海龙屯遗址 胡志刚 摄

2月28日,以“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为主题的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开展20余天,吸引超15万人次观展。3000多件文物系统展示了贵州30万年历史文化的通史,让参观者饱览贵州的魅力。

截至目前,贵州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市(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00余项。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在黔中大地徐徐展开。

2023年,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

在深化考古与文明历史研究方面,2023年,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贵州考古第八次获得该荣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海龙屯遗址第一阶段考古顺利收官,15212件出土文物移交对口单位,围绕遗址出版的图书《海龙屯(全四册)》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贵州省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被评为“2022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辽宁 

让历史文脉呈现时代新价值

□辽宁日报记者 王笑梅

image.png

九门口长城 杨靖岫 摄

元宵佳节,辽宁省阜新市博物馆《祥龙呈瑞——2024甲辰年龙文化特展》迎来一拨拨前来打卡的观众。特展以阜新距今8000年的查海遗址“中华第一龙”为起点,用文物讲述“龙文化”的历史演变,让游客感受“龙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近年来,辽宁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全省上下形成守护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

如今的辽宁,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备案博物馆总数达131家。辽宁省博物馆“又见大唐”“唐宋八大家”“和合中国”等现象级展览吸引海内外观众近百万人次。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博物馆联盟成立,7市1区39家博物馆联合办展,联合进行文化挖掘、文创研发,进一步整合了区域文化资源。

展示时代新价值,文化遗产赋能文旅融合开辟新赛道。深耕红色资源,辽宁“六地”红色旅游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加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建设,全省共认定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37名,17家非遗工坊覆盖沈阳、大连等12个地区,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三大项目门类。2023年,辽宁共备案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2.7万余种,仅沈阳故宫博物院就实现销售收入4532万元。

云南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云南日报记者 侯婷婷 陈飞

image.png

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 陈飞 摄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该项目申遗成功,展示出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取得的成就,也让云南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创新举措广受各界好评。

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之外,云南还在积极推进滇缅公路申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此外,“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同时,云南持续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保护管理,持之以恒抓好文物安全工作,推动重点博物馆建设等等。

2023年,云南省文博宣传教育活动有新亮点:组织开展了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主题的256个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开启以“知识奇遇季,暑期研学游”为主题的2023年清凉一夏研学游直播活动,在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文化和旅游馆序馆设置博物馆文创专区,搭建“永不闭馆的展厅”,云南省博物馆《听,历史在说话》获2023年度“全国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优秀项目十佳”称号。

福建 

“活态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

□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image.png

2024年2月13日,正逢春节长假,世遗泉州人气不断攀升。图为游客体验戴簪花习俗。林升 摄

今年以来,“世遗之城”泉州频频“火出圈”——

春节前夕,泉州推出2024古城龙年生肖系列IP,“十龙九子”艺术装置一经推出即成“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