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东南网10月25日讯(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方炜杭 何祖谋/文 新媒体中心 刘文西) 2014年11月1日傍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州市军门社区时走到居民中间与大家握手,向大家问好。福建日报记者 张永定 摄 这是一副有故事的对联——“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对联中的“军门”指的是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站在对联前,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感慨万千,往事历历在目。 1991年初,习近平第一次到军门社区调研,军门居委会党支部刚刚成立,办公条件很简陋,还是低矮的平房,墙壁上都褙着报纸。在社区党支部带领下,军门社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1995年4月,习近平第二次来调研时,看到这一情况很高兴,这副对联脱口而出。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来到军门社区调研,听取网格化管理和社区党建工作介绍,肯定他们的工作有创新、有特色。 20多年来,这副对联一直贴在军门社区,激励着每一个人。在社区党组织带领下,党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拧成一股绳,为社区建设献策出力。军门社区探索出的“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已在福州全市所有社区推广。 “135”——强化社区党组织一个核心,建设社区工作者、党员和志愿者3支队伍,健全共同参与组织机制、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基本建设保障机制、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和党建责任落实机制五项工作机制。 “135”准确地找到了社区工作的三个关键——谁来领导、如何组织、怎么服务。军门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得到强化,把党的活动覆盖到居民小区的每个角落,让党的声音通往社区每根“毛细血管”。除了“135”,党建工作创新,福建还有很多。这些创新,更好地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更好地把广大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同样地,真心实意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 谷文昌,东山县原县委书记。他虽已离去,却永被铭记。他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在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和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习近平把谷文昌誉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县委书记的典范。 谷文昌同志在天安门广场留影 几十年来,东山父老乡亲“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老年谷文昌 福建省委、省政府历届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省委多次就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作出决定。 2015年,谷文昌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福建再次掀起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的热潮。省委明确要求“突出以谷文昌为标杆,学习研讨如何传承和弘扬谷文昌精神”。通过深入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加快发展的政治热情和工作干劲,在全省干部队伍中形成扎实干事的风气。 2016年6月22日上午,谷文昌雕塑在被誉为党员干部“红色摇篮”的中央党校落成。这是继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焦裕禄之后,中央党校落成的又一尊“红色雕塑”。 福建省把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与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开展比落地、比促销、比服务,看实效的“三比一看”活动结合起来,激励各级领导干部,为推动新福建建设增添新活力。 追寻先辈的足迹,一个又一个共产党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书写自己的答卷。 廖俊波,是八闽大地涌现出来的又一个时代标杆。 2011年7月16日,廖俊波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政和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 李隆智 摄 廖俊波,生前是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今年3月18日,他不幸因公殉职。 2014年4月18日,廖俊波(右一)在铁山东涧村调研,与村民座谈,给老人递上茶水。 徐庭盛 摄 告别日,送别的人群将数十里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吊唁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许多人泪如雨下。 2017年4月25日,省委召开市、县委书记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老百姓的泪水和怀念,是对一位好干部的最好祭奠。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宣部追授廖俊波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从八闽大地到雪域高原,从白山黑水到彩云之南,廖俊波先进事迹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为传颂,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从福建走进北京。 2017年6月21日上午,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6月27日到30日,报告团先后在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党校、中央直属机关和北京大学开展巡回报告。 2017年6月27日上午,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央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 报告会上,廖俊波的妻子林莉,南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罗志坚,政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满生等人,分别以《一诺无悔》《牢记使命不负党恩》《向梦想前进》等为题做了报告。 廖俊波妻子林莉在报告会上 不管在福建,还是在北京,每一场报告会都座无虚席。报告团成员深情讲述,感人至深,听众为之动容,难禁热泪。 观众李洪博: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廉洁奉公、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这种高尚品德。 在京城,很多人通过微信、微博自发怀念廖俊波,谈感受。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河北威县县委书记安庆杰说,廖俊波同志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具体实践者,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思与学习。 廖俊波当政期间在政和县城区修建的桥梁。王国庆 韦毅 图 政声人去后,丰碑矗人间。福建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积极向谷文昌、廖俊波同志学习,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凝聚心力量,踏上新征程。福建全体党员干部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为实现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深入武平县调研林改工作,与当地林农亲切交谈。(资料图片) 东南网10月25日讯(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潘园园/文 新媒体中心 刘文西)“如果经济增长了,人们手中的钱多了,但呼吸的空气是不新鲜的、喝的水是不干净的,健康状况不断下降,那样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人民群众所希望的。” 2002年7月,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在全省环保大会上说的这句话,至今振聋发聩。 这一年,习近平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建设生态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世的宏大工程,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 福建处处山青水绿。许德灵摄 时间是衡量决策最好的尺子。15年过去了,如今的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5.95%,持续38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中国最绿省份;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达96.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所有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6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27微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 好山好水好空气,清新福建任呼吸。蓝天碧海,生态福建,绿色发展,令人艳羡。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从首次提出生态省建设构想,到2016年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从武平林权改革到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生态文明建设路上,总书记的深深牵挂,转化为八闽大地加快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 武平山村美如画。钟炎生摄
林改:绿了山包,鼓了腰包 福建是我国重要林业大省,然而长期以来,广大林农却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破天荒的集体林权改革,从闽西小县武平率先开始。 2002年6月21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到武平实地调研,充分肯定了该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作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重要指示。福建由此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全国林改的标杆。 2006年,福建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并得到中央认可;2008年,全国集体林权改革全面启动。 武平县捷文村村民李桂林展示领到的林权证。林善传 摄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感谢总书记!林改让我们绿了山包,鼓了腰包。”拿到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的武平万安镇捷文村村民李桂林逢人就说。 福建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村民李桂林展示他林下养殖的本地土鸡。 林善传 摄 如今,他没事就到自家种着花卉、药材的林子里转转,因为这林子就是他的“小银行”。“不用砍树一年就能增收好几万元”。 林改之后,林农把山当作田来耕、把树当作儿来养。 武平县林农在种植基地观察铁皮石斛的长势。林善传 摄 15年间,福建活立木蓄积量净增1.7亿立方米。 以林农为主体的福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0164元提高到2016年的14999元,年均增长10.9%,增幅高于同期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1.3个百分点。 “长汀经验”:“火焰山”变“花果山” 1999年1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到长汀河田考察水土保持工作。“长汀经验”,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长汀曾是全国最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 1999年11月,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专程到长汀考察水土保持工作,提出把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确定每年扶持1000万元资金。2000年5月,习近平身体力行,在河田世纪生态园内捐种了一棵纪念树。 2001年10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到长汀县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河田世纪生态园为他捐种的香樟树培土浇水。 2001年10月13日,时任省长的习近平再次来到长汀考察后提出再干八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2011年12月10日和2012年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又先后两次对长汀治理水土流失经验作出重要批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往治理的基础上,长汀进一步践行、提升“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长汀经验”,以“进则全胜”为不竭动力,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 远眺长汀河田镇 五年来,国家在长汀投入10.26亿元,组织实施生态建设项目113个。长汀,创新机制体制,吸引1.5亿元民间资本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水土流失面积从2012年底的45.12万亩下降到2015年的39.6万亩,水土流失率降为8.52%。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长汀,已然成为中国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旗帜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近日,长汀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以及首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石壁下水土流失治理前后对比图。 如今,穿行在长汀县河田、策武、三洲等地,处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草木馥郁,绿意盎然。昔日“火焰山”,正变成“花果山”。 “我要生命不止种果不停,报答习总书记的关心关怀。”策武镇策田村63岁的“种果大王”赖木生说。他在水土流失区承包700亩荒山种果,不仅绿了山头,还鼓了腰包,干劲越来越足。 图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区——河田万亩板栗林全景 黄启元 摄 2016年,长汀河田、策武、濯田等7个水土流失重点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基本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的12766元,水土流失核心区河田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5611元增加到2016年的11655元,年均增长15.74%。 释放生态红利,百姓享绿色福利 2016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福建又一次成为改革“试验田”。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希望福建的同志抓住机遇,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福建上下以“机制活”为牵引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生态红利。 从率先全国扛起环保“党政同责”大旗,九市一区党政“一把手”立下“军令状”,到出台生态环保“责任清单”,明确52个部门130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从率先建立环保一季一督查通报制度,到各地借力中央环保督察,真抓实干促整改…… 我省深化环境保护责任机制改革,积极探索环保监管由“督企”向“督政”转变。 碧波荡漾的厦门筼筜湖 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从碳市场成交金额破亿元,到排污权交易额超过6亿元;从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到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 我省改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深化环保市场化改革,运用市场这股“活水”,换来越来越多蓝天碧水。 厦门,白鹭栖息在西堤岸边 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到今年7月,福建已取得了28项改革成果,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体系、完善国土开发保护制度、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福建将沿着十九大精神指引的方向继续当好生态“优等生”,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通过改革创新,将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清新福建,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
1999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深入福安市康厝乡东山畲村调研。 东南网10月24日讯(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李珂/文 新媒体中心 傅妤)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推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为八闽大地的文化传承和复兴注入时代活力。 本期的福建故事让我们一起关注闽文化。 1988年主政宁德后,习近平提出,用文化建设的方式,传播“闽东之光”,改变贫穷现状,增强闽东人的自信心和外界对闽东的信心。在他的关心和推动下,闽东风土人情电视音乐片《山海的交响》问世,走上荧屏,成为新“闽东名片”,极大激发出闽东人昂扬向上的斗志,促进了闽东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不仅“山海”是“闽东之光”,畲族文化等也是闽东文化的闪光点,习近平高度重视这方面的文化建设。 1989年1月和6月,习近平明确要求,抓紧修建畲族博物馆,办好畲族研究会和畲族歌舞团,以丰富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宝库。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1990年10月,首届福建省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在宁德成功举办。 闽剧,是闽都特色文化之一。主政福州期间,习近平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振兴闽剧、繁荣文艺文化。 上世纪90年代初,福州戏剧戏曲惊艳全国。闽剧《天鹅宴》《丹青魂》先后荣获“文华新剧目大奖”、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大奖”等多个国家大奖;闽剧演员陈乃春摘取了福州市第一个“梅花奖”。更令人称道的是,在习近平的倾力支持下,1993年5月23日,第三届中国戏剧节首次走出北京,在福州举办。
2000年1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与福建人民艺术剧院《沧海争流》剧组人员交流。(资料图片) 担任省委和省政府领导之后,在繁忙的工作中,习近平对文化事业的发展依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 2000年11月3日,时任省长习近平专程前往省闽剧团、芳华越剧团、省人民艺术剧院、省歌舞剧院等单位调研,与文艺界人士共商繁荣文化大计。 这是一次调研,同时也是一次现场办公会。时任芳华越剧团团长林防回忆:“当时,剧场条件简陋,排练不易。”听完情况汇报,习近平当场决定“包个大红包”,拨款350万元,用于修建新剧场。得知进出剧院大门须从南北两头跨过白马河,过小桥穿窄巷,十分不便,习近平又要求福州市在白马河上修一座桥直通剧团。 2002年10月26日,福建省芳华剧院落成暨桂芳桥开通仪式举行。新剧院可容纳800人、设备齐全、功能完善。 丝海梦寻 近年来,由福建省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舞剧《丝海梦寻》,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厅,在海丝沿线国家,一路收获掌声。 《丝海梦寻》脱胎于20多年前的传统舞剧《丝海箫音》。后者于1992年创作完成后,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成为舞剧的经典之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关心并观看这部舞剧。 2014年5月,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召开。对峰会上表演的文艺节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能少了海丝元素,建议筹备组进行补充。他还特地提到,23年前曾在福州看过《丝海箫音》。 2014年5月20日,省歌舞剧院以《丝海箫音》为母版新编的《丝路梦寻·海》,作为上海亚信峰会的开场歌舞,登上国际舞台。 峰会闭幕后,按省里要求,省歌舞剧院在《丝海箫音》基础上,重新创排了大型舞剧《丝海梦寻》。2014年8月,《丝海梦寻》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随即,承载着文化交流使命开启了海丝寻梦之旅,至今,已在世界各地访问演出50余场。 扬帆未来 9月4日晚,坐落在东海之滨的闽南大戏院里,有着“中国音乐活化石”的南音,百转千回,丝丝入扣地与西方的交响乐对话;身着传统服饰的惠安女,踏着渔歌满载而归;畲族人用轻快的音调,把晚会欢乐的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这场名为《扬帆未来》的文艺晚会,不仅把福建悠久的灿烂文化秀给了世界,而且诠释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赏心悦目,惊艳无比! 2014年9月9日,首届中国·鼓岭中秋国际诗乐会在福州鼓岭举办。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 近年来,深度融入全球化、勇立发展潮头的福建,呈现给世界的,不仅是不断迈向中高端的“福建制造”,还有与时俱进、清丽韵深的福建文化。 首家“中国·福建文化海外驿站”落户马来西亚;“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联展”赴北美、澳洲、欧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面向俄罗斯、南非、印度、巴西等国家策划了一批文物博览、视觉艺术、舞台艺术、文化贸易等交流合作项目;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第五届南洋文化节等活动成功举办…… 以自觉为桅,以自信为帆,大步“走出去”的福建文化,将不断书写新的更精彩的文化传播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了辉煌的古田会议精神和伟大的苏区精神,革命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福建大力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 加快红色文化立法保护,三明市政府颁布了全省首部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政府规章。实施革命旧址维修保护五年行动计划,已启动20项重点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10项展陈提升工程。已实施古田会议旧址群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项目、邓拓故居等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项目。 大力打造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在红色文化网上展示馆、VR/AR实体体验馆,拿起鼠标、戴上头盔,一幕幕革命历史场景立体化精彩展现,让人不禁感叹,原来红色教育可以这么生动和酷炫;着力发展红色旅游,龙岩百里红色旅游文化长廊、红色闽西旅游线、三明中央苏区红色之旅等精品线路广受青睐…… 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向广、向深拓展,福建正努力建设成红色文化保护重镇、红色文化传播高地、红色文化创作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2013年元旦,东南网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庆典活动,报道美国民众迎新年的热烈场面。 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福建将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活力,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出贡献。 |
东南网10月22日讯(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郑璜/文 新媒体中心 傅妤/编辑) 1989年12月2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带领地直机关干部参加义务劳动。 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身体力行践行群众路线,倡导推动“四下基层”。在闽东,他曾披荆斩棘步行两个多小时,深入寿宁县下党乡,现场解决发展难题,为下党乡注入致富源动力。这是让总书记深情难忘的一段经历,更是激励广大干部心系百姓、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榜样力量—— 本期的福建故事让我们一起关注作风建设。 20世纪80年代的宁德市寿宁县城区(资料照片)。 习近平曾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第一次下党之行。 下党,这个素有寿宁的“西伯利亚”之称的偏远山乡,当时有多穷?时任下党乡党委副书记刘明华这样回忆:没有路,通往四处毗邻乡镇,都得翻山越岭步行10多公里,小贩们挑货进山都不敢进液体货物;没有电,晚上只能点蜡烛、火篾;没有校舍,孩子们只能在庙里上学,正所谓“学生与菩萨同堂,念书与念经同声”;一年里难得放一场电影,放完后一堆孩子都跑到电影幕布背后,想捡电影里射出的子弹壳。 习近平同志当年深入寿宁县下党乡调研。(资料照片) 1989年7月19日中午,烈日当空,酷暑难耐。寿宁县下党乡,与鸾峰桥相望的文昌阁边,一群人从荆棘丛生的崎岖山路走下来。他们头戴草帽,汗透衣背,风尘仆仆。走在最前面的,正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他们已经在崎岖山路上跋涉了2个多小时。 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到寿宁县下党乡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 乡党委、政府临时在鸾峰桥边的王氏祠堂里办公,条件极其简陋,大家就围坐在小板凳上开会。吃饭、午休就安排在鸾峰桥上,午饭后,稍作休息,习近平又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当地百姓对地委书记的到来奔走相告,欣喜异常。回程路上,习近平一行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直到晚上8点左右,他们才回到寿宁城关。第二天在寿宁县政府召开的现场办公会,当场拍板决定支持下党乡建设资金72万元,其中40多万元用于建设水电站。 1990年7月拍摄的施工队正在开山建造下党进村公路。张培基摄 参加调研的时任寿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在日记中写道:“这一天,乘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开会座谈访贫2个小时,一路风尘,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 鸾峰桥,成为闽东人民心中的党群连心桥。1989年7月26日、1996年8月7日,习近平又两次来到下党,协调解决当地的建设发展难题,留下了“三进下党”的美谈。 如今,从寿宁城关前往下党乡下党村的,是一条2014年新建的二级公路,村民们称之为“小高速”。走进村口,古朴的鸾峰桥依旧飞架两山峡谷间,清澈的修竹溪水依旧日夜奔流。拿出手机拍下眼前美景准备与朋友分享时,你会惊喜地发现,依旧清新的空气中,已满是公共Wi-Fi信号。 经过保护性修复后的下党村老村新貌。张国俊摄 下党的变化,得从“领头人”说起。这些年,省市先后下派13名优秀党员干部到下党乡挂职蹲点,县乡选派10名驻村党建指导员,推选27名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动员6名乡贤返乡担任村主干。乡里开展的“四下基层、四进家门、三联到户”活动,干部“联络感情到户、联防平安到户、联接政策到户”,与群众一起苦一起干。 下党村茶农在茶山管理茶叶。张国俊摄 2015年,在挂职第一书记曾守福的提议下,下党村决定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推广定制茶园,向全国招募茶园主。茶园主通过APP客户端可随时点击查看茶园种植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状态。这一可视化定制消费扶贫模式,第一年就推动茶农收入翻番。山茶油、脐橙、笋干、地瓜扣……更多的特色产品也加入已经注册商标的“下乡的味道”产品队伍中来。 回乡创业青年王卫武在自家新开的茶馆门前眺望。张国俊摄 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党性教育教学基地……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下党村顺势建起旅游一条街。依靠“互联网+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去年,下党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村集体收入22.3万元,村里还出资10多万元,为村民购买了医疗保险。下党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8年的186元增至2016年的11305元。 下党村民正在进行改造修缮,准备借助蓬勃发展的下党乡村旅游增加收入。 下党蜕变,是折射干部作风转变的一面镜子。主政宁德后,习近平提出并倡导实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全力推动闽东地区摆脱贫困。“四下基层”制度在福建得到传承、坚持、发扬。2013年7月,省委将其确定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 “四下基层”,正在成为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畅通民意诉求的便捷通道,服务基层群众的有力抓手,干部成长的重要平台。 剑指官僚作风,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提出的“马上就办”,也成为福州市打造效能政府、加强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20多年过去了,当时“一中午拟定一份文”“两天办好办厂手续”的故事至今还在马尾流传;“一栋楼办公”作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前身,亦影响至今。 2013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该减的权力减干净,该放的权力放彻底,这些年,八闽上下劲刮简政放权“风暴”——2013年以来,省级开展了9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共取消515项、下放150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精简50%以上。 2015年12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公布了省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前置审批事项清单。如今,已发展到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前置审批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收费目录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一应俱全。 近期,全省还分两批公布“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1549项。 1月12日,福州市鼓楼区地税局工作人员(左)在一处自助办税区引导企业人员自助办税。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从“四下基层”到“马上就办”,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到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福建始终紧抓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十九大报告,总书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 福建党员干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凝心聚力,迎难而上,久久为功,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
东南网10月21日讯(福建日报 记者 庄严 通讯员 蔡雪玲/文 记者 林熙/摄 新媒体中心 刘文西/编辑)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人民网视频连线福建赤溪村村民。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8月27日,风和日丽,沿着盘山公路,我们驱车来到“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 远远望去,一栋栋白墙黛瓦的新屋掩映在树丛中,绿水绕村而过,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2016年,赤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696元,昔日“贫困村”已经变成“小康村”,也由此产生了“蝴蝶效应”,成了脱贫致富的样板。 “我们是来学习的” 在赤溪村整洁宽敞的街道上,两旁的店铺,人头攒动,有的进货有的清洁卫生,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忙碌着。赤溪村村民吴贻德开农家乐已经7年了,他开心地说道:“现在到赤溪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了,我开的农家乐平时有3到5桌的生意,旅游旺季每天能有20桌的客人。”靠着农家乐,他现在全家都欢乐。 赤溪村长安新街。 正聊着,吴贻德远远地和人打起了招呼:“立基,你来了?到店里来坐坐。”这位立基,姓林,是吴贻德的朋友,是磻溪村的支部书记。 赤溪清新村貌。 我和老杜一起来看看,我们村现在也在发展旅游,过来学习学习。老杜名叫杜家强,是蒋阳村的村支书。 杜家强笑着说:“这几年赤溪变化太大了,我们村就在赤溪村隔壁,看着赤溪人的日子过得这样红火,村里群众致富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我们村两委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不带领群众致富,我这村支书可能都当不上了。” 林立基也跟着说道:“这几年我们按照赤溪发展旅游的模式,开发了车岭旅游景区,2015年获中国最美村镇生态旅游奖。现在我们村准备和赤溪村里联手,一起开发车岭自然村蝙蝠洞,用赤溪的名声来拓展体验式旅游项目。” 乡村旅游文化节节目表演
谈起赤溪为何能华丽转身?两位村支书认为,一是党员的带头作用,二是有致富项目。林立基说:“这几年来,赤溪群众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在闽东精神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走向富裕,这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这就是鞭策。磻溪镇党委对村干的要求是,必须以身作则带领群众致富。如我们村党员林代敏,今年已经65岁了,他依靠过硬的制茶技术,在杜岭自然村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带领80多户群众共同致富。群众看到党员干部真心为他们着想,因此对村两委的各项决定都坚决支持,这几年来,我们村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修建了20多公里的通村公路,5000多亩茶园都有了茶山道,极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通过学习赤溪经验,我们村致富项目定位在茶叶深加工和种植长寿柑上。我们村的党员干部和经济能人,引进现代化设备,在村里办起7个茶叶加工厂,村里3000多亩茶园再也不愁销路了,这几年茶叶价格稳中有升,每公斤茶青均价在5元左右,现在我们村又在谋划增收渠道,准备种植200亩磻溪特产长寿柑,长寿柑价格目前在1公斤20元左右。走,到我们村里看看。”在杜家强热情邀请下,我们驱车来到了蒋阳村。 蒋阳风光 蒋阳村位于太姥山西麓,山清水秀,采茶的农妇增添了山水的风情。一位茶农说:现在我们茶青价格很好,明前茶青一公斤能卖到180多元,而且卖茶青再也不用肩挑手提,打个电话,茶厂就上门来收购。 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马良辉,患有心脏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一家四口去年人均纯收入3100元。谈起脱贫,马良辉感触良多,他前年希望通过养山羊脱贫,可是由于缺乏技术,养殖失败了,正愁着生计时,村干部上门了,经过合计,马良辉决定靠种植茶叶脱贫,村干部立即帮他贷款5万元购买了制茶设备。马良辉说:“卖粗制茶比卖茶青可以多赚一倍的钱,今年可以稳稳脱贫。” “街上人多,山上树多” 磻溪镇街景 磻溪镇党委书记林有龙说:“赤溪村能够脱贫致富,除了党建和致富项目,还有一点在于搬迁,俗话说,人挪挪活!” 畲家小姑娘在赤溪村扶贫展示馆起舞。郑镇摄 作为乡镇干部,林有龙对搬迁有自己的体会。他说:“从政府行政管理看,对地灾点和不适宜居住地人员的搬迁,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赤溪村要不是进行整村搬迁,根本就不能实现有效脱贫。” 如果对地灾点人员不进行搬迁,每到刮风下雨,不但群众辛苦,镇村干部也要忙得团团转,而且存在着安全隐患,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因此,磻溪镇在总结赤溪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全镇之力搞好搬迁工作,磻溪镇至今累计完成造福工程1612户6170人。 文化兴村。畲族群众排演山歌,为村里即将修复开发的古民居民俗旅游做准备。 磻溪村是镇区所在地,走在景硕路上,这里新房林立,灯笼高挂,住在这里的住户都是搬迁户。 “坚定信心跟党走,脱贫致富奔小康”“丹青描绘舜尧天,翰墨撰书中国梦”等对联在晒着住户们的幸福感。 景硕路161号,住着从蒋阳村地灾点搬下来的村民温灯耐,他今年46岁,一家5口。温灯耐现在住房是2层楼房,建筑面积120平米。他说:“这套房子一共要12.7万元,其中政府按政策补助6.8万元,其余的钱,则在政府帮助下,申请易地搬迁建房补助低息贷款6万元。”
问起还款有没有问题,温灯耐高兴地说道:“没有问题,我现在茶厂打工,一个月能赚4000多元,在村里还有5亩茶园,一年可以收入3万多元。易地搬迁建房补助贷款,可分15年还清,前两年不用还款,第三年开始还款,每年两次。搬到镇区,生活实在是太方便了,磻溪中心幼儿园、磻溪中心小学、集镇农贸市场、磻溪中心卫生院就在附近,原来住在地灾点,天气一变化,我们心情也要跟着变,村镇干部也要来帮忙,现在我不管刮风下雨,晚上关起门就睡觉。” 林立基说:“过去镇区人口不到千人,一到晚上,路上根本没有行人,现在镇区人口增加到了5000多人,镇区晚上灯火通明。有了人口,企业也来了,现在磻溪村有52家茶企业,只要想工作,就业根本不是问题。” “街上人多,山上树多”,磻溪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将不适宜居住的人口搬下来,不但便于实施旧村复垦,让生态更美好,而且实现了镇区人口集聚,人口的集聚又刺激了经济的集聚。 磻溪是福鼎产茶大镇,过去由于人口分散,茶企招不到工人,一直不能落户磻溪,现在人口集聚,企业纷纷入驻,磻溪成了宁德制茶重镇,茶青由外销变为自制,附加值成倍增长,茶产业也由此“一叶铺就致富路”。
多年来,磻溪镇积极践行赤溪经验——2016年,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22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同比增长98.3%。居福鼎市同类乡镇经济发展综合考评前列,建档立卡户从2014年1月的477户1877人减少到2017年8月的63户218人,比2014年减少了414户1659人。 村民行走在赤溪村村道上。 张国俊图 “今年这63户贫困户全部能脱贫!”林有龙充满信心。“经过时间检验的赤溪扶贫经验,已经成了福鼎扶贫工作的引擎,动力不竭、活力无限!”福鼎扶贫办主任滕建军说道。2016年,福鼎1314户4308人实现脱贫;后坪、唐阳、双华等20个福鼎市第四轮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部“摘帽”。 从“输血”式帮扶到内外联动“自我造血”式精准扶贫开发,赤溪村的变迁是福建乃至全国扶贫开发的一个生动缩影。 十九大报告总书记宣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铿锵有力!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福建人民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
东南网10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文 施辰静/图 新媒体中心 傅妤/编)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上,作为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与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厦门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与点赞。 本期的福建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厦之门,感受厦门发展的脉动。 1985年,习近平从河北正定县调往福建厦门工作,这是时任厦门副市长的习近平到国外考察。(新华社) 厦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的第一站。无论在地方、省里,还是到中央工作,他始终关注着厦门的建设和发展,曾多次回到特区调研考察。2002年6月,他在厦门调研时提出了“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战略。 多年来,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一任接着一任干,围绕蓝图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
1、规划引领 带来高颜值 10月6日,厦门地铁1号线开通体验式运行,计划年底试运营。 此前,在为期20天的跑图阶段,19列地铁按照列车运行图计划在全线模拟运行,共“奔跑”了16万公里,测得8项主要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厦门地铁运营事业总部生产调度部控制一中心主任张浩锐说:“目前,地铁2-4号线和6号线也在同时建设中。”崔晓旭是《海峡导报》的记者,也是试乘者之一,当天,她坐上1号线,在经过约2公里的跨海线路时,远眺窗外,除了美丽的海景,还能看到如长虹卧波的杏林大桥。 这座大桥与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海沧大桥及穿海而过的翔安隧道并称为“四桥一隧”,是进出岛内外的重要通道。每天,有超过30万辆次车辆奔驰其上。 近年来,厦门不断推进岛内外交通一体化设施建设。除了轨道交通,当地还将在“四桥一隧”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厦门岛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加快完成第二东通道的前期工作,并积极筹备建设第三东通道。交通设施跨岛布局,为实施跨岛发展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厦门调研,提出了“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并要求坚持“四个结合”: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相结合、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突显城市特色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集美新城是厦门首个崛起的岛外新城,于2010年2月破土动工。就在这一年的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再次到厦门调研,充分肯定了“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 时隔七年,集美新城与海沧新城初步形成集聚态势,环东海域东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马銮湾新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厦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谢英挺说:“面对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厦门通过划定红线,定点定桩,为发展留住生态底线。” 近年来,厦门统筹整合各项规划,通过“多规合一”整合“一张蓝图”,强化生态控制线管控,形成了山区的绿色生态屏障、近海的蓝色海洋生态屏障。
海沧大屏山公园就是一个例子。这里曾经规划建设为一座星级酒店,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这块土地也都是作为建设用地的,似乎并无问题。然而,项目用地却在生态控制线内。经协调,规划作了相应调整,酒店也被公园取代。 不仅坚持规划引领,厦门还抓具体细节,投入开展景观绿化、彩化、美化,城区更新、改造、提升等一系列工作。 如今,走在厦门街头,一路一景、步移景异、时时有花、季季有彩。 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62%,120座公园星罗棋布,近6万公顷林地生机盎然。“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这正是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的真实写照。 2、产业转型,提升高素质 事实上,不仅项目建设为生态让路,产业转型也在为环境承载“减负”。 厦门软件园二期坐落在虎仔山下,虽然面积仅有1平方公里,园区内却汇聚了包括美图、4399、美亚柏科、吉比特等在内的一批优秀互联网企业。 熊欣是厦门美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裁,他说:“我们见证了厦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美柚2013年创办于厦门软件园,短短几年间形成“美柚”“柚宝宝”“柚子街”等产品矩阵,目前总用户已超过1.5亿,日活跃用户700多万。 这家互联网领域的新生代企业的突飞猛进,也是园区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城中村到产业发展高地,厦门软件园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软件园管理处处长倪杰说,从2008年至2016年,软件园产值从90亿元增至701亿元;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1100亿元,占全省同类收入的51%。 目前,厦门软件园已经拓展到三期,并落户集美新城,助力后者拓展教育科研、机械制造和软件信息产业。 实际上,岛外各区也开始形成各自的产业态势,比如海沧新城、马銮湾新城主导临港产业、航运物流和生物医药,同安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休闲和轻工食品,环东海域东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主打临空产业、高端服务和光电信息等。 岛内外联动,成效明显。从产业上看,平板显示、金融服务、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信息等五条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厦门也紧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培育发展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物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 与此同时,厦门一方面借助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先行先试,另一方面主动对标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一流营商指标体系,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通过让政府做减法、市场做加法,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的“乘数效应”。 数据显示 厦门全市去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0.6:41.2:58.2。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478.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的67.8%;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 |
东南网10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戴艳梅 新媒体编辑 方婷) 山海情怀,赤子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先后21次到平潭岛调研和考察,对其开放开发,倾注心力。上世纪90年代初,平潭是偏居一隅的落后县,是饱受风沙侵袭的“孤岛”,要谈开放开发何其难。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加快建设。 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经过调研,提出“旅游兴县”的战略构想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思路。他说,平潭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海貌风光有独到之处,是国内甚至世界上少有的,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 面海而生、向海而兴。平潭十五年磨一剑。 2009年9月,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一年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闽考察,要求实验区敢于先行先试、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发展规划,努力在两岸交流合作中走在前头。平潭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投资热土。 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平潭考察时指出,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定要创新体制,保护好生态,深化两岸经济和产业合作,真正建成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平潭集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平潭做起“加减法”——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请了出去,关闭76家不符合环评的养猪场;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森林覆盖率从29%上升到40%;增加海上风电的建设,目前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全国最大;扩大沙滩、沙湾,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平潭海上风电 对标国际,平潭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推广的新经验,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在平潭自贸片区的项目投资审批“四个一”窗口,250多项申请材料减少到19项,十几个审批部门变成了一个窗口,99个章变成了一个章,项目审批时限从一年压缩到90天;真正打破部门利益,将立项、规划、国土等互为前置的审批事项归类合并,实行“超时默认”。 平潭推出全国首台营业执照自助登记打照机。 为了吸引更多的台湾客商前来,平潭探索实施了“一岛两标”政策,在平潭岛内试行大陆标准和台湾标准互认互通。 在这里,台湾的导游、建筑师、医师等行业的执业资质,可以获得采认;台湾的小家电、水果、白酒,只需符合台湾检测标准,就可以从平潭通关销售。 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台湾创业园、台资医院建起来了;平潭至台湾本岛的客滚航线开通了;台车入闽、对台海运快件等业务让“闽台一日生活圈”逐渐成形…… 独特的海岛美景和人文风情,不仅吸引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前往,众多的台湾创业者也慕名而至。 平潭东北角,背山面海的流水镇北港村,以文创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已有规模。原汁原味的台湾民宿加上独具风味的平潭石厝,让这个沧桑的古村焕发出年轻的活力。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澳前片区成为对台交流合作“桥头堡”。澳前客滚码头、台湾小镇和新丝路跨境交易中心等一大批项目率先建设。如今,平潭已经吸引了44家总部型企业落户,台资企业从最初的5家增加到今年7月的863家,旅游收入每年实现70%以上的增长。 2015年4月,台车入闽正式启动。 潮涌东南,八闽风起。 日新月异的岂止是平潭!作为中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福建的开放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脉动。作为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福建对外开放优势明显。近年来,国家把福建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这为福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对外开放带来了重大机遇,也赋予了福建重大的历史责任。 正式挂牌运作两年多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实行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先行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现代物流、旅游服务、商贸服务及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扩大对外开放,成为吸收利用外资的新高地。跨境电商、融资租赁、保税展示等新业态在区内竞相发展。 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落实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福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经济合作与人文融合并重,临海优势正逐步显现,海丝核心区建设也取得积极成效。 平潭港区开通岚台直航货运。 丝路千万里,合作开新篇。 位于福州马尾的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计划在马来西亚建设6万多亩水产合作基地。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落户厦门,厦门大学则到马来西亚设立分校,实现中国大学“走出去”的历史性突破。 今年7月,福建省内开出的第一列直通欧洲的国际班列,满载货物,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出发,沿着古老丝绸之路的方向前行。16天后,这一“钢铁驼队”抵达终点德国汉堡。 2017年7月,中欧(厦门-汉堡)直通班列满载42个集装箱货物驶向欧洲。 越来越多闽企正沿着“海丝”走出国门,推动经贸合作迈向纵深,在沿线留下福建人敢拼会赢的身影。 中国武夷、紫金矿业、旗滨集团等企业加速对外投资,打造出中肯(尼亚)东非经贸合作区、旗滨集团马来西亚工业园、福隆盛中柬工业园、紫金矿业刚果(金)铜矿等一批境外投资产业园区和项目。 海是平潭最大的资源优势。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走进新时代,新福建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潮起再扬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