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区挂牌三周年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从最初的“一枝独秀”到今天的“多点开花”,我国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形成“1+3+7”的雁行格局,成为引领改革开放的“雁阵”。

 资  讯 

福建自贸区:拥抱"自贸机遇"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即时 | 2018-05-18 08:51

自2015年4月挂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认真做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坚持对标国际先进,率先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全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扩大利用外资的工作中发挥了引领带头作用。

——扩大开放外商投资领域。不宜全面向外资放开的领域,先在自贸试验区进行压力测试。率先实行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清单之外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备案管理。投资1.5亿美元的台湾佳格葵花籽油项目成为首个受益于自贸试验区版负面清单的项目,已于2017年正式投产,当年新增产值超5亿元。

——建立符合国际先进规则的投资便利化服务体系。率先探索实施项目精准选址“多规合一”、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效率提高3.6倍;率先施行投资体制改革“四个一”,探索项目审批标准化、格式化,申请材料精简幅度超过90%,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四分之三。目前,福建自贸试验区已在项目选址、项目审批、工程管理、土地出让、电力获得、纳税服务等投资管理领域推出了40多项改革举措,进一步减前置、减环节、减时间,着力破解投资项目审批和服务等重点环节中的难点与堵点。

——率先扩大对台开放。在金融、增值电信、医疗、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等50多个服务贸易领域率先对台开放,在人才认定、科研项目申报、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激励、企业融资等方面给予台湾企业同等待遇。台湾佶音企业和三通文化发展公司相继落户福州片区,开展演出场所经营活动;大陆首家台商独资海员外派机构厦门台塑兴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有限公司,富邦财险、永丰证券、第一金控等台资金融机构先后入驻厦门片区。在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下,一大批重大台资项目如总投资380亿元的厦门联芯电子、总投资240亿元的华佳彩等,相继落户福建。

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挂牌以来至2018年4月,福建自贸试验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290家,合同外资232.1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同期的48.4%、44.4%。其中新增台资企业2005家,占全省56.7%。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福建自贸试验区在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创造典型经验做法方面得到国务院督查表扬和激励,是全国唯一受到表扬的自贸试验区。

厦门自贸片区发布三周年评估报告

即时 | 2018-05-08 08:31

东南网5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近日,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自贸片区举行建设发展三周年总结评估发布会暨专家座谈会,发布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评估报告》,就片区建设三年来的建设成就、经验做法进行总结、评估。

据介绍,评估报告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实施方案》为依据,对厦门片区关于上述文件要求中任务措施的实施情况、首创创新措施及其复制推广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同时,从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货物贸易监管制度和贸易便利化措施、金融领域开放创新、营商环境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细化的重点评估。

评估报告认为,厦门片区不仅高质量完成了福建自贸试验区方案中的任务,为厦门市、福建省甚至国家提供了许多可复制和推广的制度,而且提出了比福建自贸试验区方案中更多、更艰巨的改革任务。三年来,片区共完成了自主创新试点214项任务,在福建省11批次共通报285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134项,其中49项属全国首创。

评估报告指出,厦门片区之所以能成为改革创新试验田、改革开放先行区,重要的一点就是特别注重试点的系统性、集成性和制度的规范性。比如,片区充分利用经济特区立法权优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开展“多规合一”等有关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立法工作。

除此之外,厦门自贸片区还在大力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积极构建先行先试对台交流合作的模式和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厦门自贸片区入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即时 | 2018-05-08 08:11

东南网5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厦商轩)近日,商务部公布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公示名单,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成为全国13个入选基地之一。

截至2017年10月底,厦门自贸片区注册文化企业1154户,注册资本64.15亿元,聚集了一批文化出口龙头企业和平台。

下阶段,厦门将围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数字内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艺术品展示交易、演艺娱乐和时尚创意等6个产业门类,以文化保税、艺术品展示交易和数字内容集成平台3大产业平台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影视、网游动漫等新型文化业态,积极推进包括简转繁图书、手游竞技、电影动漫、电子软件等具有厦门优势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福州自贸片区企业牵手跨境电商驶上发展“快车道”

即时 | 2018-05-04 08:19

福州新闻网5月4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陈敏灵 通讯员 钟水龙)今年1月,我国首个跨境电商全产业链聚集园区——eBay福建跨境电商产业园成立;3月,全国最大的跨境电商生态峰会暨厂商对接大会举办。此外,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长乐机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相继成立……这些大平台、大项目在福州自贸片区落地,正悄然改变福州乃至福建的跨境电商产业格局。

福州自贸片区内的许多中小企业厚植发展沃土,牵手跨境电商“借道出海”,加快转型升级,福建森和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员。

2001年,森和科技的创始人陈晓炜在欧美考察后,发现当时的国内宠物用品行业是一片“蓝海”。回国后,他投身宠物用品行业,在莆田建立工厂。2015年4月21日,福州自贸片区成立。陈晓炜“嗅”到了新商机,很快便在自贸片区注册了公司,入驻了片区内的世创大厦跨境电商产业园。

“在自贸片区的利好政策下,进出口货物更加便利,通关时间更短。这里又集聚了一大批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在物流、支付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服务支撑。”陈晓炜说。

更令陈晓炜高兴的是,今年3月在福州自贸片区举办的福建跨境电商生态峰会暨厂商对接大会上,全球行业巨头eBay宣布启动“千帆计划”。森和科技入选,成为前50位优先合作的对象之一。

“‘千帆计划’将帮助公司扩大产品市场,吸引流量,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陈晓炜表示,公司将利用eBay的数据化平台,与其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整合上下游产业,推进公司品牌建设。

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梁勇介绍,今年福州自贸片区将力推100家福建知名制造企业,通过eBay、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扩大出口;扶持物流、支付、人才培训等机构,为大型卖家提供支持;推动出台扶持政策,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鼓励并支持跨境电商大型卖家、传统制造企业,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

记者了解到,自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福州片区积极携手福州海关等部门,创新监管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形成了较完善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

截至2017年底,福州累计完成跨境电商进口票数64万票,同比增长136.71%;销售额2.1亿元,同比增长124.09%。今年一季度,跨境电商进口34.8万票,比增5.6倍,进口货值1.05亿元,比增4倍。

厦门自贸区:创新举措全国推广 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即时 | 2018-04-28 18:58

2017年6月7日,厦门自贸片区邮轮物供“快速通道”迎来首批货物。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高金环 通讯员 许建民 张夏琳 图/陈立新)厦门自贸片区三周年评估报告出炉!昨日下午,“厦门片区建设发展三周年总结评估发布会暨专家座谈会”在厦门召开。评估报告给出的结论是,厦门片区不仅高质量完成了福建自贸试验区方案中的任务,为厦门市、福建省甚至全国提供了许多可复制和推广的制度,而且自我加压,根据厦门片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比福建自贸试验区方案中还更多、更艰巨的改革任务,特别是在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中,厦门片区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探索制度创新的突破口,使自贸试验区真正建设成为制度创新试验田,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有前瞻性

三年来共推出214项制度创新

“厦门片区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在高质量完成福建自贸试验区方案中68项任务的同时,对自主创新试点任务,进行自我加压。”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项目组负责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沈玉良说,在自主创新试点任务实施方面,过去三年中,厦门自贸片区一共推出了214项制度创新。他认为,这个工作量是相当巨大的,专家们在梳理当中感觉到,这些制度创新凝聚了管理机构人员大量心血。

沈玉良说,在福建省11批次共通报285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134项,其中49项属全国首创。这些全国首创制度创新具有前瞻性,如进出境邮件“移动式”通关模式和海关通关移动综合服务平台等,反映了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变化条件下,政府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模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赢得认可

创新举措复制推广比例高达74.6%

在创新举措复制推广方面,厦门自贸片区赢得了评估项目组的认可。

“厦门片区创新举措复制推广比例高,这方面最值得其他自贸片区学习。”沈玉良说,三年中,厦门片区累计实施了234项试验任务,集成推出343项创新举措,有256项已经陆续复制推广到厦门全市、全关区,占所有项目的74.6%。这为全国自贸试验区试点提供了成功经验。

其中,厦门片区首创的“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模式和“税控发票网上申领”率先在全国复制推广;厦门片区打造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率先推行的“关键一站式查验+监管互认”模式被评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值得借鉴

营商环境领域改革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评估报告认为,厦门片区在营商环境领域的改革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值得借鉴。

厦门片区经过三年的努力,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调研的相关五个指标中,厦门片区需要办理的手续明显减少,例如办理施工许可中,厦门片区减少了9个手续;办理手续的时间明显减少,例如在开办企业这个环节,厦门片区减少了8.9天;除了办理破产这个指标外,其他9个指标效率都明显高于我国平均值。

“我们这次来调研,惊喜地发现厦门片区营商环境领域改革的推进路径。”沈玉良说,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推进下,营商环境改革具有系统性和集成性;在厦门市地方立法机构立法框架下,制度先行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和可操作性的流程;逐项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以市场主体服务为对象,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可操作的流程,保证了营商环境切切实实得到改善。他认为,这值得其他自贸片区借鉴。

“试验田”深化改革 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收获红利

即时 | 2018-04-28 07:44

围绕“一岛两窗三区”的战略定位,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在投资、贸易、金融、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

东南网4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林霞)

三年前,福建自贸试验区划定版图。其中,平潭片区43平方公里,分别为港口经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旅游商贸休闲区。

43平方公里的自贸片区怎么做?

三年时间,平潭给出了答案。“目前,平潭初步形成了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和以‘一岛两标’为指导的对台开放模式。”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日前,记者来到华冈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了一张含有外商投资企业备案证明的营业执照。

这种“特色”营业执照,目前全国仅平潭可以颁发,流程颇为简单。“只需在网上提前登记,几个小时就能完成注册和备案。”该公司总经理陈祥佺说,这样的改革节约企业时间成本,大大激发市场活力。

这得益于平潭片区在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方面大刀阔斧地改革,完善备案制为主的管理制度,对一般境外投资项目和设立企业实行备案制。

在平潭,类似上述例子的商事制度改革已成为常态。平潭通过实行自贸区与实验区叠加运作模式,构建简单政府,从改革中破解发展瓶颈,不仅完成事中事后监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设立“快车道”审批机制等,还大幅度“简政放权”,推进投资管理便利化,全面释放了市场活力。

改革实现快速突破,跑出行政效能“加速度”,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数据显示,自贸片区挂牌以来累计新增企业7108家,注册资本达3290亿元。

改革还释放了市场积极性,产业发展也进入了成长期,平潭的投资业态不断拓展,跨境电商、文创、物流、旅游、类金融等产业呈现活力,成为推动平潭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政策+”,成就“平潭经验”

在平潭,台湾水果可“边抽样边检验边上架销售”,这是全国独创举措,实现高效的通关速度。

不仅如此,依托政策红利,平潭深耕物流市场,不断完善港口和航线,还为货物提供一条“海运价格、空运速度”的黄金通道。

几个月前,1.8万多吨的“台北快轮”成功首航,从平潭到台北单程只有5.5个小时,这是继“平潭-香港”航线后开辟的新的物流通道,也是“海峡号”“丽娜轮”的有效补充,增强了平潭的海陆双向辐射力。

三年来,平潭充分发挥“政策优、体制活”的优势,不断扩大开放开发。三年里,平潭片区累计推出11批次126项创新举措,包括全国首创55项。“其中,对台创新举措42项,占创新举措总数三成以上。在开放举措上,则推出了3批次29项开放措施,首创举措量和开放措施量均居全省前列。”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这三年,平潭还在中国自贸区建设中留下历史烙印。其中,投资体制改革“四个一”入选全国自贸区八大最佳实践案例,“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关检互认”被商务部评为四个“最佳实践案例”之一。

平潭这片“试验田”还有一个任务,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的作用。据了解,目前平潭共有61项创新举措被列入福建自贸试验区前五批110项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中,“市场主体名称登记便利化”还入选了第三批全国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开放,剑指“自由港”

“2016年公司营业额1000万元,2017年营业额成长为2000万元。”日前,在平潭台湾创业园,台商陈孟邦告诉记者。他是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2016年,综合评估了台湾、深圳、福州等地后,他选择落地平潭,享受到人才补助、融资配套、资金扶持等政策。

像陈孟邦这样选择落户平潭的台胞已经越来越多。当前,台湾创业园已有447家企业入驻,台资企业约占50%,项目涵盖生物科技、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以及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众多领域。

仅去年,台湾创业园引进台企26家;澳前台湾小镇签约落户28个,进口台湾商品7.17亿元;北港引进台湾青年30人,台湾创业团队4个,民宿开发11栋。

“作为对台、对外窗口,平潭在两岸经济、文化、社会融合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先行一步落实‘两个同等待遇’,凸显了平潭在两岸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中的应有作用。”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平潭已在金融、增值电信、医疗、旅游、人力资源、演出经纪机构、电子商务等50多个领域率先对台开放。

平潭还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动贸易便利化。特别是创新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贯彻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让外资有了更大空间“施展拳脚”,逐步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

去年9月,平潭举办中国-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向世界发布《平潭宣言》并签约6个国际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11.85亿美元。

据统计,自贸片区挂牌以来平潭累计新增外资企业578家,注册资本385.1亿元,合同外资357.29亿元。其中,台资企业522家,注册资本297.1亿元,合同外资271.07亿元,占外资企业比重90.3%。

平潭是“闽台合作交流窗口,国家对外开放窗口”,“两个窗口”的定位需要平潭做足开放这篇大文章。站在新的起点,平潭已瞄准更高的目标,剑指“自由港”全速前进。

专家座谈厦门自贸片区三周年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即时 | 2018-04-28 07:16

海西晨报讯(记者白若雪)昨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发展三周年总结评估发布会暨专家座谈会在厦召开,在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贸易研究室主任沈玉良发布了《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三周年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显示,自挂牌成立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积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以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了对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体系。

为了进一步深化厦门自贸片区建设,评估组建议厦门自贸片区应重点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同时对照发达市场经济体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厦门片区规则,在相关政府允许试点的前提下在厦门市整体复制推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厦门片区要根据厦门在福建独特的优势,以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港和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作为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的突破口,结合《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31条,提出厦门片区对台在服务贸易、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国际投资自由化等领域具体的方案,以系统集成的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建设,做好对台工作。

第三部福建自贸区蓝皮书发布: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即时 | 2018-04-26 21:24

东南网4月26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今日下午,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举行成果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最新推出的第三部福建自贸区蓝皮书《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17-2018)》。该书近日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主编、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说,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体制机制创新这个核心任务要求,通过先行先试,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福建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形成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探路,在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了引领和促进作用。

据介绍,第3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17-2018)》蓝皮书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福建自贸试验区三周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篇,该部分围绕福建自贸试验区三年来在贸易投资改革、金融开放创新、对台先行先试、产业发展、企业发展、法治化改革等六个领域的探索实践进行了深入回顾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展望思考,为加快福建自贸试验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决策借鉴。

第二部分为中国自贸试验区创新与发展篇,该部分安排了世界自由港的发展趋势与中国自由港建设展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贸区与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对接两个专题,深入分析中国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的相关路径和方向,为中国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益借鉴。第三部分为附录,该部分展示了2014-2017年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大事记,为读者全景展现了福建自贸试验区三年来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历程。

记者了解到,这本书与福建有关,但其内容之丰富,又绝不仅与福建有关。蓝皮书将为各级政府机关、企业界人士、高校和研究机构深入了解和把握福建自贸试验区乃至全国的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成效、创新举措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重要借鉴,也可以为我国和福建省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据悉,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将继续围绕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等内容,进一步组织研究力量加强科研攻关,形成《中国自由贸易港发展战略》等系列研究著作,提出系列战略咨询研究报告,为推动中国自贸区和自由港创新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厦门自贸片区自贸金融中心揭牌 金融创新驱动发展

即时 | 2018-04-26 07:52

厦门自贸片区自贸金融中心揭牌,片区目前已吸引和落地金融、类金融企业5500多家,金融集聚凸显

东南网4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许建民)

25日,位于厦门自贸片区内的自贸金融中心举行揭牌仪式,同时,正式启动自贸金融服务平台,为厦门自贸片区的金融集聚再添磁石。

作为厦门自贸片区开放创新的重要领域和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三年来,金融产业为自贸片区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厦门自贸片区正着力打造海峡两岸最密切的金融合作区、东部沿海最开放的金融创新试验区、“海丝”沿线最活跃的金融产业聚集区。

金融产业集聚

当天揭牌的自贸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约8.4万平方米,由象屿集团打造。这里已成功吸引渣打银行、中国邮储银行、渤海银行、象屿金控、福信金控等金融企业入驻。

当日,自贸金融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整合片区内国际航运中心、自贸金融中心、自贸时代广场等产业资源,将在原有口岸联检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和商务中心的基础上,联合已入驻的15家龙头银行设立自贸金融服务联盟。同时,携手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金融控股、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等合作单位,从金融服务、政策咨询与解读、行政管理发展、物业增值服务入手,打造企业服务生态圈,为自贸片区企业提供专属定制的金融支持和“一站式”服务。

厦门自贸区产业引导基金携手所参投的厦门海丝基金和英诺天使基金,一起入驻自贸金融中心。

厦门自贸区产业引导基金是由厦门自贸委出资、委托厦门象屿创投管理、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规模5亿元,旨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自贸片区七大产业集群建设,促进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集聚。至今,厦门自贸区产业引导基金已累计获批参投6只子基金和1只海丝基金。

“自贸金融中心由原来的‘两岸贸易中心’更名而来,它适应了自贸片区内业态的发展趋势。”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财政和金融服务局专才陈新忠介绍说,片区共吸引和落地金融、类金融企业5500多家,较存量增长了28倍,金融企业税收贡献额占自贸片区内所有企业的四分之一。

金融创新“给力”

产业集聚源自于厦门自贸片区在金融创新方面的不断探索。三年来,片区共推动50多项金融创新业务,涉及跨境金融、外汇管理、贸易金融、航运金融、中小企业融资、保险、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商业保理和金融资产交易等方面。设立融资租赁、黄金交易、基金基地、国际金融资产交易、金融资产管理等多个金融服务平台。

比如,降低本外币跨境资金池准入门槛,采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实行外债和资本金意愿结汇,推动象屿集团等多家企业境外融资发债和集团企业境外母公司境内熊猫债落地,有力促进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首创依托厦门航交所建立航运金融互联服务平台,实现船舶订舱与银行、保险、货代、船代企业信息互联互通,创立航运企业融资与海运费网上支付新模式。

积极开展对台金融先行先试,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建立跨海峡人民币代理清算群,率先建立两岸人民币现钞直接调运清算机制,启动对台人民币跨境贷款试点,厦门初步成为集两岸人民币跨境贷款、清算、现钞调运及反假币为一体的两岸货币合作支点城市。

此外,片区还持续推动海丝金融创新与合作。人民币代理清算群辐射“海丝”沿线。截至2017年底,已有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厦门开立78个人民币代理清算账户,清算金额累计达973.18亿元。

金融杠杆正在撬动市场的活力。厦门自贸片区融资租赁业迅猛发展,已完成61架飞机租赁项目,租赁资产近60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三大飞机融资租赁集聚区。作为运作黄金等相关贵金属的综合服务平台,截至去年底,厦门黄金投资有限公司已累计办理法人黄金开户12户,实现线上代理交易7.98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

厦门自贸片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召开

即时 | 2018-04-20 09:32

厦门日报讯 (记者 蓝碧霞) 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主持召开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部署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工作。市长庄稼汉出席。

据了解,今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持续推进,年度改革试验任务已完成超过四分之一。截至目前,厦门自贸片区已推出的343项创新举措中,有256项已向全市复制推广。

裴金佳充分肯定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他指出,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平台,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和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高站位谋划推进改革创新工作,主动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推动自贸试验区重点改革试验任务不断取得新突破,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裴金佳强调,要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把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自主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把实施国家战略和发挥沿海近台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大胆试、大胆创、自主改,不断提高自贸试验区建设质量。要切实抓好已经确定的改革试验任务的落实,先行先试,快行快试,尽快落地。要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持续发力,参照国际一流标准,进一步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最大力度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努力实现发展由过去的主要靠优惠政策向现在更加注重改善营商环境转变。要在拓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上加大探索实践,优化口岸服务,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推进监管方式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口岸通关管理体制。要充分发挥对台特色优势,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上推出更多先行先试创新举措,结合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工作,抓好国台办31条惠台举措和我市60条细化措施的落实落地,率先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和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庄稼汉强调,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经济特区新的战略定位,在更高起点上谋划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试验任务。一要着力总结提升,认真做好厦门自贸片区三周年总结评估工作,对标国际先进,补短板、强弱项,全力落实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方案特别是我市出台的60条对台先行先试政策措施,不断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二要强化政策系统集成,整合口岸降本增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提升政策整体效应。三要大力招商引资,尤其要围绕16个重点平台项目,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四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持续提升通关服务,不断完善硬件配套。五要做好风险防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市领导倪超、黄文辉、孟芊、李辉跃出席会议,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马尾区地税局通过“三打造”优化自贸区纳税服务

即时 | 2018-04-20 09:24

在马尾,地税局纳税服务科分成5个小组,并优化人员配置;建立绿色通道服务台资企业……

2015年4月21日福建自贸区挂牌成立以来,马尾区地税局通过“三打造”——“立足人才强化练兵,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打造个性化服务体系”“国地协作联合办税,打造全方位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纳税人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团队打造方面,该局纳税服务科按市地税局要求分成5个小组,办税服务厅窗口工作人员推行AB岗工作制,确保任一涉税业务均有人员办理。同时深化岗位培训,以岗位练兵和培训为切入点,做到业务知识常学常新。另外注重队伍建设,改善办税服务厅环境,提升前台人员素质,从而稳固纳税人满意度和遵从度。考核则严格按照《福州市地税系统办税服务厅基本服务制度》,根据岗位设置对现有岗位责任考核方案进行完善,对前台工作人员的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将服务质量与考核奖绩效发放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目前通过门户网站、自助终端、手机移动等多渠道电子化办税体系,纳税人可实现“足不出户、全天候办理涉税业务”“随时随地查询涉税信息”。马尾区地税局除了将这些信息及时告知企业,还推出众多个性化服务,比如办税窗口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台资企业简化涉税审批等流程,提供政策咨询辅导专业服务;推出预约办理服务电商企业,纳税人可通过电话预约所需办理事项,并提供延时服务;培训辅导服务新办企业,采取纳税人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的方式,依托纳税人学堂开展新办企业辅导培训;防控风险服务上市企业,采取纳税评估、税收调研、税收筹划等柔性形式,规避和防范企业在主板和新三板上市过程中的税收风险,排查涉税风险事项,发现问题及时告知。

国地税合作是去年以来的重点工作。为此,马尾区地税局推行联合办税,采取国税、地税双方相互授权的方式,由一名窗口人员操作安装有国税、地税征管系统的计算机,按照统一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为纳税人提供“前台一家受理、后台分别处理、限时办结反馈”的优质服务。同时联合税收宣传,共同开展税收宣传咨询,宣传办税及投诉渠道;结合税收知识热点,使企业了解最新税收知识。联合培训辅导,依托纳税人学堂,就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的热、难点问题举办培训班,直接解决纳税人最关心的问题。联合信用评定,统一纳税信誉等级评定标准的制定、评估、审定、公告等环节,本着“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按评定等级较低一方的意见统一对外公布。

 

厦门自贸片区探索管理模式创新 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即时 | 2018-04-20 09:23

厦门日报讯 (记者 崔昊 林露虹 通讯员 许建民) 走进厦门自贸片区行政服务大厅,用手指轻轻点击设在这里的“信用厦门”自助查询一体机,用二代身份证即可自助查询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信用信息。作为全国第二个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人行征信系统可以并行查询的地区,厦门自贸片区的信用信息平台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累计86万人次。

信用信息平台的设立是厦门片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剪影。厦门自贸片区成立三年来,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出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的政府现代化治理新模式,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

从“重审批、轻监管”到“宽准入、严监管”,厦门自贸片区走出新路。2017年,厦门以自贸试验区为突破口,在市场准入领域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探路审批制度改革,调动全市三十余个政府部门,带动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满盘活”;实施行业信用监管,运用信息化监管方式来强化诚信体系和事中事后监管;设立知识产权执法协作互助中心,开展常态化口岸通关联合执法等。

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为企业办事增便利。截至2017年底,片区新增企业34948家,比挂牌前增加7.7倍。通过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备案管理新体制,挂牌以来累计新增外资企业2059家,注册资本987亿元。

管理服务的创新带动厦门自贸片区新兴产业腾飞、新动能壮大。在航空维修方面,厦门自贸片区创新监管服务制度,突破航空维修产业发展的瓶颈,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产业发展环境,为培育壮大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加上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厦门航空维修业正蓄势腾飞。2017年,厦门航空维修实现产值132.6亿元,比增9%,是国内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如今,厦门自贸片区如同改革创新的能量场,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对标国际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福州自贸片区推进改革创新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即时 | 2018-04-20 08:56

福州自贸片区挂牌3年来,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新增企业和注册资本分别比挂牌前增长4倍和3.87倍

举目望海,东南潮涌逐浪高。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挂牌成立三年来,在东海之滨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以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出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物联网、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风生水起;金融创新闯出新天地,基金小镇助力实体经济迈上新台阶;对台交流展现新作为,对外开放助力“一带一路”谱写新篇章。

风起帆张,改革大船再起航。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进一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福州自贸片区将在更高起点再出发,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开启新的航程。

构筑创新高地,营商环境迈向国际化

今年1月,在福州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新注册成立的福建美高钟表有限公司负责人领到一张新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

之所以称为“新版”,是因为这张备案登记表虽然通过一个窗口办理,却同时实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和原产地证备案登记“两证合一”,改变了原来分别向商务主管部门和检验检疫部门、贸促会机构申请“两证”的传统方式,在全国开了先河。

“原来企业要分别到商务、检验检疫、贸促部门办理,时间需要2~3天,现在只要到一个窗口,立等可取,极大方便了企业,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福州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说。

三年来,这样的改革创新在福州自贸片区源源不断,体制机制创新高地初步形成。

据统计,福州自贸片区自挂牌以来,已推出11批136项创新举措,位居全省三个片区第一,其中全国首创39项,复制推广到全国、全省的分别有6项、65项。经第三方机构毕马威根据世行标准对营商环境的评估,福州自贸片区营商环境模拟排名为全球第48位。

到福州自贸片区投资的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提升感受最深刻。

去年底,福建爱搜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静在福州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领取营业执照时,没想到发到手里的还有一张《银行开户许可证》。“原来得领到营业执照后,再去申请开户许可证,现在一次发放,只用了原来1/3时间,太方便了!”

一连串的数字对比让人强烈感受到福州自贸片区扑面而来的改革气息:

企业注册成立,以前要跑4个部门、提交4套资料、耗时15个工作日,现在1个综合窗口提交1套资料,最快0.5个工作日完成;企业进出口报关,以前要跑海关、国检、海事、边检等2~4个部门,提交5~8份材料,现在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仅需要1次线上填报,申报时间从4小时减至5~10分钟;原来分散在省、市、区三级政府部门的440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入驻综合服务大厅,实现“办事不出区、审批不出区”……

福州自贸片区挂牌前共有企业7072家,挂牌以来至今年3月底,新增企业29110户,注册资本5178亿元,分别比挂牌前增长4倍和3.87倍。此外,新增外商投资895个、注册资本515亿元,分别占全市43.36%、63.96%,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培育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更澎湃

机制创新,催生产业优化的蓬勃动力。

走进全国首家挂牌成立的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一家家物联网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正夜以继日地进行研发创新测试。自今年1月启用以来,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已为3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已参与20多项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本地物联网企业通过参与产业标准制定,持续领跑整个行业。

“企业落户后,开放实验室专门设立项目专家工作组,对重点项目的研发、测试、认证、标准制定以及孵化等,开展跟踪对接服务,给我们帮助很大!”福建东方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先顺说。

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是福州自贸片区积极搭建产业平台、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缩影。

挂牌成立3年来,福州自贸片区针对重点试验任务和各区块功能定位、产业特色,配套出台42个产业扶持政策,有力促进物联网、跨境电商、整车进口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物联网产业高歌猛进。截至目前,福州自贸片区通过认定的物联网企业达104家,其中上市企业达19家,掌握核心技术发明专利220多项,主导或参与20多个垂直应用领域的产业标准制定。2016年,福州自贸片区物联网产值达560亿元,占全省的四分之三;2017年,片区物联网产值攀升至610亿元,在全省物联网产业继续担当领头羊的角色。

今年3月,由福州自贸片区牵头,全国跨境电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厂商对接大会在福州举行,行业巨头eBay首次对外公布了推动中国品牌走全球市场的“千帆计划”。1月,eBay福建跨境电商产业园落户福州自贸片区,这是我国首个跨境电商全产业链聚集园区,将为福建带来eBay全球资源和服务。福州自贸片区大力培育的跨境电商,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前景。2017年,实现跨境电商保税进口64.07万票、同比增长136.71%,销售额2.1亿元、同比增长124.09%。

在整车进口方面,福州自贸片区依托产业链开展系统集成创新,全国首创“整车进口一体化快速通关”“分线管理 验证整改 事后监管”等监管创新模式,江阴港车辆通关由4~6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2017年,进口整车10049辆、同比增长21%,连续四年进口量居全国26个整车进口口岸第6位、新批口岸第2位。


发力金融创新,实体经济引得“活水”来

3年来,福州自贸片区推出55个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案例,形成金融业态集聚、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良好发展格局。

马尾基金小镇的崛起,是福州自贸片区金融创新的经典之作。

4月4日,中创太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落户马尾基金小镇,注册资本5000万元;福建省肇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也落户,认缴出资额12.511亿元,即将全部到资……如今,四面八方的资本正向这里汇聚。

截至目前,基金小镇已集聚181家基金类、股权投资类、资产管理类投资机构(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43家),注册总资本586亿元,基金管理规模1136亿元,成为福建省私募基金投资机构最多、管理基金规模最大的区域。

催生马尾基金小镇的东风,正是借助自贸试验区独特的体制机制创新优势,马尾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可以在注册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资产管理”“基金”“投资管理”等字样的地区。

金融活水来,实体经济受益多。

华映科技落户马尾区20多年,如今正面临转型升级。依托与福建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基金开启的合作,华映科技申请的两个技术改造项目共获得1亿元的投资,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如果向银行贷款,很可能遇到基准利率上浮的情况,可是通过基金投资方式融资,我们在利率上获得较大的优惠。此外,基金投资还可以分年偿还,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华映科技财务总监杨锦辉说。

自去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马尾基金小镇通过专业化运营服务,为资本和项目搭建起对接平台,累计投向实体项目资金135亿元。3月29日,由省经信委主办的首届中小企业与基金对接会上,一个下午,就有30多个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投资金额近20亿元。

更多的金融创新成果接连落地,为福州自贸片区实体经济发展启动资本引擎——截至今年2月底,片区内金融及类金融企业达2263家,比挂牌前增长10倍。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7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600亿元,比挂牌前分别增长2倍、4倍。银行业机构支持福建野马飞机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项目11个,贷款余额28.1亿元。

搭建开放平台,建设“一带一路”桥头堡

3月29日10点,随着“台春”轮顺利靠泊福州自贸片区江阴港区3号泊位,标志着又一条外贸航线开通。这条航线途经江阴—汕头—香港—蛇口—南沙—越南卡莱,航程约9天,是江阴港区开辟的第9条“一带一路”航线。

三年来,福州自贸片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结出累累硕果。

双向投资大步迈进——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与马来西亚皆富集团合作,在马来西亚建设总投资约32.9亿元的产业合作基地;宏东渔业在毛里塔尼亚建设我国境外投资规模最大的远洋渔业基地;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在日本设立公司,开发家用储能锂离子电池组等动力电池产品……挂牌以来,福州自贸片区共引进海丝沿线国家项目备案558项,合同外资总额36.35亿美元;共核准对海丝沿线国家投资31项,协议投资总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717%。

贸易往来再攀新高——片区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由贸易区、巴西塞阿腊州自由贸易区、法国敦刻尔克市、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市等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海丝商城、利嘉商贸城、海峡智贸城等,打造30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商品展示馆,引进沿线国家上万种进口食品。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年交易额超300亿元,成为我国和环太平洋西岸及东南亚地区渔业合作交流的重要通道和平台。

来福州自贸片区投资兴业成为台湾企业家新风尚,到福州自贸片区就业创业在台湾青年中引领新潮流。

据统计,福州自贸片区挂牌前仅有台资企业43家,挂牌以来至今年3月底,新增台资企业数382户、注册资本33亿元,分别占全市52.11%、54.8%;设立5个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吸引200多个项目入驻;引进4家台资银行,数量居省会城市首位。此外,福州自贸片区正继续推动对台旅游、医疗等17个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促进海峡联合骨科医院等300多项对台服务业项目落地。

拥抱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福州自贸片区已新拟定124项深化改革任务,将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让自贸试验区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实现赶超目标再立新功!(记者 卞军凯)

福州自贸片区:改革创新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即时 | 2018-04-20 07:37

福州自贸片区挂牌3年来,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新增企业和注册资本分别比挂牌前增长4倍和3.87倍

东南网4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举目望海,东南潮涌逐浪高。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挂牌成立三年来,在东海之滨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以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出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物联网、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风生水起;金融创新闯出新天地,基金小镇助力实体经济迈上新台阶;对台交流展现新作为,对外开放助力“一带一路”谱写新篇章。

风起帆张,改革大船再起航。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进一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福州自贸片区将在更高起点再出发,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开启新的航程。

构筑创新高地,营商环境迈向国际化

今年1月,在福州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新注册成立的福建美高钟表有限公司负责人领到一张新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

之所以称为“新版”,是因为这张备案登记表虽然通过一个窗口办理,却同时实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和原产地证备案登记“两证合一”,改变了原来分别向商务主管部门和检验检疫部门、贸促会机构申请“两证”的传统方式,在全国开了先河。

“原来企业要分别到商务、检验检疫、贸促部门办理,时间需要2~3天,现在只要到一个窗口,立等可取,极大方便了企业,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福州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说。

三年来,这样的改革创新在福州自贸片区源源不断,体制机制创新高地初步形成。

据统计,福州自贸片区自挂牌以来,已推出11批136项创新举措,位居全省三个片区第一,其中全国首创39项,复制推广到全国、全省的分别有6项、65项。经第三方机构毕马威根据世行标准对营商环境的评估,福州自贸片区营商环境模拟排名为全球第48位。

到福州自贸片区投资的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提升感受最深刻。

去年底,福建爱搜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静在福州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领取营业执照时,没想到发到手里的还有一张《银行开户许可证》。“原来得领到营业执照后,再去申请开户许可证,现在一次发放,只用了原来1/3时间,太方便了!”

一连串的数字对比让人强烈感受到福州自贸片区扑面而来的改革气息:

企业注册成立,以前要跑4个部门、提交4套资料、耗时15个工作日,现在1个综合窗口提交1套资料,最快0.5个工作日完成;企业进出口报关,以前要跑海关、国检、海事、边检等2~4个部门,提交5~8份材料,现在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仅需要1次线上填报,申报时间从4小时减至5~10分钟;原来分散在省、市、区三级政府部门的440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入驻综合服务大厅,实现“办事不出区、审批不出区”……

福州自贸片区挂牌前共有企业7072家,挂牌以来至今年3月底,新增企业29110户,注册资本5178亿元,分别比挂牌前增长4倍和3.87倍。此外,新增外商投资895个、注册资本515亿元,分别占全市43.36%、63.96%,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培育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更澎湃

机制创新,催生产业优化的蓬勃动力。

走进全国首家挂牌成立的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一家家物联网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正夜以继日地进行研发创新测试。自今年1月启用以来,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已为3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已参与20多项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本地物联网企业通过参与产业标准制定,持续领跑整个行业。

“企业落户后,开放实验室专门设立项目专家工作组,对重点项目的研发、测试、认证、标准制定以及孵化等,开展跟踪对接服务,给我们帮助很大!”福建东方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先顺说。

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是福州自贸片区积极搭建产业平台、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缩影。

挂牌成立3年来,福州自贸片区针对重点试验任务和各区块功能定位、产业特色,配套出台42个产业扶持政策,有力促进物联网、跨境电商、整车进口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物联网产业高歌猛进。截至目前,福州自贸片区通过认定的物联网企业达104家,其中上市企业达19家,掌握核心技术发明专利220多项,主导或参与20多个垂直应用领域的产业标准制定。2016年,福州自贸片区物联网产值达560亿元,占全省的四分之三;2017年,片区物联网产值攀升至610亿元,在全省物联网产业继续担当领头羊的角色。

今年3月,由福州自贸片区牵头,全国跨境电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厂商对接大会在福州举行,行业巨头eBay首次对外公布了推动中国品牌走全球市场的“千帆计划”。1月,eBay福建跨境电商产业园落户福州自贸片区,这是我国首个跨境电商全产业链聚集园区,将为福建带来eBay全球资源和服务。福州自贸片区大力培育的跨境电商,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前景。2017年,实现跨境电商保税进口64.07万票、同比增长136.71%,销售额2.1亿元、同比增长124.09%。

在整车进口方面,福州自贸片区依托产业链开展系统集成创新,全国首创“整车进口一体化快速通关”“分线管理+验证整改+事后监管”等监管创新模式,江阴港车辆通关由4~6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2017年,进口整车10049辆、同比增长21%,连续四年进口量居全国26个整车进口口岸第6位、新批口岸第2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发力金融创新,实体经济引得“活水”来

3年来,福州自贸片区推出55个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案例,形成金融业态集聚、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良好发展格局。

马尾基金小镇的崛起,是福州自贸片区金融创新的经典之作。

4月4日,中创太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落户马尾基金小镇,注册资本5000万元;福建省肇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也落户,认缴出资额12.511亿元,即将全部到资……如今,四面八方的资本正向这里汇聚。

截至目前,基金小镇已集聚181家基金类、股权投资类、资产管理类投资机构(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43家),注册总资本586亿元,基金管理规模1136亿元,成为福建省私募基金投资机构最多、管理基金规模最大的区域。

催生马尾基金小镇的东风,正是借助自贸试验区独特的体制机制创新优势,马尾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可以在注册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资产管理”“基金”“投资管理”等字样的地区。

金融活水来,实体经济受益多。

华映科技落户马尾区20多年,如今正面临转型升级。依托与福建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基金开启的合作,华映科技申请的两个技术改造项目共获得1亿元的投资,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如果向银行贷款,很可能遇到基准利率上浮的情况,可是通过基金投资方式融资,我们在利率上获得较大的优惠。此外,基金投资还可以分年偿还,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华映科技财务总监杨锦辉说。

自去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马尾基金小镇通过专业化运营服务,为资本和项目搭建起对接平台,累计投向实体项目资金135亿元。3月29日,由省经信委主办的首届中小企业与基金对接会上,一个下午,就有30多个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投资金额近20亿元。

更多的金融创新成果接连落地,为福州自贸片区实体经济发展启动资本引擎——截至今年2月底,片区内金融及类金融企业达2263家,比挂牌前增长10倍。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7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600亿元,比挂牌前分别增长2倍、4倍。银行业机构支持福建野马飞机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项目11个,贷款余额28.1亿元。

搭建开放平台,建设“一带一路”桥头堡

3月29日10点,随着“台春”轮顺利靠泊福州自贸片区江阴港区3号泊位,标志着又一条外贸航线开通。这条航线途经江阴—汕头—香港—蛇口—南沙—越南卡莱,航程约9天,是江阴港区开辟的第9条“一带一路”航线。

三年来,福州自贸片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结出累累硕果。

双向投资大步迈进——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与马来西亚皆富集团合作,在马来西亚建设总投资约32.9亿元的产业合作基地;宏东渔业在毛里塔尼亚建设我国境外投资规模最大的远洋渔业基地;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在日本设立公司,开发家用储能锂离子电池组等动力电池产品……挂牌以来,福州自贸片区共引进海丝沿线国家项目备案558项,合同外资总额36.35亿美元;共核准对海丝沿线国家投资31项,协议投资总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717%。

贸易往来再攀新高——片区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由贸易区、巴西塞阿腊州自由贸易区、法国敦刻尔克市、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市等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海丝商城、利嘉商贸城、海峡智贸城等,打造30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商品展示馆,引进沿线国家上万种进口食品。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年交易额超300亿元,成为我国和环太平洋西岸及东南亚地区渔业合作交流的重要通道和平台。

来福州自贸片区投资兴业成为台湾企业家新风尚,到福州自贸片区就业创业在台湾青年中引领新潮流。

据统计,福州自贸片区挂牌前仅有台资企业43家,挂牌以来至今年3月底,新增台资企业数382户、注册资本33亿元,分别占全市52.11%、54.8%;设立5个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吸引200多个项目入驻;引进4家台资银行,数量居省会城市首位。此外,福州自贸片区正继续推动对台旅游、医疗等17个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促进海峡联合骨科医院等300多项对台服务业项目落地。

拥抱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福州自贸片区已新拟定124项深化改革任务,将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让自贸试验区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实现赶超目标再立新功!

厦门自贸片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形成良性循环

即时 | 2018-04-19 09:53

厦门日报讯 (记者 崔昊 通讯员 许建民) 近日,厦门机电设备展示交易中心首次联合平台入驻企业集体亮相厦门工博会,就吸引了客商的目光。作为厦门自贸片区内重点平台之一,交易中心提供智能制造“无人工厂”解决方案,高科技运用与制造业的美妙混响在此升腾。

打造自贸试验区重点平台,是厦门市委、市政府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的重要举措。如今,厦门自贸片区内一批重点平台雏形渐显,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航运物流、国际贸易、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创新创业等产业实现长足发展。

三年来,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日渐“立体”。厦门自贸片区将制度创新贯穿于产业发展中,逐步探索形成以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为载体,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继而以改革创新为动能,促进高端要素汇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新动能撑起发展的新天地。航空维修产业继续“领跑”,2017年,航空维修产值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成为全球重要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累计引进金融、类金融企业5000多家;区内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累计完成租赁飞机60架、金额56亿美元,成为全国第三大飞机融资租赁聚集区;跨境电商发展迅猛,2017年实现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4799.06万件、货值36.64亿元、比增18.68%。如今,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端要素聚集,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持续提供新动能。

不难看到,新动能不会凭空而来,其背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释放。

进口酒监管制度创新带来酒类进口量的飞速攀升,厦门成为中国第三大进口酒口岸;出台实施厦门自贸片区租赁业发展办法、飞机租赁的“一事一议”等政策,助推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借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搭建“跨境电商公共管理平台”,配套地方扶持政策,助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首创“进口直供、保税供船”监管模式,构建邮轮物供快速通道。

厦门自贸片区与时俱进,以改革为突破口,有序推进区内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端要素聚集,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服务链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的活力。蹚过深水区,啃下硬骨头,依靠改革红利,厦门自贸片区正在谱写出稳中向好新篇章。

1  2  3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