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之福建篇

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昂首奋进,中国人民正用智慧和汗水在人类发展史上书写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壮丽史诗。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八闽大地日新月异,新福建建设硕果累累,壮美的时代画卷正在展开。

 资  讯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全面启动

即时 | 2019-03-31 15:38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采访活动启动

即时 | 2019-03-29 17:57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在西柏坡启动

即时 | 2019-03-29 09:47

3月28日,中宣部在河北西柏坡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启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宣传。这是记者代表在启动仪式上宣读倡议。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中宣部28日在河北西柏坡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启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宣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活动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心讴歌光辉历程,用情展现人民奋斗,用功书写精品力作,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凝聚新时代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磅礴力量。

黄坤明指出,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圣地、精神的高地,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就是要寻根探源、追溯初心。要坚持正确方向、弘扬优良传统,以坚定的信仰、饱满的热情礼赞新中国、描绘新时代。要把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摆在突出位置,深刻反映70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揭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讲述普通人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故事,形成爱国强国报国的共鸣共振。

黄坤明强调,要把主题采访活动与增强“四力”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运用全媒体手段,创新宣传内容、形式、载体,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

来自全国近百家媒体的新闻记者以及部分高校学生等约3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从西柏坡出发 书70年奋斗史诗》倡议书

即时 | 2019-03-28 21:07

3月28日,中宣部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采访团成员向全国新闻战线发出倡议书,全文如下:

《从西柏坡出发 书70年奋斗史诗》

倡议书

巍巍太行山下,滔滔滹沱河畔。70年前,西柏坡风云激荡,山水升腾,共和国在这里孕育;70年后,西柏坡松柏苍劲,峰峦叠翠,共和国从胜利走向胜利。在这偏僻的山村,穿透茫茫夜空的电波发向大江南北,一部电话、两张地图、三套桌椅、四间土坯房,党中央指挥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在这萌动的山村,新中国的缔造者们汇聚于此,指点新的征程,一次铭载史册的全会,遵从“两个务必”的准则,引领共产党人“进京赶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耕耘成就梦想,奋斗收获幸福。从西柏坡出发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党领导人民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春风化雨万物新,春雷催征马蹄疾。今天,我们追随着共和国诞生的脚步来到西柏坡,不禁心潮澎湃,顿感重任在肩,新时代的召唤和责任担当令我们奋勇争先。在这里,我们向全国同行发出倡议:

一、锤炼“四力”,用踏实作风、清新文风讲述70年奋斗征程。从西柏坡出发,我们将牢记嘱托、不忘初心,去田间地头、去社区厂矿、去革命老区、去沿海边疆、去改革前沿,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锤炼“四力”。用我们的笔端、镜头、话筒,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生动记录全体中华儿女艰苦奋斗、接力奋斗、团结奋斗的壮丽史诗,形象展示中国人民始终顽强拼搏的精神气概。

二、凝心聚力,用生动事例、鲜活话语展现70年辉煌成就。从西柏坡出发,我们将牢记西柏坡精神,深刻解读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浓墨重彩展示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充分展现各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鲜活画面,深入挖掘普通个人、家庭与共和国风雨同舟70年的生动故事,激发全国人民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共鸣。

三、守正创新,用融合传播、全媒表达奏响70年华美乐章。从西柏坡出发,我们将践行媒体融合的历史使命,创新报道形式,创新话语表达,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多样载体、多维视角,通过精细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传播矩阵,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爱国情怀,唱响70年昂扬奋进、砥砺前行的时代赞歌。

习近平总书记说: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历史在前行,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梦想的彼岸就在眼前,这正是我们奋力划桨的时刻,让我们勠力同心、穿云劈浪,直达辉煌的彼岸!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大型主题采访团成员

2019年3月28日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即时 | 2019-03-28 21:07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今天在河北省西柏坡纪念馆启动。

70年前,在成功指挥“三大战役”、胜利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启程,踏上“进京赶考”之路。今天,来自中央和地方媒体的300多名编辑记者将从这里出发,奔赴全国各地蹲点调研采访,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奋斗征程和辉煌成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吴璇:接过旗帜之后,我们感觉我们接到的也是作为媒体人的一份沉甸甸的报道责任,在新时代我们将牢记我们的历史使命,秉持守正创新的重要理念,以融合传播为手段,创新报道形式,反映我们身边普通人的生活变化。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郭书辉: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我们将会把镜头对准田间地头,对准厂矿,对准社区,开展蹲点式的调研采访,记录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变化。

编辑记者们还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感受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坚定意志,牢记新闻宣传工作的使命责任。主题采访活动要求编辑记者深入基层群众,讲好普通人和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故事,弘扬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突出主题主线,全景化、立体化展示新中国70年来的伟大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据了解,在本次主题采访中,还将有一批高校青年学生,以社会实践的形式与记者一同参与活动。

人民日报记者王昊男:践行总书记所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要求,就要坚持俯下身子、沉到一线,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晏琴:总书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忘我的中国共产党人,咱们才有新中国辉煌奋进的今天。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用心、用情地去体会、去感受、去记录,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去抒写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成就。

在本次主题采访活动中,各媒体将以VR全景、AI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引领,创新融合传播手段,实现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全媒体传播,打造一批传得开、叫得响的“现象级”新闻作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将贯穿至12月底,期间将推出一系列蹲点式报道、行进式报道和回访式报道。

70秒看70年·你可能不知道的水的那些事

即时 | 2019-03-28 16:49

水 生存之本 万物之母

你可能以为

它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

但下面这些

关于水的数字

可能会让你 重新认识它  

你知道我国水资源极度匮乏

但你可能不知道

过去20年

建设节水型社会

用水效率 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

我国GDP提高46%

用水量仅增长1.3%  

你知道三峡是世界最大水电站

但你可能不知道

防洪才是它的首要任务和功能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灾害

是中华民族心腹之患

1954年大洪水

武汉被围困百日之久

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车  

三峡工程自2003年开始蓄水

2010年达正常蓄水水位

已连续9年

发挥巨大防洪效益

累计拦洪47次

拦蓄洪量1459亿m3

长江中下游

防洪能力

大大提高 

你知道南水北调是国之重器

但你可能不知道  

它历经

50年的规划论证

数十万人

10多年的艰辛建设

穿山越河 架槽穿洞

东 中 西线全面建成通水以后

受水区控制面积将达145万km2

占全国面积的15%

受益人口约5亿  

你家附近 河更畅 水更清 景更美

但你可能不知道

2018年6月底

31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全面建立河长制

全国现明确

省市县乡四级河长30多万名

村级河长93万多名

百万河长

让江河湖泊实现

没人管有人管  

依然会默默地在你身边的

若干细节里流淌

但是

水的数据 还在更新

水的变化 还在继续

70年历程 40年改革开放 世界点赞中国发展

即时 | 2019-03-27 13:48

央视网消息:在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上有一场特殊的论坛,来的都是非常重要级的嘉宾,法国前总统、菲律宾前总统、原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企业家等,那么是什么主题吸引了这么多大咖来到现场呢?

 

今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共同携手走过了改革开放40年,并且迎来新中国成立的70年。这几十年来,中国也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在3月26日的博鳌亚洲论坛的会场里,很多嘉宾就70年和40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给世界这样一个真理,实际上发展不是只有一条路。在过去,我们都想要发展必须要通过西方资本主义,但是中国表明一个新的路径,使世界其它国家认识到每一个国家都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龙永图:从中国这些年来和世界的交往当中,我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和世界如果是交往得越多,那么对中国和对世界好处就越大。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的“发动机”,同时也是最大的一个“减震器”。过去十年以来,全球大概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增长来自于中国。那么“减震器”怎么理解呢?中国事实上也帮助了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比较快的走出金融危机,比较快的能够产生就业或者挽救一些就业。

 

过去这70年当中,中国和世界不断互动、不断交流,相互影响,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发展奇迹。今天的中国将进入全新时代,也面临很多的挑战。与会嘉宾们也表示,对未来的发展和改革表示乐观。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未来一定是用市场来决定生存和发展,竞争是必然的,当下在全球应该一体化来看经济发展,特别是我们讲技术发展,更应该是全球性的,而不能是封闭式的来看我们自己这种成长过程。所以,我认为未来的改革、未来的发展,我是持有乐观的态度。

科学总结新中国70年历史经验的三个视角

即时 | 2019-03-14 14:32

1  2  3  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