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门禁莫成阻碍监管的高墙
□王志贤 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质量经理等5名涉案人员,因涉嫌用过期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已经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上海食药监局表示,此案目前已经进入处罚阶段,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程序都已经启动。 在这起案件的查办过程中,有个情节格外引人注目:当执法人员接到卧底调查记者举报来到企业时,四五个保安拦住厂门,拒绝他们入内,双方僵持1个多小时,直到公安人员到场后才“解围”。加上通过车间三道门的滞留,现场很难保持原貌了,检查结果可想而知。执法人员没能在现场发现问题食品,幸好查封了一台记有原始数据的电脑,掌握了一些涉案证据。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车间不允许外人随便进去;即使得到企业许可,进去检查、参观、采访,也要经过换衣服、戴帽子、穿鞋套等卫生处理,由陪同人员打开一道道门才能进去。如此严格把关,可以防止外人把污染带进车间,但一些无良企业利用相对隔绝的环境,躲避监管,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坑害广大消费者。 在没有外人的车间里,像上海福喜这样的企业,可以肆无忌惮地将一定比例的过期肉掺入新产品,将生产日期标签随意更改,还做出两套报表数据应付检查,而不为外人所知晓;进入车间的繁琐程序,也为无良企业应对执法人员突击检查赢得了时间,当执法人员经过几道门滞留进入车间后,现场已被更改,问题食品及原料早已被隐藏起来,执法检查扑空的概率很大。 上海福喜是长时间、有组织使用过期原料的,却能在过去3年中通过有关部门的7次检查,个中原因值得探究。有关部门监管是否尽职,是否有人向企业通风报信,尚待进一步查明,但有一条是明确的,即上海福喜利用森严的门禁阻碍监管,为其使用过期原料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这也是其他无良食品加工企业惯用的手法。由此看来,改进监管手段,突破食品加工企业门禁森严形成的监管难关,是提高监管成效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发达国家有些做法值得借鉴。如美国实行驻点监管和联邦检验员签名制度,将监管嵌入生产的过程与环节。这样,就把监管关口前移,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产生。签名制度使检验员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将促使他们用心检验,不让问题食品流入市场。 对举报人予以重奖,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鼓励人们举报,也是许多国家查获黑心食品的一个有效做法。我国多个地方已出台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但主要担心人身安全,举报者顾虑颇多。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举报者的奖励和保护力度,鼓励更多的人、特别是无良企业的内部员工出来举报,让无良企业感觉到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从而不敢轻易作恶。 通过改进监管手段,让食品加工企业森严的门禁成为阻拦外界污染的屏障,又避免成为阻碍监管的高墙,人们舌尖上的安全将更有保障。 |
- 2014-07-29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举行
- 2014-07-29福建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举行
- 2014-07-29吃台湾进口食品也不放心 “违规添加”等问题突出
- 2014-07-29厦门进口台湾食品屡现不合格 “违规添加”成主因
- 2014-07-29光明食品集团前董事长涉贿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