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卫生计生新闻网> 新闻资讯> 最新资讯 > 正文

卫计委等6部门:今年200个公立医院试点家庭医生

usa.fjsen.com 2016-06-07 09:57:27  马金凤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200个公立医院试点家庭医生

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昨天,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指出,今年,将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释疑

家庭医生包括哪些人?

《意见》明确,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以及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等。

此外,《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提供签约服务,并享受同样的收付费政策。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签约服务队伍。

签约服务原则上应当采取团队服务形式,家庭医生团队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含助理公卫医师)等组成,并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家庭医生将负责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和管理,其他专科医师和卫技人员也要与团队紧密配合,共同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签约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为居民提供什么服务?

根据《意见》介绍,签约后,家庭医生团队可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

其中,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

签约家庭医生有何好处?

《意见》指出,就医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主动完善服务模式,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转诊方面,通过给予家庭医生团队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方式,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二级以上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或指定科室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

用药方面,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可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处方。

医保方面,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例如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等,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会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从而增强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意愿。

居民每年支付多少钱?

《意见》提出,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

具体标准和分担比例由各地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价格等部门根据签约服务内容、签约居民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协商确定。符合医疗救助政策的按规定实施救助。签约服务中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费用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中列支。

□现状

家庭医生部分费用可报销

签约家庭医生需要居民自付的费用大概是多少?是不是会很贵?记者检索各地的实施情况,发现部分费用在医保范围内,居民可接受。

比如,2013年内北京市推广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根据《北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北京计划在西城区试点家庭医生式服务按年打包收费,部分服务费将由政府报销。此外,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共同负担。这也意味着居民交纳的签约服务费有部分可以报销。

又如,有媒体报道,2013年武汉市正式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年95元,当年作为推行试点,不对签约居民个

人收费,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补贴、医保统筹基金分别按每人每年40元、55元分担。

浙江温州市民享受“家庭医生”服务需支付24元,与责任医生签约后,签约服务费按每人每月10元标准确定。其中,个人承担20%,市级医保基金承担40%,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承担40%。

北京率先推行却遭遇尴尬

曾任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兼新闻发言人的邓小虹是著名的妇产科专家,2012年退休后,她在家门口的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起了“签约家庭医生”。一年多的时间里只有3名患者来电咨询,这是邓小虹之前没有想到的。

与此同时,北京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推行的“家庭医生式服务”也遭遇尴尬,官方曾计划三年之内实现普及,但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式服务累计签约户为359万户,累计签约人数为740万,与普及目标差距较大。

□专家解读

家庭医生让居民拥有健康守门人

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同时,居民看病就医集

中到大医院,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在基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

家庭医生以人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区,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式服务,有利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群众拥有健康守门人,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居民信任社区医院服务才会普及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刘钢告诉京华时报记者,目前官方思路有所转变,已明确提出不再使用签约率作为考核指标,而是努力把这一服务做真、做实。

刘钢坦言,在推行之初,也出现了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不理解的声音。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实际上是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的措施。

他介绍,2006年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多是由区县的一级医院转型而来,虽然名称变了,但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服务模式、服务流程、服务内涵仍然沿用原来一级医院坐堂行医的服务模式,医疗服务内涵同大医院基本相同,患者自愿来就诊,全科医生诊断、开药、复诊。

“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很多社区医生需

从原来的专科转到现在的全科,是一个观念的转变、体系的形成过程,让他们意识到社区医疗机构的定位和工作方向,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刘钢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还面临着工资低、晋升难、压力大、条件苦的问题,更增加了社区医疗机构发展的难度。

刘钢表示,只有通过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行业地位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使社区医生引得进、留得住,同时改善服务模式,才能使居民信任社区医院,家庭医生式服务才会真的普及开来。

京华时报记者马金凤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资讯要闻
更多>>本委动态
更多>>通知公告
更多>>地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