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学生手机成瘾,事关心理健康。为此,记者日前专访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连榕教授。他表示,从心理学角度看,长时间使用手机对中小学生心理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连榕告诉记者,中小学生生活中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已成常态,但从大量研究结果和现实案例来看,“总体上还是弊大于利”。 “中小学生身心处于迅速成长时期,长时间使用手机,用眼负担大幅加重,使得青少年近视率快速上升;此外,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此青少年大脑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高,这会对脑部神经发育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连榕说。 更重要的是,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极容易对手机上瘾,干扰了他们的学习、日常生活、社交生活和睡眠。前几年,国内多地就已出台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地方规定。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要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连榕表示,现在确实有必要出台一个全国统一的规定。 他认为,使用手机对中小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影响了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人出生后,心理是在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人的思维、情感、态度、人格等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交往互动中获得发展的,是这些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其中,学校是影响青少年心理成长最重要的环境。 与家庭环境不同,学校是集体性质的环境,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给予学生认知、情绪、人格发展以良好的作用。学校中的同伴影响、师生交往作用是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环境要素。连榕认为,这种现实真实环境的影响作用是手机网上虚拟环境所无法替代的,如果孩子在学校还在使用手机,其同伴影响作用、师生互动作用、学校集体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实现。 二是造成青少年消极心理问题的产生。国内外关于青少年使用手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均发现,过度使用手机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以及逻辑思维的深刻性差,形成“兴趣导向”的思维惰性。有手机依赖症的青少年往往有情绪急躁、焦虑不安、抑郁、敏感、低自尊、受挫感和社交孤立感的表现。 对于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连榕表示,这并不是完全禁止青少年使用手机。 “智能手机是人类高科技的结晶,代表着科技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的青少年将来要在国际上更多地发出中国的声音,承担更重要的人类发展责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手机的积极作用。” 连榕表示,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地使用手机,如更多更好的亲子交流、带孩子外出运动休闲、帮助上网选择合适的内容,以及与孩子商量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