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卫生健康新闻网 > 资讯要闻 > 正文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快听罗源专家来支招!
2023-04-14 09:19:16  来源:罗源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超  

春风到,万物生,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尤其是现如今,春夏季传染病高发期,一种以发热、出疹为主要症状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也成为很多家长们关心的重点。那感染手足口病后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如何科学预防呢?就此,记者采访了罗源县疾控中心疾病控制科科长于述航。

据了解,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1~2岁组发病率最高。每年自3月下旬开始,手足口病疫情逐渐上升,4~6月进入春夏高发季节。

听听罗源县疾控中心疾病控制科科长于述航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治科普吧——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手足口病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肠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牙杯、餐具、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患儿居家或者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一周,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最重要是要勤洗手、常通风、吃熟食,衣服被褥多晒太阳,奶瓶、餐具勤消毒,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以及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厕后、进食前,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

此外,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满6月龄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更多》图片新闻

全国血液病名中医专家齐聚榕城 论道血液病中医诊疗

小伙不省人事 护士教科书式施救

守护人民健康 福州有独创方案

厦门:创建“平安医院” 让群众更有“医靠”

假期结束,这份春节后返岗健康攻略请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