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卫生健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灵滨 陈丽玉 黄丽丽 文/图)近段时间以来,气温犹如过山车,天气的忽冷忽热让机体难以适应,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出,今年10月以来,我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多地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预计流感将出现全国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未来一段时间在部分地区仍将持续高发。呼吸道疾病“抱团来袭”的冬季,我们该如何做好预防呢? 青壮年感染患者明显增加 提高免疫力是关键 自11月以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呼吸道感染人数明显增加,其中门诊与十月相比增加20%以上,住院增加15%以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中,25—45岁的青壮年占据相当的比例。 “与普通感冒症状相比,流感的患者发烧、头痛、全身酸痛的症状更加明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方桂桔表示,门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者大幅增加,与冬季气温下降、大部分患者防护措施减少、免疫力下降等多因素密切相关。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戴口罩,加上蜂拥出行、大量的人群集聚等,也一定程度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快速播散,常常出现一人感染、全家中招的情况。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应对呼吸道疾病叠加风险,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机体免疫力,另外一方面要减少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攻击。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的防范措施:人群密集场所尽量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屋内多通风,减少密闭空间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来说,要更加注重保暖,锻炼要适度,保证营养摄入,少去人多拥挤的封闭场所,有基础病的患者要按医嘱坚持服药。此外,适宜人群注射流感、肺炎等疫苗对机体亦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据悉,普通感冒的症状较轻,主要是低烧或者不发烧,症状包括咳嗽、咽痛、流鼻涕等,一般3到5天会自行缓解;而流感起病更快,往往一上来就是高烧,全身酸痛等症状更明显一些。新冠病毒感染亦有类似的症状。一旦家中有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化治疗。方桂桔提醒,大部分流感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但在居家期间,建议戴好口罩,这是防止家庭其他成员相继中招的最有效手段。同时,虽然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后各自存在一定时间的抗体保护作用(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流感病毒感染和新冠病毒感染后存在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因此,短期内再次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一人感染全家中招 儿科多措并举应对高峰 “支原体肺炎住院住了一周刚出院,结果回家两天又开始高烧,就又住进来了。”6岁的小希咳嗽半个月吃药不见好转,检查提示支原体肺炎住院七天后炎症吸收情况良好,咳嗽症状缓解,于是办理了出院。结果回家两天后又开始高烧、咽痛,再次住进了宁德市医院儿科。医生检查后诊断为甲流病毒感染。短短一段时间出现两种不同的感染,这在近期的儿科并不少见,也有不少出现一人感染全家中招的情况。 12月13日,笔者在宁德市医院蕉城院区儿科门诊发现,已过11点半,儿科门诊患儿的咳嗽声此起彼伏,许多患儿家长还在排队等候。据儿科主任医师郑明平介绍,进入十一月以来,儿科就诊患儿显著增加。高峰期门诊患者达到600—700人次左右,接近平时的两倍,其中流感病毒感染的患儿较平日增多。从住院患者情况来看,甲型流感患儿显著增加。 为应对就诊高峰,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延长了上下班时间,全力以赴缩短就诊等待时长。医院也增派人员支援儿科,采用高峰时段弹性排班,优化就诊流程、专人导医分诊、加开周末门诊、夜间门诊,保证儿童相应药品充足供应等措施满足患儿就医需求,保证儿科诊疗有序安全进行。 “一般症状轻微的可以在家注意观察,并注意休息。当孩子出现发热高于 38.5度,持续超过3天;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咳嗽剧烈,咳痰带血;剧烈头痛或明显胸痛等症状的时候,家长就要特别注意了,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郑明平表示,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多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聚集的场所,更要注意流感的预防。家长可视情况选择互联网诊疗,症状较轻的患儿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就诊,减少等待时间和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有些患儿感染后并没有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而是出现呕吐、拉肚子等消化道症状,家长要特别注意。婴幼儿患流感可表现为嗜睡、拒食,更具隐蔽性且疾病变化不易掌控;另外,针对高危人群如患哮喘、肾病综合征、慢性肺部疾病、肌无力、咳嗽反射差的儿童患流感后,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如肺炎、脑炎、感染性休克等,因此一定要积极治疗、早期干预。 此外,郑明平特别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的,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流感发病,以及流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易感人群可接种流感疫苗(具体详询疫苗注射点);学校、托幼机构等出现流感病例后应居家休息,避免交叉感染;须定期做好环境卫生检测和消毒工作;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要规范,不要自行滥用抗生素,强调对症治疗和精准诊治,并提防微生物耐药情况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