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苹)近日,一名幼童因流鼻血、发烧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罪魁祸首竟是一枚纽扣电池。医生提醒,异物进入人体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家长一定要存放好小件物品并照看好孩子。 入院前两天,小屿(化名)不明原因频繁挖鼻孔,把鼻子挖出了血,继而开始发高烧,并逐渐出现右鼻翼和右脸颊肿痛,且肿痛范围不断扩大波及眼睛、耳朵。接受抗感染治疗后,小屿病情无好转,遂转至厦门市儿童医院儿内科治疗。该院副院长陈競芳接诊后详细了解病史,她认为患儿不是简单的颌面部感染,并请耳鼻喉科高兴强主任医师会诊。检查发现,小屿鼻腔内有异物残留。随后,医生立即为小屿取出异物——罪魁祸首原来是一枚纽扣电池。好在及时发现并处理,取出电池后第二天,小屿的颌面部肿胀基本消退,体温也降至正常,目前小屿已康复出院。 高兴强介绍,鼻腔异物多见于婴幼儿,根据异物的性质,分为非生物类异物和动植物类异物。非生物类异物是最常见的鼻腔异物类型,通常是珠子、钉子等小物品,其中最危险的是纽扣电池,因其具有化学腐蚀性,可造成严重的鼻腔损伤。植物类异物通常指的是花粉、种子、小枝条等,这种类型的异物可导致过敏反应和鼻炎等;动物类异物一般是昆虫或其他小型动物,进入鼻腔可引起剧烈的疼痛和不适感。 异物进入鼻腔,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直至出现单侧或双侧鼻塞、鼻出血、流脓性鼻涕、呼出气体恶臭味才被发现。在某些情况下,鼻腔异物可能会出现流泪、头痛和嗅觉丧失等症状。鼻腔异物最常见于鼻腔底部,位于下鼻甲下方或者中鼻甲前方。大部分患儿就诊时容易发现异物,约30%的患儿在检查时无法找到异物,可能是异物溶解或变位所致。 高兴强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异物异物,有孔就入。异物进入人体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幼儿由于身心尚未发育完全,好奇心重,探索欲强,更容易发生此类情况。为防异物进入人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最好把回形针、别针、纽扣电池、黄豆等小物品放到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尤其是纽扣电池要收好,不要随意放在桌上;家长加强监护,一旦发现孩子把玩类似小物品,应及时制止并予以教育;如果异物已进入人体且无法取出,请尽快带孩子就医,以免发生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