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卫生健康新闻网 > 资讯要闻 > 正文
让医生“看得好病”让群众“看得起病”
2024-04-18 09:17:36 林泽贵 通讯员 夏一保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超  

作为国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厦门市率先推出升降绑定、两轮报价、增设调控分、量化医疗服务价格主体责任考核等一系列创新做法,不断释放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红利——

让医生“看得好病”让群众“看得起病”

东南网4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通讯员 夏一保 文/图)

厦门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手术现场

急救、换药、注射及部分中医和儿科类项目也被纳入调价范围。

厦门市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培训会现场

上月,国家医保局在内蒙古、浙江、四川试点开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试点城市扩展到试点省级行政区,不断扩大改革覆盖面。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涉及医患双方核心利益。作为国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厦门经过两轮调价,率先推出了升降绑定、两轮报价、增设调控分、量化医疗服务价格主体责任考核等一系列创新做法,对医疗服务价格“调不调、调多少、调什么、怎么调”给出了厦门答案。

“降”了负担,“升”了价值

前不久,75岁的傅瑞芳老人出现了心脏衰竭,所幸及时送到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就医,术后恢复得不错。出院结算时,家属发现检查、检验的费用便宜了近500元。

这得益于厦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今年3月12日,厦门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第二阶段落地执行,一大批医疗服务项目降价。老人所做的核磁共振平扫项目的检查费用,从原来的700元下降到630元,降幅达10%。而他住院期间做的心血管CT、抽血等检查项目,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各种检查和复诊,加起来确实优惠了不少,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能省一点是一点!”患者家属叶先生说。

根据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厦门自2021年11月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后,不少服务量较大的检查化验类项目价格出现明显下降。

例如,尿沉渣定量价格从过去的20元下降到16元,按过去一年厦门各医疗机构尿沉渣定量服务量74.5万人次计算,仅此一项调整,每年或将省下医疗费用近300万元。此外,日常体检、糖尿病复诊都需要做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价格从原来单次72元下降到64元,降幅达11%。

与此同时,这些不断被“挤”出的水分,便以腾笼换“医”的形式,体现在医疗技术劳务价值中。

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二科主任肖秋平统计了一下,第二轮调价中,中医肛肠科就有18个项目的医疗服务涨价了。其中,富有中医特色的高位复杂肛瘘挂线治疗术从原先的每次1630元调整为1855元,涨了225元,涨幅13.80%;主任医师的中医辨证论治费也从10元/次调整为12元/次,涨幅20%。“明显感觉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尊重,也能促使我们更好地去发挥传统医学的特色优势,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肖秋平说,改革后医患双方的获得感都增强了。

截至目前,厦门已顺利实施2轮调价,共调整项目价格1093项。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过程中,厦门强调有“降”有“升”,风险较大、难度较高的手术类等复杂型项目则被纳入重点改革调整范围,调增项目中疑难手术占比达到近80%。如“异体肾移植术”“心脏移植术”“肝癌切除术”等技术劳务价值高的手术治疗类项目价格有所提高,其中,肾移植手术的医疗服务价格就由9000元调整为11700元,涨幅为30%。长期处于历史价格低位的急救、换药、注射及部分中医和儿科类项目也被纳入调价范围。

在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党委书记左正宏看来,像被称为“医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器官移植手术等项目技术含量非常高,理应优劳优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后,更能激发医务人员去改进自己的技术质量,对学科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厦门市医保局医疗服务价格处副处长叶喆喆表示,在“价改”过程中,以设备物耗占比为主的检查化验类项目降价了,让患者直接得到实惠;“含金量”高的医疗服务项目涨价了,正向激励引导医院医生“强内功”。

厦门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花育明认为,降低检查检验类项目的价格,并把降下来的费用用在保障能够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上,既能防止有些医院大检查、大治疗,减轻群众负担,又能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促进公立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给医保基金的安全建一道“防火墙”。

变“政府说了算”为“机制说了算”

日前,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会议室里,一场有关复杂型医疗服务项目报价的论证会正在进行中,来自急诊、检验、影像、儿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积极发言。

这场论证会就像是一场临床科室间的“辩论赛”,各方“辩手”是相关科室的负责人。由于事关自己科室的医疗服务项目能否纳入调价范畴,项目价格是提高还是降低,大家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纷纷提出各自需要调价的项目以及调价的理由。

在论证会开始前,医院的医保与物价管理部门已经对部分科室的项目做过调研和评估,提前与科室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在“有升有降”的原则下,影像科等科室作出了“让步”。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能够提高医院收入,体现医疗技术服务价值,助推学科发展;对政府部门而言,医疗服务价格要发挥引导医疗行为的杠杆作用——这也是当初试点方案中提出的改革目标。

根据厦门市医保局定的报价规则,医疗机构需要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主动筛选拟上报调价的医疗服务项目,而且医院报价方案必须有升有降,升降总量绑定。具体说,调降项目金额总和不少于调增项目金额总和的一定比例,调增总量越高,调降总量也越多。

“升降绑定,医院在报调增项目的同时,必须同时报调降项目,整个调价方案才有望获批!”叶喆喆说,这个机制能够更好地让医疗机构内部各个科室之间进行充分的博弈,引导医院主动控制报价总量,避免盲目报价。

在此基础上,厦门还率先创设调控分。医院报价涨幅与调控分负相关,涨幅在30%以内的,涨幅越高,得分越低;涨幅超过30%的,予以相应扣分,最高扣10分。通过调控分规则,鼓励医疗机构小步快走、平稳调价,更好维持地区间合理比价关系。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医院每次上报复杂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都需要结合历史数据举行多次论证会,力求多维度科学体现医疗服务价值。根据综合分数排名,最终形成一项比较合理的调价方案,上报医院管理层论证、审核。

不仅如此,改革过程中,厦门医保部门还从制度建设、日常管理、运行情况等方面,设置了25个量化工作考核指标,明确评分细则,对医疗机构的整体价格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各机构得分排名与报价联动,并纳入医保年度考核。这就要求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医疗服务价格日常管理。

“如何制定合理的规则,引导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医疗服务价格形成和调整工作中,并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报价机制,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决定改革成效的关键难题。”厦门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小平表示,在价改探索中,厦门医保部门只是“管总量、定规则、当裁判”,把主动权交还给医疗机构,医院由原来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参与者,价格形成由原来“政府说了算”转化为“机制说了算”,政府与医院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进价格改革稳步向前,形成合理定价机制。

力争为全国提供“厦门实践”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被誉为当前阶段医改最核心的环节之一,走好这一步可以盘活一盘棋。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除了财政投入外,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主要靠药品差价、医用耗材差价和医疗服务费用。随着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集中带量采购等措施落地见效,公立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收入的依赖程度逐年加深。

自启动试点以来,围绕国家医保局交给的任务,厦门率先推出了量化医疗服务价格主体责任考核、升降绑定、两轮报价、增设调控分等一系列创新做法,形成涵盖总量调控、分类形成、动态调整和评估考核等一整套具有厦门特色的价改新机制。

“定价调价其实并非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部内容!”曹小平说,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厦门的探索旨在构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价格调整机制,实现保民生、促发展。比如: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以给价格做加减法的前提建立科学依据;让价格走势与医药控费用、降成本的绩效指标关联,有保有压、有升有降;让价格变化的节奏受到启动条件和约束条件的控制,不能想涨就涨、一涨再涨;让价格经得起监测考核评估的检验,该降的价格要及时降下去,涨了的要看得到社会效益。简言之,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成为技术劳务价值的“度量衡”、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信号灯”、公立医院练好内功的“助力器”,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为提高医院的积极性,厦门市医保局还建立两轮报价规则。第一轮医院报价后即公示报价初步结果,第二轮报价医院可根据情况修正价格。通过两轮报价,引导医院主动优化报价。在试点过程中,厦门市医保局还创建了医疗服务报价与分析平台,实现了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评估、总量调控测算、监测评估及责任考核等全流程智能管理。

接下来,厦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继续逐步疏导价格矛盾突出问题,扶持薄弱学科发展,重点对中医、儿科等学科进行政策倾斜,持续推动降低部分大型设备检查及化验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未来深化改革,还将把调不调、调多少、调什么、怎么调的技术性问题,与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分级诊疗、医疗控费、医保支付等系统性问题统筹起来,形成综合效应,更好保障人民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疗卫生服务。”花育明表示,将动态调整好医疗服务价格,在群众能接受、医院能发展、基金能负担之间寻求最大的公约数,力争为全国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供更多更好、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实践”。

更多》图片新闻

急救知识进校园

人人享健康 共同促健康

医疗保健站 守护老区村

2024年漳州市“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云霄启动

新春走基层 | 厦门集美:山高“黄地”远 服务心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