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卫生健康新闻网 > 资讯要闻 > 正文
步入夏季 小心不起眼的“花蚊子”
2024-05-08 10:29:23 许奕梅 实习生 黄澜 通讯员 黄诗颖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王超  

进入立夏节气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各类蚊虫开始增多,各种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加大。对此,泉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无论居家还是外出都要注意防范登革热。前往东南亚、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旅游的游客,尤其要小心这种由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

特点 “花蚊子”传播登革热 症状有高热“三痛三红”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其中,白纹伊蚊就是俗称的“花蚊子”,一般在白天活动,日出前后和日落前是其叮人的高峰时段。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每年的5月到11月是登革热的流行季,流行高峰主要在7月到9月,主要通过“患者→伊蚊→隐性感染者”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8天到10天的增殖后,才能通过叮咬传播给他人。

据了解,登革热疫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流行较为严重。该病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

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3天到14天,多数为5天到8天。在接触病毒后,感染者可能出现典型的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症状,即39℃以上的突发高热,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面红、颈红、胸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皮疹或出血疹。

应对 定期清理家中积水 出游穿浅色长衣裤

疾控专家表示,要预防登革热,最重要的是在居家和出行时都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市民家中的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中的积水;用过的容器,应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市民可通过安装纱门纱窗或挂蚊帐,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叶、桉叶油的产品驱蚊。

市民外出郊游时,应注意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并使用驱蚊液避免蚊虫叮咬。游玩时注意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经常出没的场所逗留。出境游时要了解当地登革热流行情况,科学准备防蚊灭蚊产品。

在出行返程2周内如果出现发热症状,要第一时间就诊并告知登革热流行区旅居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患者务必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的登革热防治要求。感染者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应注意做好防蚊隔离,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目前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及时就医、尽早诊断、对症治疗可减少疾病加重的风险。(东南早报融媒体记者 许奕梅 实习生 黄澜 通讯员 黄诗颖)

更多》图片新闻

急救知识进校园

人人享健康 共同促健康

医疗保健站 守护老区村

2024年漳州市“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云霄启动

新春走基层 | 厦门集美:山高“黄地”远 服务心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