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这里不少岩、石、洞被先人“点化”,造就满山的摩崖石刻;众多石刻被赋予古老神奇传说,为名山增添神秘色彩;藏于深山的摩崖石刻拥有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 走,带你上九仙山赏摩崖石刻 “弥勒洞”中有安详慈善的弥勒石刻造像 核心提示 摩崖石刻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指在山崖石壁上镌刻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是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德化九仙山主峰海拔1658米,为闽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活动重要场所之一,该景区风光旖旎,气象万千,内藏丰富文物,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的50余处摩崖字刻、诗刻,更为此山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内涵。 □通讯员 郑那君 连江水 徐艺星 本报记者 吴拏云 文/图 摩崖石刻遍布山崖 九仙山,位于德化县西北的赤水镇,素有“中土蓬莱”美称。早在南北朝,就有求道的隐士慕其秀美在山中炼丹修行,到了唐代开元年间,有僧邹无比与徒弟普惠在此创建灵鹫岩,九仙山遂成释道同住的山岳。灵鹫岩附近尚存“甘泉”“说法台”“回照池”等胜境。由于宗教兴盛,游人香客纷至沓来,千百年来,这里的岩、石、洞有不少被先人们一一“点化”,造就了我们现在所见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大多以九仙山气象站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于四周的岩石和山崖上,其中以西南区域弥勒洞周围最为密集,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禅思”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