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云洞”有不少传说故事 千古绝对亦有故事 走出“天然室”,穿过狭窄的“云路”,就是有名的“弥勒洞”。 传说,“弥勒洞”原为“九仙洞”,八仙常在此聚会,严重打扰了在“天然室”里修禅的邹无比。邹厌其聒噪,一气之下,施法将洞内一形似张果老的巨石变成弥勒像。众仙慑于邹的法力,遂从洞顶上的“飞仙台”飞遁海外,仙乐遂绝,只留下“蓬莱第一”的题刻。“九仙洞”也就此改称“弥勒洞”。相传九仙洞,也就是现在的弥勒洞,是由仙人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垛迭而成的,石与石之间只留少许的缝隙。其中一块巨石仅由一小块岩石支撑着,路过时总让人不免担心一阵风儿就会将它吹落。 移步洞中,一股清凉伴着幽幽檀香扑面而来,恍惚间,一组五行竖写的红色诗刻跃入眼眸——“直入琀砑洞,摩云迥接天,漫言勾漏隐,烈处可探玄”,这是明万历卅二年(1604年)进士郭维翰题刻的。旁侧还有无名氏题刻的“洞里乾坤别,山中日月长”对联,同样意味悠长。据传这副对联的上联是早年一个姓周的秀才所出,而下联直到周秀才去世很久了也没人能够对出,周秀才心有不甘,阴魂不散,化作一只小鸟,天天在弥勒洞前啼唱:“洞里乾坤别……”明末,有一天,在摩云洞里苦读经书的赖垓,一日来此参禅,惊闻小鸟的啼唱,又见夕阳西下,已近黄昏,心有所感,随口应道:“山中日月长。”小鸟闻后即回应唱道:“感谢翰林赖大人知遇之恩。”从此,“洞里乾坤别,山中日月长”成了九仙山的千古绝对。 当然,最令我们感兴趣的还是静坐洞中的弥勒石刻造像。此造像高2.7米、座宽3米,是闽南地区最早的弥勒石造像之一,虽经千年风化,线条依旧清晰,保存异常完好。弥勒袒胸露腹、慈眉善目,与平常所见的大开笑口模样不同的是,此弥勒的神态异常平静,双目微阖,自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安详感。 据说九仙山上,还有一尊可与眼前弥勒造像相媲美的造像,那是一尊高近1.7米的“戴冠观音”石刻造像,就伫立在山的另一边的“普陀岩”洞前。那观音造像分头和身躯两段雕刻,整体造型简练流畅,服饰纹理清晰,可惜面部风化较为严重,为德化罕见的元代石刻造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