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8月1日讯(记者翁宇民/文永泰县村保办/摄)在永泰庄寨中,有一座庄寨因大量采用青石作建筑用料而被称为“青石寨”,人们常忽略了它真正的大名——仁和庄。永泰大型庄寨为数众多,可为何主体采用青石的仅此一家?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以青石围墙、青石铺地、青石为阶的青石寨被称为“固宫”,其中有什么奥秘? 永泰庄寨既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也是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还是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本期《寨·见》永泰庄寨系列专题报道,带你走进同安镇三捷村的仁和庄(青石寨)。 “故宫”其实是“固宫” 坐落于同安镇永同公路边的青石寨,算是“成名”较早。2009年它就成了永泰庄寨中的首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还流行一种说法,称它为“民间故宫”。这一说法从何而来? 记者探访青石寨,发现“民间故宫”其实是“民间固宫”这一形容的误传。青石寨占地超过六千平方米,由并列的三大院落组成。院落以风火墙相隔,外部围以齐整青石砌建的高大寨墙,庄寨四角均建有碉楼,巡防用的跑马道绕寨而行,寨墙上枪眼密布,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在百多年前,这座庄寨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因此,永泰同安人、福州民俗专家鲍国忠在十多年前的数次演讲中,将家乡的青石寨形容为中国南方“民间固宫”,引发人们关注。或起源于此,“固宫”之说几经流传,便误成了“故宫”。 尽管此“固宫”非彼“故宫”,但青石寨依旧可算是瑰宝级的民居建筑。多次考察青石寨的厦大建筑学院戴志坚教授说:“青石寨是典型的闽中土寨堡建筑,规模较大,形制保存完整,其平面形制的空间组织模式——三堂两横外围以坚固高大寨墙的特征,是介于传统中型护厝式建筑与福建土楼建筑的过渡类型,是研究东南系建筑的珍贵实物。” “青石”唯恐误“清室” 走入青石寨,不难发现它是一座极其讲究的庄寨。人们常见的古厝内的厅柱,柱身大多上小下大,这是因为树木本身的生长形状就是如此。但青石寨内的厅柱既粗且直,上下端直径是相同的。可以想见,当年建寨人在挑选厅柱木材时,选用的树木要大于普通的柱材,方能将其刨得头尾均匀。 而青石寨最讲究的地方,还在于它石材选用的特别。据介绍,青石寨里建筑用石多是俗称为青石的辉绿石。辉绿石质地坚硬,色泽青灰,常用于雕刻佛像等。在青石寨内,不仅寨墙是辉绿石,进寨所见的台阶、天井地面等都是切割规整的辉绿石。 鲍国忠介绍说,由于康乾年间文字狱盛行,“青石”又与“清室”谐音,因此清前期建筑中,对青石的使用相当慎重。少有人敢将青石铺在台阶和地面,唯恐被认为是“踩清室于脚下”。 青石寨成为例外,或是由于它修建于道光十年(1830年),此时文字狱冤案渐少,民间风气日渐宽松。即便如此,青石寨也是永泰同时期庄寨当中,建筑主体大量采用青石的唯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