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戏曲,需要后继有人。(资料图片)记者 陈巧恩摄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 记者 吴斯婷 通讯员 李明辉
学戏曲表演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厦门艺校2012年至今,每年只能招到不足40名传统戏曲表演学员,歌仔戏班甚至因为生源不足没法开班,还有的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放弃。后继无人,失传严重,也许再过几十年,大家将再也看不到传统戏曲。
在即将召开的厦门“两会”上,民进界别将提交建议厦门为中等职业学校传统戏曲艺术表演专业减免学费的提案。
传统戏曲困境
人才流失后继无人
福建是中国戏剧大省,傀儡戏、莆仙戏、梨园戏、潮剧、南音等古老剧种被称为南戏“活化石”,一部福建戏曲发展史,是中国汉民族戏曲史的缩影。但是,眼下厦门、福建的多数戏曲剧种剧团正面临着人才流失、后继无人、剧种锐减、失传严重的困境。
上述提案的执笔人庄晏红是省政协委员、厦门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庄晏红告诉记者,戏曲、杂技人才培养周期长,而培养一名戏曲人才也非常艰难,一般必须从十几岁就开始学习练功,唱、念、做、打样样都得练,没有十几年的勤学苦练很难成才。此外,戏曲演员待遇差,家长普遍不愿让孩子学戏,而让孩子来学习戏曲、杂技的大多是城镇、农村家庭,但对他们来说,学费又是沉重的负担,所以艺术学校招生困难,戏剧人才培养堪忧。
前几年,国家四部委出台《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但仍将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排除在免学费对象之外。
庄晏红认为,在艺术类专业中,影视戏剧等部分表演专业报考考生相对较多,且学生家庭条件相对不是太困难。而戏曲、杂技等传统表演专业,特别是地方戏曲报考考生规模逐年萎缩,学生家庭条件普遍比较困难。
在其他专业享受免学费的背景下,一些原本可能报考戏曲专业的生源会选择报考其他专业,一些具有艺术天赋但家庭特别困难的农村考生,也会因为享受不到免交学费而不能入学。